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16节

折腾不起了,那就咬着牙接受。三三两两的农夫行色匆匆的路过去忙农活,田亩税提高了,庄稼要伺候得好点才行,不然这个冬天就断炊了。

“哒哒哒”

马蹄敲打在大地上奏响了彰示大户人家的旋律,从远到近。老仆人对这个声音很熟悉,这两个月来听了无数次,只是不知道这是哪一家。

老仆人眯着眼看去,远处来了五骑,居中一位头戴儒生巾腰佩剑,年纪很轻,应该才冠礼不久。

两侧跟着四个骑手,家丁打扮,应该是护卫中间这位公子的私兵,个个都很健壮,腰上别着环首刀,后面两位还背着弓箭,前面两骑的马臀斜插着灯笼,上面有一个斗大的字。

这个组合很奇怪,倒像是公子哥出来打猎的。

但是如今世道乱了,敢四五骑就出门的公子哥,已经很很少了。而且这也不像出门访友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么年轻没有长辈携带就来拜访,是很没有礼貌的事。

老仆人很努力的想看清楚灯笼的字,想知道是哪一家,可惜徒劳无功。唉,人老了眼神就是不好。

没多久,骑士们就来到了十米开外,年轻人和骑手们很利索的下了马,身手很矫健。牵着马走到老仆人的跟前,光看这一点就知道来人很有礼数,有大家风范。

“这位老丈,在下有礼了。请问这里可是伯喈公的府邸否?”

彬彬有礼,对一个扫地老头都拱手做礼,这绝对是传承上百年的士族,才能调教出来的修养。老仆人瞬间对这位年轻人的好感飙升,不敢怠慢,也拱手回礼,“回公子,这里正是蔡家,老仆是蔡家的管家,不知道公子来蔡家所为何事?”

“不敢当老丈的公子称呼,在下陈坤陈子德,是己吾陈家的管事,受家主之命来给贵府送拜帖。家主名讳箜,字伯彦。”

第十二章、蔡邕有问

老仆人顿时知道了这是哪一家了。

敢自称己吾陈家的,陈留也就这么一个,别人这么称呼自己,那是闹笑话。就像蔡家可以自称圉县蔡家一样,换另一个姓蔡家族的这样自称,是没有这个名望的。

郡望,自然是一姓冠冕一郡。

“原来是己吾陈家,怪不得一个管事的接人待物都是如此温文尔雅,数百年的积善家风果然是名不虚传。”圉县土生土养的老仆人当然不会对己吾陈家陌生,暗自赞了一声,连忙请陈坤入府奉茶,不敢失了礼数。

入座后,陈坤从包裹中取出竹制的名刺双手奉给蔡府老管家,“家主听闻伯喈公回归故里,不胜欣喜,想于下月上旬五日协子拜访贵府,叙一别十数年的情谊。但又怕贸然登门会打扰伯喈公的清修,是故先遣小子来问安及事情的可否。敬请老人家代将我家家主之意传达给贵家主,小子不胜感激。”

说完又是一礼。

“小哥客气了!”接过名刺,老管家忙道,“不瞒小哥,家主与家人在一个月多前因身体不适,已经搬去山脚下静养。家中传信的仆人今早去田里看庄稼去了,马上就回来,等他一回来就给家主报信,还请小哥稍等片刻。”

然后,两人就在等待中进入友好的废话环节。

不一会儿,堂外响起敲门声,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伯喈兄在家否,高靖来访!”

老管家连忙告了声罪,去门外将来人引进来,陈坤也很识趣的让出客座的主位,退到末席站立一旁。

这一举动,收到了来人的激赏眼神。

来人浓眉大眼,鼻梁挺直,山羊胡子不长不短,面相自带威严,左手还牵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

高靖,圉县士族高家家主,也是个小有名气的官宦世家。

在老管家的周旋下,陈坤给高靖见礼,也许是刚刚让座的举动带来好感,又或许是己吾陈家的声望带来尊重,两人倒是融洽。

一个时辰后,去山里报信的蔡家仆人终于回来,带来蔡邕修缮母亲坟茔和答复两家的消息。

一是对高靖传达歉意,表示今日实在不便见客,过几日一定到高家拜访。另一个是对陈坤表示欢迎陈太公的拜访,届时一定扫庭恭候等等。

高靖倒是洒脱,听到陈太公下个月初五来访后,就表示不敢劳烦蔡邕登门,说自己也在忙着准备前去蜀郡担任都尉一事,有点忙。所以届时也是初五再次登门就好,顺便还可以有幸见一下陈太公,一举两得之类云云

然后就是三家上演告辞的桥段。礼仪之家,走个流程都不是一般的繁琐。

五月初五,晴,蓝色的天幕上嵌着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一片白云像碧海上的孤帆在晴空飘游。是个出行的好日子。

陈家的车队已经在路上了,一百私兵,六辆马车,还有典韦、陈坤和一些杂务人员。这对访友而言,队伍不是一般的庞大。

在离蔡家还有五里的时候,陈太公只带了十几个私兵护卫他们父子去拜访。陈坤也跟着,总要有一个人打理杂事的。

至于被留下的私兵和马车,没人知道为什么家主让他们在这里呆着,包括暂时充当领导的典韦。

到了蔡家,蔡邕亲自在门口迎接,两人客套后就进屋谈古论今,感慨再相遇已经白首,唏嘘各自的凄惨人生气氛很好,聊得很开心。

一场叙旧看起来跟真的一样,陈太公的表情一点都没有作伪之色。

而小陈恒,早就被打发去和蔡邕的三个孩子哪凉快哪里呆了。

不一会儿,高靖带小高柔也到了,小陈恒也被叫来入席,然后三家免不了相互捧了一下臭脚。

你夸我家风好,我夸你儿子一表人才;你说我是郡中长者,我说你是郡中栋梁有来有往,挺像那么一回事的。

客套过后,陈太公就安安静静的喝茶,把谈话的机会让给了两人。因为高靖今天拜访的目的,陈太公了然在胸,蔡邕也是心知肚明。

一郡之内,士族本来就应该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哦不对,是相互守望相互扶持。高靖也是圉县人,是蔡邕乡党中的乡党,祖坟被人刨了,都可以并肩子上去打架的那种。

今天他带小高柔来拜访,明显的就有让蔡邕夸两句提携后辈的意思。蔡邕当官刚直不阿,但不代表他不懂人情世故,所以话过三巡,就问起小高柔的学业来。

平时都读些什么书啊?

“小子不才,一直在读《论语》和《礼记》”,小高柔一脸恭敬,小大人一个。
首节 上一节 16/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