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173节



陈恒知道是谁了。

东汉士林中,号称“三君”的人,是窦武、刘淑、陈蕃。但若论德行则以陈寔及其二子陈纪、陈谌。

其中陈纪是陈群的父亲,两父子之前在吕布军中,曹老大灭了吕布后,便回来了许昌。嗯,他们本来就是许昌人。

荀攸说的人,能让曹老大中门大开的人,肯定就是陈纪了。

但陈恒马上就疑惑了。

无他,己吾陈家可请不动陈纪啊!要知道,在建安元年196)的时候,袁绍为了表示尊敬,都曾经将自己太尉的官职让给陈纪。

而且虽说大家都是姓陈的,但祖上十八代都没有打过交道!人家颍川名门,能看得上我一个扬忠都尉吗?

想到这里,陈恒不由苦笑连连,以为荀攸在调侃他呢,回了一句“公达兄就莫打趣了。元方公之名如雷灌耳,乃大汉之楷模也!恒何德何能请得动啊”

“不一定,嘿嘿!”

回答的人是郭嘉,他捏了捏陈恒的肩膀,眼中带点神秘的色彩,“刚好陈文长等下也过来一趟,合计出征粮草一事,子初暂且等等就是。”

说完了也不等陈恒发问,便拉着荀攸谈论起出征之事了。

好吧,陈恒无奈,只好无所事事的等着。

陈文长,是陈群,陈恒是知道的。还知道了他已经被曹老大征为司空西曹掾属,和娶了荀彧的女儿。但他没有傻到以为荀彧会出面,帮他请陈纪当下聘之人。

荀彧是什么人啊,他陈恒配吗?

算了,不瞎琢磨了,等着吧。

这么一等,就是一个时辰,陈群才珊珊来迟。

虽说荀陈两家结亲,更多是出于世家之间的联合,但陈群光从外表上,就能让荀彧做出不二选。相貌堂堂,温文尔雅,文质彬彬,谦谦君子等等这类词,就是给他准备的。

一番客套,在荀攸的周旋下,两个人算是认识了。

不同的是,陈恒脸上一直挂着热情的笑容。而陈群听到“陈恒”的时候神情明显一愣,才笑着见了礼。

当听到荀攸转达陈恒求下聘之人后,他也很爽快的让家仆立刻赶往家里请示陈纪,那热情好像两人是世代故交一样。

所以呢,陈恒心里的疑惑就更大了。

这非亲非故的,你们三个是玩什么把戏?

也许看出了陈恒的疑惑,荀攸郭嘉借口用餐避席而去,而陈群也开了口。

“子初,某一小妾,姓刘,乃己吾人。”

“嗯?”

“嗯,她曾经与汝定过亲”

第一三九章、人情练达

世家利益观念的神奇之处,在于无论是好的坏的事情,只要能扯上关系的,最终都会变成双方试探的桥梁。

就如陈群让人回家请示陈纪,还提及了自己小妾曾经与陈恒定了亲一样。并非是在消除陈恒心中芥蒂,而是透露出友好的洁白的牙齿可愿意和善结交否?

有两百年传承的熏陶积累在,陈恒自然是上道的。

都是世家嘛,别人满口笑容的白牙不接受,那么迎来的就是面目狰狞的獠牙了。

马上的,很热情的,就对陈群发出了邀请无论陈纪是否愿意当下聘之人,十日后,还请长文兄莫嫌弃陈家简陋,百忙中抽空赏脸来热闹一番云云。

这不,才见面不到一刻钟呢,才寥寥数语呢,两人表面上好得跟知交了二十年一样。

陈纪的回复也很快,他对自己儿子请示的意图洞若观火,让家仆带了一句双方都很遮羞的话能去司空府下聘,正好让他能拜谢一番曹老大、给他们父子报效朝廷的机会。

话很得体,说得好像不是他在帮陈恒,而是陈恒给了他个好机会一样。还把道义安得很高,好让私下小九九心照不宣,所以皆大欢喜。

告别出了荀攸的府上,陈恒暗地里就给自己提醒了一句要努力往上爬了。

是的,他该努力获得阵营里的更多话语权了。

从荀攸到陈群,颍川的士人们向他抛出橄榄枝,目的不外是觉得他未来前景不错,先结个善缘。如果他一直不咸不淡的耽误下去,肯定就会被放弃的。

既然不能相互利用、相互守护,谁还会愿意多了个拖累呢?

嗯,陈恒觉得自己也不愿意。

深深呼出了一口气,陈恒便骑马往自家宅子里赶。在荀攸府上耽误了太多时间,天色已经夕阳如火了。而今晚,他还要去拜访张辽的。

拜帖在刚回到许昌的当天,就送过去了。只不过是张辽一直住在兵营里,双方才约了今晚见一面。

他是去感谢救命之恩的。当年在山阳郡里当俘虏的时候,张辽曾经救了他一命。如今同属一个主公了,怎么说也得走一趟。

做人嘛,暗地可以让人骂上万次无耻不要脸,但表面上一定要道貌岸然,让人无可指诋。
首节 上一节 173/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