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臣子 第2节
“可不是嘛!当时陈太公一听就急了,花了好多钱连庐江的左慈请来做了法事,但是那个什么牛鼻子老道过来叨咕了几句天赋异禀,内秀外拙,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就完了。把陈太公哄得开心死了,好吃好喝供了一个多月还白搭了好多布帛、玉器、金银什么的,值好大一笔钱呢!结果小少爷还是天天的发呆。”
类似的惋惜不曾少过,恶毒的也不是没有。
什么陈家祖上的有一位大官做了什么抛坟掘墓、绝人子嗣的狠事,现在招报应了!
什么陈太公早年当官的时候做了什么坏事了等等。
毕竟草根的仇富心态,自古有之。
当然这些陈恒不可能听得到的。就算知道了也不屑一顾。作为一个拥有30多岁灵魂的人,怎么会介意这种毒舌。
此刻痴呆的小少爷,就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新晋的护院头子发呆。
一米九的大个子,十分魁梧,长得有点对不起观众,斜背着双铁戟,家在吾己姓典…
对三国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位爷是谁,前世是个三国迷的小陈恒肯定也不例外。
只不过陈恒惊讶的不是看到了典韦,而是悲愤来到了乱世。看到了二十出头的典韦这尊大神,三国乱世还会远吗?
陈恒重生后一直觉得自己的命挺苦的,前一世是个农民的孩子,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上大学,又努力好几年终于开始奔小康,结果还没娶老婆就一场车祸英年早逝。
命苦不能怪老天,前一世小胳膊小腿一伸死了就死了吧,哪想到莫名其妙的活了过来,还他妈来到一个陌生的朝代,而且这个坑爹的年代竟然还是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啊,接着就三国乱世!
虽然前世书读得不多,也就混了个本科毕业,但三国历史还是了解一点的。
小陈恒就很清楚记得钱穆的《国史大纲》说过,“就中国全部历史而言,户口最少的时候是三国。人口相当于汉朝强盛时候的南阳、汝南两个郡的数量”。三国结束时全国的总人口数为1600万,而在公元156年,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全国总人口已经达到5000万。
也就是说,这一百多年的仗打下来,不算出生的,平均三个人都得死两个…
陈恒可不敢保证自己是就是剩下的那个。
好不容易活了过来,自艾自怜的坐吃等死过了五年终于接受了,却又发现还有一个更大的坑在未来等着。
小陈恒突然觉得自己很命苦。
本来嘛,男儿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铁马金戈,纵横三国,是无数活在红旗下和平年代宅男们的向往。但是要是真的来到三国,真正要面对高死亡率的乱世,心情还真不是一般的苦逼。
“你大爷的贼老天!我都死过一次了,还要再死一次!”
小陈恒的怨念持续升级中
第二章、我要学艺
雨下得很大,成千上万的雨线从天空上垂下来,满足这片裂开了口等待哺乳的大地。
肆虐了九个月的太阳最终羞愧的藏了起来,天空像泼足了墨汁的黑布,黑透了,所以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演变成了这场倾盆大雨。
疯狂的人们依然在吼叫着,在雨水中翻滚着,多日没有洗过的干瘦的脸被雨水和泪水洗涤得干干净净的,平时臭烘烘的味道也被雨水冲掉了,透露出一种被称为希望的色彩。
老天爷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发怒的雷声伴随着一道道闪电响彻了整个天空,却吓不了疯狂的人儿,绝后余生的情绪即使是雷声都掩盖不了。
雨下得更大了,整整一个时辰了还没有停的迹象,仿佛是要把积累了九个月的雨水全部释放出来。
小陈恒又在发呆了,只不过手里多了一支狼毫笔,身前多了一卷放着竹简、砚台等物的桌几。
不过他这次发呆,让陈太公很开心。而且觉得是那场大瘟疫以后最开心、最幸福的一天,没有之一。
不是为了这场姗姗来迟的大雨,而是为了他平常只会“恩”、“哦”回他话的小陈恒,破天荒的主动跟他说了一句话“阿父,我要学艺!”
“感谢老天爷,我儿子终于正常了!”
陈太公一直沉在谷底的心情瞬间飙到了山巅,差点没犯了心脏病,如果那时候有心脏病这个称呼的话。
小陈恒并不觉得是老天保佑。而是他想活着。在即将到来的三国,战乱的黑暗时代,当活下来的那一个人!这是支撑陈恒开始努力学习的信念。
人,本身就一种惰性的动物。陈恒也不例外,也想在升平盛世里当一个飞鹰走狗、欺男霸女的纨绔子弟。
他也有这个资本。生在一个富贵的士族世家,有大片的土地,有大量的粮食储备,有家族商队在外赚钱,而且又是唯一的继承人,一辈子都不用愁吃愁喝的,何必要拼命呢?
可惜老天给开了一个不好笑的玩笑。
老天爷让他投生在一个好的人家,身份财富都有,却给了他一个孱弱的身体。他必须努力,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尽快融入这个世界的风俗,然后才能以比别人多出两千年的知识混出个人样。
小陈恒觉得与其继续悲愤,还不如早做准备。
作为三国迷来到了东汉末年,怎么说也得努力谱写一首荡气回肠、金戈铁马的人生进行曲不是?再不济,也得为了在即将到来的乱世留下一条小命,滋润的当好光荣的造粪机器。
两汉时代注重名望与门第,门第陈太公已经给了,名望只能靠自己去争取。如何刷名望呢?
