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33节

不过既然儿子提出来的建议是资助,他倒觉得未尝不可。

卖个人情嘛,成了以后陈家就是雪中送炭;不成也没关系,陈家不差一点钱粮。要是日后官府追究起来,就说是郡守张邈和曹孟德逼迫的,陈家不得不掏钱买了个平安。

嗯,就是这样!

想到这里,陈太公心情大好,连抚着胡须的手动作都快了几分,带着几分考校的笑容问,“恒儿,你想怎么个资助法?”

十几年朝夕相处,小陈恒对老父很了解,看陈太公的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已经同意了,所以就很开心的说起自己的谋划来。

“孩儿觉得,曹世叔与张郡守交情莫逆,届时也一定会发兵共讨董卓的,所以我们陈家私兵不能动。郡兵走了,郡里治安怕会乱,留着私兵也好以防宵小之辈窥测陈家。”

主要是知道了结局注定是失败的,不想让陈家人去送死。

陈太公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不能出人,那就是资助钱粮了。孩子觉得钱可以多出一点,粮少一点。世道要乱了,粮食才是安稳陈家人心的根本。”

好嘛,还是因为知道后来董卓更铸汉五铢为小钱,彻底扰乱了货币市场,老百姓们都变成了以物易物。

“我儿能有如此见解,为父很欣慰!”陈太公裂开掉了很多牙的嘴笑了,“说得很对!大兵将起,粮食才是最金贵的。金银珠宝这玩意不能吃,留着也无益。”

“呵呵,都是阿父教导得好。”小陈恒先扔了一记马屁,“嗯,阿父觉得多少石粮合适?孩儿刚接触家里事务没多久,不知道家里存粮有多少。”

被问到的陈太公眯起了眼睛,沉默了。

一直在旁边的陈狗儿陈侃一看,很自觉的插了嘴,“家主,小家主,侃这就去把陈管家唤来。”

资不资助曹操的事,听到了就听到了,反正过两天也会知道。但是小家主已经问到陈家家底了,这可不是家奴可以知道的。

世代为仆的陈侃很有觉悟,找了个借口就离开了。走的时候还拉上了同在院子里的张婉儿,“婉儿随我走,你阿弟在练武,好像有事找你。”

两人的身影消失在庭院中了,陈太公才幽幽的开了口。

“恒儿,我陈家一直都不怎么存金银财宝,粮倒是存了些。也不多了,现在就有个三千石吧。唉,前些年旱灾频发,收成不好还施粥救灾的。”

汉代一石等于现在的60公斤。

小陈恒张大了嘴。

三千石啊,这叫也不多了?

他终于知道汉末百姓为什么被张角一呼就景从无数、曹老大有地盘后,终其一生都在打压豪强了。

一个县城的小世家,存粮就有三千石,那四海知名的豪门存粮该有多少?最少也得有个上万石吧?

大汉的耕田是不会变大的。豪强大户们的粮食多了,意味着霸占的土地就多了,也意味着老百姓的土地就少了。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没吃的了,不起义才怪呢!

好吧,咱现在也是个万恶的地主阶层了,不能骂自己不是。

小陈恒收拾惊诧的心情问,“那阿父觉得给多少好?”

迟疑了一下,又问,“五百石可好?”

“呵呵,我儿还是太年轻了。”

陈太公拍了拍儿子的手,“我儿记住,大丈夫做事情呢,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了。卖人情也一样,既然是要卖,就要卖大一点,大到对方无法拒绝,让对方感恩涕零!不痛不痒的,他日曹阿瞒也不会念我们陈家这个情!”

谆谆教导儿子世家之间的人情世故一番后,陈太公大手一挥,家主风范彰显无遗,“就给他一千五百石吧!钱也都给了。嗯,留下一点逢年过节赏赐家丁仆人的就好。”

不愧是官宦世家的一家之主啊,老爹真是威武霸气!

小陈恒佩服得五体投地,脸上倾慕之色洋溢不绝。

更佩服的是,他老爹还特别交代了,这些钱粮必须要让曹阿瞒亲自来取。为了日后曹操失败了,万一官府追究起来,陈家也好以此为理由推卸责任。

几句话就把事情安排得滴水不漏。古人的智慧绝对不容小窥,尤其是盐巴吃了很多的老人家。

小陈恒心里感慨着,和刚到庭院的陈伯忙碌准备讨好曹老大的钱粮去了。

七日之后,曹操大驾光临陈家乌堡。

从这个速度看来,就知道陈家这份人情老曹同学是记在心里了。

因为陈坤陈子德是花了六天的时间,才从己吾和襄邑赶了个来回。他送去陈太公亲笔书信和传达陈家愿意资助的消息了。而曹老大是在陈留郡的襄邑聚居人马的,但现在移师到了己吾了。

阔别四年再度来访的曹老大,一看到出来迎接的陈太公,就先拱手为礼“伯彦兄,今日之事,操感激不尽!”

意思就是陈太公啊,你真是我曹操的老铁啊!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董卓逆行倒施,孟德举兵讨之,乃我辈之楷模也!”陈太公也是笑脸相迎,目的达到了不是?

不过当了那个啥,牌坊还是得立的,“笙虽年迈不能随行,然陈家薄有家产,愿尽一份力。”末了,还加了一句,“再说了,孟德乃故人耳,岂有不助之理!”

潜台词就是曹阿瞒啊,我这是看在你面子才出钱出粮,你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陈家啊!

曹操多精明的人啊,对世家之间的龌蹉交易早就深谙于心,也挑着好话说,一时间主宾俱开颜。
首节 上一节 33/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