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283节

把高干感动得一塌糊涂,特地给代郡资助了一次粮秣。

好嘛,刘备一番运作之下,兵马有人帮忙养了,还在袁军中捞到了大好名声。这不,觉得刘备一心为公的袁绍,又将牵招调去了代郡归他调遣

唉,四世三公的袁本初,还真是刘备的再生父母啊。

不过这一切暂时与陈恒无关。在前两日,他已经率兵到了平阳郡永安县与文稷会合了。

如今,他带着几十个部曲,进入了界休县的一个小山坳里,等候牛盖的到来。

牛盖三月的时候,就受命来并州拉拢贼寇为陈恒所用。只是很可惜,愿意相信他的贼寇,不过三百余人。

其中一半还是老弱妇孺。

而陈恒,就是为了这一半老弱妇孺而来的!

因为在常理中,没有任何一支军队,会将一群老弱妇孺当成威胁。陈恒坚信,至少驻守在界休县的高干军就不会。

这些老弱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穿着、口音、饮食习惯,都不会让人觉得是奸细。

而且在西河郡中,生活着匈奴、羯人、羌胡等许多少数民族。这些胡人劫掠成性,每年秋收的季节,多多少少会有小村庄被劫掠的事情发生。

而被劫掠了粮食的大汉子民,涌入县城里寻找庇护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

是的,陈恒就是想将这些老弱妇孺当成掩护,从贼寇中挑选三四十个精壮汉子,由牛盖带领潜入界休县中!

虽然仅靠这几十号人,也无法从内部打开城门,不过在攻城之际,制造混乱还是可以的。比如烧几座宅子,抹了几位小吏的脖子等等,让城内民心不定,人人自危。

但牛盖不这么想。

他觉得城内的粮仓,烧起来景色,会更好看点。

不过呢,他的想法被陈恒拒绝了。理由是不想为他收尸。所以呢,牛盖很感动,对粮仓的执念就更深了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

十月,陈恒率领一千五百步卒、一百贼寇和三百骑兵,沿着汾水而上,兵锋直指界休县。

而得到消息的界休县守将,依仗自己的兵力有三千,便留下五百兵卒守城,点兵两千五百沿着汾水而下,双方遭遇在霍津(后世灵石县附近)一带。

霍津的地形群山起伏,沟壑纵横,除了汾水渡口平坦一点外,能通行的道路,都是狭小的山道。

双方就是遭遇在一道小山峡中。如果想短兵相接,只能投入四五十人的兵力,完全无法施展开来。

是故,狭路相逢勇者胜!

陈恒直接让张仁带着部曲为锋矢,文稷的精锐之师紧跟其后,试图一鼓作气杀出一条血路来。然而高干军的兵卒,都是从民风彪悍的并州招募的,又锐气正盛,也悍不畏死。

一时间,双方竟然杀得难解难分,势均力敌。

不过厮杀了两刻钟,都不寸步不让的双方,竟然都战死了一百多兵卒,场面惨烈无比。死去兵卒的尸体,堆满了山道,也堵住了彼此继续进攻的空间。

陈恒无奈,便让文稷徐徐而退。

而界休县守将也不做纠缠,不约而同的退出了小山沟。彼此都守住了小山沟的两端,都让对方进退不得。

相持不过三日,陈恒就坐不住了,找来夏侯霸咬了好久的耳朵。

他是率军深入敌境的一方,如果一直耗在这里,说不定就被谷远县的高干军得到消息,直接进军断了后路。

第二一五章、汾水会战之诡阵

三日后,陈恒引军徐徐而退,扎下一个很简陋的营寨。

背靠山脉,左沿着汾水,简陋的拒马和稀稀疏疏的木桩子围成。一条不大的壕沟在营前蜿蜒,还引入了河水。只是太浅了,也太窄了,在阳光之下,也能隔着水看到底部的土壤。

这种营寨,根本算不上什么防御工事,兵卒一个冲锋便可深入。

当是聊胜于无吧。

营寨之外,倒是一片很空旷之地,足以让双方将所有兵马都投入,畅快淋漓的厮杀一番了。

界休县的守将,引兵到了,驻马看了两眼,便知道陈恒是什么意思。

无非是在邀战耳!

所以他露出个笑容。

他姓王,已经年过四旬了,有近二十年的行伍经验,不难看出曹军的兵力处于弱势。他有两千余兵卒,拉开了阵势来打,是占了很大优势的。

虽然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军队士气、兵卒精锐与否、将领的指挥能力等等。但他自信,己方这些方面,都不会逊色于曹军。

明明处于劣势,竟然还敢正面对抗,曹军的倚仗是什么?

难道是半山坡上的那几百骑吗?

呵~~~~

王守将侧头看着半山上郝昭率领的三百骑,不由嗤笑了声。曹军这种互为犄角、相互支援的阵势,战场上很常见,并不稀奇。
首节 上一节 283/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