小陈恒的答案是一切先从学艺开始!不是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
君子六艺,是中国古代君子的六门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关于六艺教育的实施,是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课程深浅,循序进行的。并且有小艺和大艺之分。书、数为小艺,系初级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系高级课程。
在东汉年代,孩童在八岁的时候才开始启蒙学艺,但是老慰开怀的陈太公自动忽略了。只要这个小祖宗能正正常常的,别说是学艺,就算是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都带不二话的。
类似的惋惜不曾少过,恶毒的也不是没有。
什么陈家祖上的有一位大官做了什么抛坟掘墓、绝人子嗣的狠事,现在招报应了!
什么陈太公早年当官的时候做了什么坏事了等等。
毕竟草根的仇富心态,自古有之。
当然这些陈恒不可能听得到的。就算知道了也不屑一顾。作为一个拥有30多岁灵魂的人,怎么会介意这种毒舌。
此刻痴呆的小少爷,就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新晋的护院头子发呆。
一米九的大个子,十分魁梧,长得有点对不起观众,斜背着双铁戟,家在吾己姓典…
对三国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位爷是谁,前世是个三国迷的小陈恒肯定也不例外。
只不过陈恒惊讶的不是看到了典韦,而是悲愤来到了乱世。看到了二十出头的典韦这尊大神,三国乱世还会远吗?
陈恒重生后一直觉得自己的命挺苦的,前一世是个农民的孩子,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上大学,又努力好几年终于开始奔小康,结果还没娶老婆就一场车祸英年早逝。
命苦不能怪老天,前一世小胳膊小腿一伸死了就死了吧,哪想到莫名其妙的活了过来,还他妈来到一个陌生的朝代,而且这个坑爹的年代竟然还是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啊,接着就三国乱世!
虽然前世书读得不多,也就混了个本科毕业,但三国历史还是了解一点的。
小陈恒就很清楚记得钱穆的《国史大纲》说过,“就中国全部历史而言,户口最少的时候是三国。人口相当于汉朝强盛时候的南阳、汝南两个郡的数量”。三国结束时全国的总人口数为1600万,而在公元156年,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全国总人口已经达到5000万。
也就是说,这一百多年的仗打下来,不算出生的,平均三个人都得死两个…
陈恒可不敢保证自己是就是剩下的那个。
好不容易活了过来,自艾自怜的坐吃等死过了五年终于接受了,却又发现还有一个更大的坑在未来等着。
小陈恒突然觉得自己很命苦。
本来嘛,男儿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铁马金戈,纵横三国,是无数活在红旗下和平年代宅男们的向往。但是要是真的来到三国,真正要面对高死亡率的乱世,心情还真不是一般的苦逼。
“你大爷的贼老天!我都死过一次了,还要再死一次!”
小陈恒的怨念持续升级中
第二章、我要学艺
雨下得很大,成千上万的雨线从天空上垂下来,满足这片裂开了口等待哺乳的大地。
肆虐了九个月的太阳最终羞愧的藏了起来,天空像泼足了墨汁的黑布,黑透了,所以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演变成了这场倾盆大雨。
疯狂的人们依然在吼叫着,在雨水中翻滚着,多日没有洗过的干瘦的脸被雨水和泪水洗涤得干干净净的,平时臭烘烘的味道也被雨水冲掉了,透露出一种被称为希望的色彩。
老天爷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发怒的雷声伴随着一道道闪电响彻了整个天空,却吓不了疯狂的人儿,绝后余生的情绪即使是雷声都掩盖不了。
雨下得更大了,整整一个时辰了还没有停的迹象,仿佛是要把积累了九个月的雨水全部释放出来。
小陈恒又在发呆了,只不过手里多了一支狼毫笔,身前多了一卷放着竹简、砚台等物的桌几。
不过他这次发呆,让陈太公很开心。而且觉得是那场大瘟疫以后最开心、最幸福的一天,没有之一。
不是为了这场姗姗来迟的大雨,而是为了他平常只会“恩”、“哦”回他话的小陈恒,破天荒的主动跟他说了一句话“阿父,我要学艺!”
“感谢老天爷,我儿子终于正常了!”
陈太公一直沉在谷底的心情瞬间飙到了山巅,差点没犯了心脏病,如果那时候有心脏病这个称呼的话。
小陈恒并不觉得是老天保佑。而是他想活着。在即将到来的三国,战乱的黑暗时代,当活下来的那一个人!这是支撑陈恒开始努力学习的信念。
人,本身就一种惰性的动物。陈恒也不例外,也想在升平盛世里当一个飞鹰走狗、欺男霸女的纨绔子弟。
他也有这个资本。生在一个富贵的士族世家,有大片的土地,有大量的粮食储备,有家族商队在外赚钱,而且又是唯一的继承人,一辈子都不用愁吃愁喝的,何必要拼命呢?
可惜老天给开了一个不好笑的玩笑。
老天爷让他投生在一个好的人家,身份财富都有,却给了他一个孱弱的身体。他必须努力,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尽快融入这个世界的风俗,然后才能以比别人多出两千年的知识混出个人样。
小陈恒觉得与其继续悲愤,还不如早做准备。
作为三国迷来到了东汉末年,怎么说也得努力谱写一首荡气回肠、金戈铁马的人生进行曲不是?再不济,也得为了在即将到来的乱世留下一条小命,滋润的当好光荣的造粪机器。
两汉时代注重名望与门第,门第陈太公已经给了,名望只能靠自己去争取。如何刷名望呢?
小陈恒的答案是一切先从学艺开始!不是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
君子六艺,是中国古代君子的六门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关于六艺教育的实施,是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课程深浅,循序进行的。并且有小艺和大艺之分。书、数为小艺,系初级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系高级课程。
在东汉年代,孩童在八岁的时候才开始启蒙学艺,但是老慰开怀的陈太公自动忽略了。只要这个小祖宗能正正常常的,别说是学艺,就算是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都带不二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