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206节

看到荀攸抓着胡子似乎心有所悟,而贾诩依然如同老僧入定般沉寂。不由裂了裂嘴,给二人解释起此事来。

“公达,文和,子初之前给孤献过一策,从东莱跨海袭渤海郡......”

如果陈恒也在这里,就会知道自己的计谋,根本就没有执行!

许诺臧霸孙观封侯、让其攻下北海,是计谋实施的基础,所有后续的计谋都是以此展开的。

包括招降海贼管承!

北海城没攻下,管承不投降也是正常的!

因为,当日他离开曹操的书房后,郭嘉就将他的计谋全盘推翻了!

用的理由就是“环节过多,不容易实现,太过凶险”,打动了曹老大。

而且郭嘉在推翻了以后,还献上了袭并州之计。所以陈恒如今是在司州弘农,而不是在青州北海。

当曹老大解释完了以后,荀攸捏着胡子,脸上也没有了表情。

而贾诩好像还是在养神着。但如果仔细点看,就会发现他的眼角的几道皱纹,已经微微在靠拢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发现别人破绽的表现。

夜,终究还是深了。

曹老大率先离去,贾诩紧随其后。荀攸与郭嘉却一直烤着火,一点离去的迹象都没有。

半响,荀攸还是开口了。

“奉孝,子初乃某亲自拉进颍川士人的。蔡家的藏书,汝也曾抄了不少。彼此已是共进退,但汝为何坏了子初之谋?能给某一个解释吗?”

第一六二章、贾诩的微笑

荀攸的问话,落地了好久。

郭嘉依然在沉默着,盯着忽明忽暗的炭火,如不是还在有一口没一口的抿着酒囊,仿佛就是一座石雕。

所以等候着答案的荀攸,目光也在慢慢变得陌生,犹如眼前的人不是多年的故交。

他也拿起了酒囊,缩在案几后,灌了几口后,看着屋外风雪肆虐。声音幽幽,如山泉划过石头的冷凉清冽。

“《孙子兵法·势篇》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袁绍正是如此,以堂堂正正之兵压境而来,一力降十会。我军若是硬拼,就是找死。奉孝以为然否?”

“然。”

郭嘉苦笑,咧了咧嘴,终于冒出一个字。荀攸都在抽丝剥茧了,再沉默下去,就是侮辱了两个人的才学。

“《孙子兵法·军形篇》有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袁绍势大,我军势小。是故必先做到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求机会乘隙破敌。奉孝以为然否?”

“然。”

再次点下了头,郭嘉抬手制止了荀攸的继续发问。

“公达兄,不必再说了。某知道,子初跨海奇袭之计,乃神来之笔。某也知道,如若成功,定然让袁绍分兵回顾,让我军获得喘息的时间。甚至可以抓住战机,趁势破敌。某更知道,某只可拖延一时,他日曹司空必然让人跨海而去,袭渤海郡!”

“唉......”

长长的一声叹息,荀攸将身躯裹进了大氅中。

伸手又给自己轻轻抿一口酒。刹那间,他忽然觉得,平时喝一口就能缓和身体的烈酒,此刻变成了五味杂陈的馊水。

酸,甜,苦,辣,涩等等诸多味道涌入嗓子,一如他现在的心情。

郭嘉终于亲口承认了。

陈恒提出的跨海奇袭,并不是不好,而是被他故意破坏了。依仗着曹操对他的信任,用了诸多理由,说服曹操暂时放下此计谋的实施。

随后,便献上借助司州、关中之力让袁绍分兵的谋略。将陈恒扔去了司州,让他未来几年内,都在并州里折腾。

这样一来,曹操即使再度想起跨海奇袭渤海,陈恒也不可能再参与得了了。功劳,也会减少了许多。

只是郭嘉为什么这么做呢?

荀攸不明白,不过也不再发问了。以双方的了解,郭嘉等下就会自己给出答案的。

果然,郭嘉喝完了酒囊的酒,起身拱手。

“公达兄,某与子初无仇,更没有嫉妒心理作怪。子初虽然已经引为颍川士人,但他始终也是半个谯沛人。他账下书佐,就是夏侯渊之子。握刀就该握着刀柄,拿着刀身,就伤了自己了。”

是的,颍川士人,当初让陈恒融入圈子,就是因为陈恒手中有兵权,是一把刀。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陈恒在权力的路上,爬得太快了!

当初的他,不过是一个领军六百的小小都尉而已。但没过几年,就被当成了别部独领一方,还封了关内侯、娶了夏侯渊之女。

如果继续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说不定陈恒这把刀,慢慢的,就会有了自己的想法。

毕竟,人的野心,是随着实力而增长的。

所以,有条件的情况下,就让这一天来得更晚一点。又或者,永远都不要来。

毕竟刀子是物品,有想法了,终究是不好的。
首节 上一节 206/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