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754节


从国家行政管理的角度而言,其实高邢氏并不能长期稳定地保持一个行业或者大企业的平稳运行,真正有管理能力的,还得这些读书人,尤其是到了一定年龄的老者,他们做事稳当。

“卖。只要谁想要,咱们都可以卖。不要害怕他们买回去调转炮口打我们,我大明是坦荡荡的君子之国嘛!”朱由检大手一挥,毫无芥蒂的表情,看得陈邦彦直接心中吐槽。大流氓一般都喜欢标榜自己是君子。

“那这价钱?”陈邦彦得到买卖的准许,心里早乐开花了。能卖东西就能产生绩效,这已经成为大明各级官员的共识。有些部门,比如进出口公司,还有那东印度公司,拿得奖金那叫一个眼馋。

大明江南造船厂好歹也是大企业,说出去每个月奖金少的可怜,有点丢人。这次,陈邦彦本来想像以前那样直接找朱由检要钱的,但是在有心人的点拨下,终于从外交部那边得到了这么一条发财的消息。

“价钱你们定。定多了你们拿得多,定少了朕扣你们月俸,不管你们怎么卖,都不能少了朝廷该赚得那一份。”朱由检直接耍赖皮,当甩手掌柜。

“可问题是这些小国,他们没钱啊!”陈邦彦一阵羞愧,其实他早就打听清楚了,南洋那些小国,谁不想弄个能开大炮的军舰玩玩,可是谁玩得起?

炮声一响,黄金万两。这不是小国家能耗得起的。

“没钱?没钱谈个屁我。”朱由检眼珠子一瞪,心想:老子又不是开施舍店铺的。不过,他眼珠子一转,立刻接着说:“没钱拿东西抵债也可以。如果实在是没东西抵押,还可以用关税抵押。大明的货物进入他们国内做买卖,用关税扣除。”

“我替那些小国叩谢皇恩浩荡!”陈邦彦跪下就磕头。

为什么呢?因为大明以前都没做贸易的意识,就算官方去做点贸易,小国哪敢收税,从来没有关税这一说。何况大明也瞧不起小国的物产。在大明官方看来,也不屑去那些小国经商。

但是今天朱由检的话却不一样了,这已经算是大明天子把南洋小国当做平等对待了。而且还拿军舰来换取市场,这在所有人看来,是朱由检亏本在贴补别人。大家都觉得这是不平等条约,是对大明的不平等。

朱由检见陈邦彦给自己磕头,楞是没搞明白自己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了。

在朱由检看来,大明的商品要走出去,当然是要寻找市场的。丝绸、瓷器这一类商品可以远销欧洲,但是并不适合周边国家。人家宁愿用陶罐,也不买你的瓷碗,怎么办?

工业化大生产的前提是什么?有人说是技术,是机器。朱由检认为都不是。工业化的前提应该是市场,没有市场,你生产得商品再多,也是废物。大明生产的所有商品,不可能都指望能销往欧洲,所以,不如先开发周边市场。周边市场除了朝鲜和倭国,最近的就是南亚啊。再远点,就是印度和阿拉伯。

从寻求市场讲,朱由检没有搞什么不平等条约,反而很客气地和大家平等对话。

“也可以让他们拿人口来换嘛,壮劳力,女人,奴隶都可以。但是不要老人啊!”陈邦彦刚刚还在心里夸朱由检,转眼间朱由检就开始不说人话了。”陈邦彦一听朱由检要开始搞人口交易,就问。

“南洋开发,当然需要很多人啊。这些人卖给咱们,一定要签卖身契约,不干足二十年,不准回家。干满二十年,不准留下。”

朱由检这话是狠毒的,那个壮劳力干二十年后还能干什么?而且二十年后还要遣返回乡,这比黑人奴隶还苦啊。

“皇上这是害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陈邦彦不住地点头,他也认为这件事朱由检没有做错。

世上国主千千万,真正为民谋福利者有几人。这些小国买武器,真的是为了保家卫国吗?不,这些人购买一两艘军舰,可能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和耀武扬威。

试想,一两艘军舰能干什么?所有这一切,朱由检看得明白的很。何况,大明的新一代战舰又快研发出来了。作为技术更迭的必要,朱由检不可能不重视战舰的研发。

在上一次的海战中,大明的造船技术只能说是追上了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这一次,的的确确是超越了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可以说领先正常发展一百多年。

因为大明最新研制的战舰,已经采用钢制龙骨,另外,在吃水线以下,开始采用包铜皮工艺。这种战舰对抗炮击,抗腐蚀,防渗水等方面都要先进得多。

但是,造这样的军舰,需要的成本显然也要高不少,所以,朱由检的策略就是慢慢把大明现有的军舰卖出去,正好可以更换新式的军舰。这中间,应该是不会亏本的买卖。

另外,用军火贸易,打开商品贸易的市场,让大明的商品,慢慢打开消费这扇大门,为启动工业发展,做铺垫。

第六百三十八章:挖日本人的根

“皇上,陈近南来了。”王承恩轻轻唤了一下已经睡了好一会午觉的朱由检,并且顺手给桌子上换了一盏茶。

“宣他进来吧!”朱由检打了个哈欠,坐了起来。

这里是皇上平时爱待的一个花厅,也是朱由检处理非正事的地方。这里的布置越看越精致,越来越像后世的风格。

沙发是大明新出的商品,且算奢侈品一类物件,已经在南京城内的上流社会流行起来。朱由检估计这个东西还是能出口赚取不少银子的。

“有什么事吗?”朱由检见陈近南像影子一样飘了进来,淡淡地问。光是看陈近南的步伐,说明这家伙最近功力有长进。

“福建那边来消息了,郑家派出的是冯锡范带队,另外招募了两三千名老兵,已经出发去北海道了。”陈近南的声音不大,但是字字清晰。

“还能拉起几千人的队伍,实力不小啊。”朱由检冷冷地说。

陈近南听着,没有任何表情。但是这件事换到谁的身上,皇帝都会忌惮。郑家这还只是招募的老兵而已,加上郑成功在军队中的影响力,郑家实力还真不小。

不过,从历史的轨迹看,郑家是郑家,郑成功是郑成功。

“你的人有跟过去吗?”朱由检问。

“已经有派人跟过去了。”陈近南回答。

“记住朕之前跟你说过的,天地会的职责是对外情报。”朱由检说。

“臣谨记在心。请问圣上,对外包不包括各藩属国?”陈近南问。

“当然包括。除了大明本土,其他藩属国,特区,都算在内。”朱由检很认真地说。

“臣下明白了。”陈近南深吸一口气。

天地合的职责是对外情报,也就是说天地合以后在国内的力量全部外移,国内的事物以后会交给国安局。

这一点跟锦衣卫不一样,朱由检加强了对外情报,降低了对内的控制。

“你和冯锡范的关系如何?”朱由检梦然想起小说里这两个人可是对头。

“臣和冯锡范仅是认识。”陈近南说。
首节 上一节 754/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