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第121节

话语刚落,陈泽和刘凯等人就率先抽出环首刀,举过头顶高声喊“战!”

而兵卒们有的用刀身敲打着盾牌,有的用用手捶着左胸口,异口同声。

“战!”

“战!”

“散,朝食!”

“喏!”

这一次,兵卒们的应声异常的洪亮和整齐,震落了不少树梢上的积雪。

“以军法明纪,以财帛结心,子初好手段。日后这些人定然以子初马首是瞻,为之效死,可当如臂指挥耳!”

刚回到将台上,徐晃便赞了一声,还伸手去拍了拍陈恒的背,但马上就缩回了手。因为发现自己的手被沾湿了,原来陈恒早就汗流侠背。

“呼”陈恒深深呼出了一口气,苦笑着说,“惭愧,让公明兄见笑了。”

“哈哈,想不到子初言辞慷慨,实际上却是胆子小之人。嗯,日后多经历些,就习惯了。”

徐晃戏谑了一句,马上拱了下手,“子初,你我相互不统领,此地某不能久留,恐司空见怪,就此别过。”

“好!今日就多谢公明兄仗义,他日恒若有所立功,定然以全羊宴与兄共饮一盏!”给徐晃拱了下手,陈恒也不挽留,也好心情将情义用笑话说了出来。

“好说,记得多备点酒!哈哈”

看着徐晃转身率领骑马而去的背影,陈恒露出一个微笑,然后又对着依然留在地上的尸体叹了口气。慈不掌兵啊尔等莫怪我心狠了。

是夜,司空府内。

曹老大眯着眼睛坐在案几后,听着一名亲兵叙说陈恒今日的军营之举。摇曳的火光下,他的脸色一点变化没有。

徐晃私下去陈恒的军营里,并没有瞒过他的耳目。事实上,将天子接来许昌后,整个朝廷上至公卿,下至将领的一举一动,都没有瞒过他的耳目。

并不是不信任徐晃和陈恒等人。而是在有兵就是草头王的时节,作为执掌权柄之人必须有的谨慎。执掌权柄,也等于坐在了火炉上,要将任何一个火星子扼杀在萌芽中。

“下去吧。”

亲兵说完了好久,曹老大才冒出了一句话。微微眯着的眼睛,有了些别样的色彩。

最早将青州军交给陈恒,并要求做到如臂指挥,本意只不过是想让他知道率领兵马并非儿戏而已。是的,曹老大并没有指望陈恒能做到。

曹昂虽然死了,但是他将陈恒打磨成下一代班底的心思并没有变化。宁愿拂了丁夫人的要求,也要给陈恒授兵也是这个道理。

当时他觉得,陈恒要么灰溜溜的回来当文职,要么就是去求夏侯渊帮忙。万万没有想到,陈恒竟然借着徐晃扯了他的虎皮,只用了五日便树立起了威信,用二十多颗人头的杀伐果断,令他有点刮目相看的感觉。

此子行事果然是不拘泥于礼法,善于借势。嗯,志才临终之言,他日或许真能实现

曹老大抚着胡子,闭上了眼睛。

第九十四章、三征张绣

建安三年,三月。

陈恒已经在军营里住了四十好几天。中间也就回去了半天,因为小陈仇的百日宴。

庶子的百日宴,是不会大肆操办的,所以当时陈恒不过是简单的备了点吃食,叫了陈到廖化和徐晃几个人热闹热闹而已。但没想到曹老大念着起名为“仇”的情分,竟然给他备下了一份礼,带动了麾下不少人也随了一份,搞得陈家小宅子里人满为患。

而且典韦和蔡文姬也结伴来许昌了。

典韦身体不利索,能来是极大的情分,陈恒感激莫名,两个人在小房间里执手叙话了好半天,直到曹老大派人来接去司空府才话别。而小姐姐是陈仇的义母,百日宴怎么说也来一趟。嗯,她也被请去司空府了,因为蔡家的赠书之举。

据说丁夫人带着夏侯若君亲自接待她的,三个女人凑一起聊些什么外人不知道,司空府的仆人们就看见小姐姐离开的时候,脸上有些羞涩和犹豫,还夹带着些许欣喜。

不过这些陈恒都不知道,他在自家呆了几个时辰,就匆忙赶回军营过夜了。军中才刚开始树立威信,同食同睡等收买人心之举,不能半途而废。

还真别说,有了这段时间的相处,士卒们对陈恒倒是归心了不少。

一方面是陈恒坚持食住都和兵卒们一样,还偶尔的夜里给他们盖一盖被子什么的,卖弄着爱兵如子的虚伪。嗯,至于郭亮等人,忘了他们吧,已经没有人再提及他们了。

另一方面是刘凯的功劳了。他前身作为夏侯渊的亲兵,不仅透露了陈恒是未来夏侯家的女婿,还说了那个女儿是被收养在司空府中的。可想而知,士卒们看陈恒的眼光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

那可是曹司空的未来女婿啊!有这个身份在,不仅以后军饷粮食没人敢克扣、立功赏赐没有人敢吞没,而且未来仕途肯定一路高歌猛进的不是?

当兵是个把脑袋别在腰带上的买卖,图的不就是吃口温饱的,然后混个小头头出人头地一把吗?主官前景无限吃香的喝辣的,手下不得鸡犬升天喝口汤啊!所以呢,陈恒是花了十几天才习惯,被无数大男人用饱含热情的眼光盯着的场景。

好嘛,总的来说,勉勉强强达到了曹老大的要求了。这不,一匹驿马来传,让陈恒去司空府参加军议,说是要征伐张绣了。

这时候陈恒才猛然想起,自己还兼职着个司空府的军议掾呢。不敢怠慢,吩咐了一声让陈泽等人好生约束兵卒们,就急忙往城里去。

其实本次军议,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第三次征张绣是正月就定下的事,如今讨论的不过是各部兵马的行军路线罢了。曹仁毫无意外又是督着几部人马作为偏师,而陈恒终于得偿所愿了,三日后跟随曹老大的中军上战场。

军议散场后,陈恒便跟在名义上的主官荀攸的身后,步行而出。正琢磨着到时候怎么在战场上表现一番呢,却被荀攸一句话弄得有点愣。

“子初,暂且停留片刻,我等叙叙话。”

“是,不知荀参军有何吩咐?”一个拱手,陈恒很恭敬应了声。
首节 上一节 121/7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汉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