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26节

带着这样的想法,小陈恒在蔡邕家里说的那句“有恩者可使人”就投入实践了。

认了族侄后,小陈恒还把陈太公从王家坑蒙拐骗来的《吴子兵法》让人抄了一份,扔给了陈到。

这个恩情就大了。

尊卑有序,嫡庶有别,是士族传承的礼法。作为陈家少主,小陈恒自己的藏书,整个乌堡里就陈太公有资格瞄一眼。就算陈家还有其他直系血脉,也是不能看的。

当然要是偷偷看也可以,就是要承担被抓到后搞死搞残什么的后果。世家嘛,没点规矩,怎能成方圆。

而如今陈到也得了一份,这意味陈家少主已经把他当成家中栋梁、未来心腹来培养了。陈到一直都不傻,当然明白了这层意思,就算他傻他老爹陈链也不傻。

不止是赠书,连婚事上小陈恒也插了一脚。

话说去年除夕守岁,陈链请示陈太公说,陈到过了年就十八了该去媳妇了云云。意思是让陈太公做主,帮忙在县里找个家世清白小户人家的女子成亲。他另一个儿子陈哲在一年前,就是这样找到老婆的。

陈太公自然是无不可,刚点了头说个好的,小陈恒就插嘴了“阿父,依孩儿看,要不这事就缓个两三年吧,到时候给叔至找个大户人家。”

大汉朝结婚,门当户对是必须的。作为婢生子后代的陈到,想找个大户人家的老婆,那么自己也必须将身份提一提才行。

怎个提法,自然是依靠陈家的人脉和砸钱让陈到出仕,在县里或者郡里谋个官身。

陈太公当然明白了儿子的意思,陈链更是感动得泪眼汪汪的。当场就一巴掌盖在了陈到后脑勺上“不成器的家伙,还不赶紧给少家主磕头!”

从此以后,陈到就知恩图报的变成了小陈恒的脑残粉,上刀山下火海都不带二话的。

就比如现在,少家主让他揍人,他直接就上了。而且,他本来就很想揍人,在知道插标卖身小姑娘的委屈后。

插标卖身,这几年在大汉朝各个郡县都不稀奇。

比如眼前的小姑娘,父母亡于黄巾之乱,唯一的弟弟还得了急症没钱医治,走投无路之下便将一根干枯的小草插在了头上。只要有人愿意出钱为弟弟医治,便买一送一,姐弟俩都为奴为婢一辈子。

故事听起来挺凄惨的,然后结果也很凄惨。买她的人,在她已经昏迷在地上的弟弟身上扔了一把汉五铢,就让家奴拉着她往家里走。

虽然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但你也不能欺人太甚啊!

小陈恒一听就怒了,直接就让陈到动了手。至于为什么不叫典韦,是怕他来一下子,说不定就摊上了一条人命。

陈到听完也怒了。在小家主的命令下,没费多少力气就把两个家奴干翻在地上,还提着那名买人士子的衣领,拖到陈恒的面前。

“尔等竟然敢公然行凶!我父乃淮县贼曹!”

被如同拎着小鸡的士子,嘴上却不是求饶,反而恶人先告状反过来威胁小陈恒。颇有后世脍炙人口的那句“我爸是啥啥”的风采。

淮县,己吾紧邻的县;郡县贼曹,官署名,主盗贼事,掾秩百石。

“管你父是何人!我就知道汝端的不当人子!”

小陈恒被气笑了,指着士子的鼻子就骂,还恶作剧的从家仆手中接过一把汉五铢,狠狠的砸了他一脸,“拿着钱滚!我乃己吾陈家陈恒,想报复别找错了人!”

那名士子一听己吾陈家就垂下了头,怂了。

陈家是郡望,连淮县县令对陈太公都客客气气的,别说他爹了。而且陈恒这个名字他这两年听了好多次,大儒蔡邕都夸奖过,名望上不是他能诋毁的。

当街被打脸,却不得不认怂,自然是无比憋屈。那名士子灰溜溜带着两名家仆跑路之时,恶毒的眼光一直盯着地面,心里思量着。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己吾陈家,陈恒是吧?我记下了!今朝之辱,来日必将百倍奉还!

被记仇,小陈恒当然是不知道的。他如今正和气的安慰着小姑娘,并在小姑娘的带路下去找她生了病的弟弟。然后就目瞪口呆,感觉心头上有一万只草泥马来回奔腾。

郡城城墙不远处,一堆茅草杂乱的铺在地上,一个面色蜡黄、衣着破烂的小男孩正昏迷在上面。而小姑娘说的那名士子扔了一把五铢钱,已经不见了踪迹。应该是被同样苦哈哈的人捡走了,地上好些杂乱的脚印就是最好的解释。

这些都不是小陈恒惊讶的问题,问题是这个小男孩的个头得有点大。穷苦人家的孩子,还不足十岁的孩子,竟然就有一米五的身材了!长大以后不得比典大个更大个?

难道吃糠喝稀更长个头?

小陈恒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心里有点愤愤不平,转过头看着小姑娘满脸疑惑。你确定这是你阿弟?应该是你哥吧!

但小姑娘已经趴在小男孩身上抽泣了,还断断续续的轻声唤着阿弟醒来,阿弟醒来!

好嘛,这个时代是很神奇的,还是先救人吧

对于小陈恒这次晚归,知道了前因后果的陈太公并没有训示,也没有夸奖见义勇为,只是吩咐了陈伯让医者好生医治小姑娘的阿弟,就说自己累了让众人该干嘛干嘛去。

月朗星稀,皎洁的月光冲淡了早春的寒气,铺洒在陈家乌堡主宅的庭院里,和堂前熏香炉里一缕青烟袅袅,映照出似水年华的寂静。

夜已经深了。

而陈太公却也没有入睡,独自一人坐在堂前闭着眼睛思索着。一只手在狐皮暖手筒里,另一只捏着胡子,手指不停来回研磨,透露了主人起伏不定的心情。

他并不是在担心和淮县贼曹的儿子有了过节,而是在思考着小陈恒的未来。自古知子莫若父,对一手拉扯长大的儿子,他还是很了解的。

敏慧,倔强,好学,对下面的人仁慈,小小年纪就很有主见,等等,这些都小陈恒的标签。但今天又得加上一个锋芒毕露了。

虽然说少年意气也很正常,但他儿子是未来的家主,过于锋芒毕露终究不是好事。

世家之间,而且都在一个郡里,能不撕破脸皮就不撕破,做人留一线他日也好相见。
首节 上一节 26/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