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706节


国内的经济稳健恢复,财政上也解决了主要缺口。总得来说,一切很稳,稳得朱由检恨不得拿鞭子抽,因为发展的太慢。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对于一个国家也是一样。国家想要富,如果不靠挣外国人的钱,靠自己发展,还不得猴年马月去了。

这个时代,能赚到钱的地方就只有中东和欧洲,或者直接掠夺美洲。

非洲是指望不上的,他们的人最喜欢的不是创造财富,是跳舞。

东南亚那些土著,最喜欢的的是吃香蕉和晒太阳,印度人还分裂无数个国家在。至于美洲,西班牙人已经抢劫了一百五十年了,银矿都快挖干净了。

怎么办?

当然是跟荷兰人争夺海上霸权啊!

荷兰人之后是英格兰在崛起,靠的就是工业革命。但是工业革命的前提,还是要有市场消化商品才行。

而这个市场绝对不是跳舞的非洲和不穿衣服的美洲,只能是欧洲和亚洲。

这样看,对外贸易是发财致富的唯一选择。

要想做贸易,要么走北方陆路,要么走海陆。陆路大明没有优势,奉献很大,除非朱由检手中现在就有百万铁骑,否则是打不通北线新丝绸之路的。

而要想大规模发展骑兵,大明最少需要修养十年以上,这一点,从战略上看,就不能急。只能慢慢来,让已经收复的北方牧场慢慢培育和发展出大规模的骑兵军团出来。

相对应的,发展造船业反而是最快速的。造船技术成熟之后,船又不需要吃草,训练水手到底比训练骑兵要简单一些呢。

朱由检盯着东南沿海的地图,心里一直默默盘算着怎么样最快速地建造一直大规模的舰队出来。

“怎么样增援施琅?”朱由检问。

“他们去了苏门答腊岛,荷兰人派出了一万正规军和四万各种土著组成的雇佣军在围剿他们。”李岩把一封最新的军情情报递给朱由检。

“不能不救,只要他们在,荷兰人就没精力重新建立东印度公司,这一刀子正好插在荷兰人的心窝上,还不断地给他们放血。”左懋第显得很兴奋,没想到大明现在的局面会这么好,第一次插手南洋,就取得了如此好的局面。

“朕懒得管,就让他施琅死在南洋好了。”朱由检一瞪眼,显得很矫情。

“施琅死了,皇上真舍得?”李岩嘿嘿一笑。

“死了好了,省得天天给朕找麻烦。”朱由检一撇嘴,众人大笑,谁都知道朱由检这会指不定心里在偷着乐呢。

第五百八十六章:朱由检的救援计划

“臣以为,此事单靠我大明水师现有的力量是做不到的。”朱舜水作为外交部新任部长,正式熟悉世界事物之中。

大明现有的水师力量还真打不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就算全军出动,到了南洋也拼不过人家。

别看荷兰东印度公司只有四十艘战舰,但是人家的商船有个特点,全都是武装商船。可以说,荷兰人的商船就抵得上大明现役的战舰,至少在火炮数量上比大明装备的大量福船要强。

之所以在收复台湾的战斗中赢了,那是荷兰人没有用全力,而大明是近海作战。

但是如果大明现在出动远洋舰队,光是作战补给就要命了。施琅为什么会把将近一个师的人留在爪洼,不就是运力不够吗。

到南洋打海战,那是人家荷兰人的主场。大明的水师现在还是近海海军,而荷兰人是当代的海上霸主。

双方不在一个层面,相当于后世阿根廷和米国的区别。

“爱卿以为应该怎么做?”朱由检看着朱舜水问。

既然军事力量达不到,那么只有其他办法。要么外交途径,要么拉盟友。这都涉及到外交关系,也只能靠朱舜水想办法。

“臣以为,施琅将军肯定是要救的。最好的办法不是救回来,而是想办法增援。”

朱舜水的话瞬间让朱由检高看了他一眼,这两句话一下子说到朱由检的心坎上了。

如果来一个传统的儒生,怕是早怪施琅多事,给朝廷填麻烦之类的。

搞外交的人要能硬能软,但是就是不能怕事。想想后世的大清国,在外交方面就四个字:胆小怕事。生怕有人给他们惹事了,他们是抱着宁做太平狗的生存方式的。

这样的外交官,说到底就是窝囊废。

“臣建议臣的外交部可以派出使节去见葡萄牙人和吕宋的西班牙人。当前只有他们有能力通过荷兰人的封锁。”

朱舜水的话刚说完,朱由检眼睛一亮,看来朱舜水这段时间学习国际形势没少下功夫啊。

英国人虽然是大明名义上的盟友,但是英国在东南亚的势力现在太弱,而且现在英国和荷兰正在开战。

但是欧洲传统强国的西班牙是占据吕宋的,而且还在天启年在马尼拉屠杀过华侨。他们在南洋的势力并不小,至少荷兰人没有吃下吕宋岛是事实。

而葡萄牙人本身就和大明交好,同时他们一直在做东西方贸易,也还是在荷兰人的眼皮子底下做。这也说明他们还是有一定本事的。

东南亚之地,朱由检还真想不出还有其他势力出来。

“爱卿的意思是?”朱由检看着朱舜水问。

“两船瓷器换一船军火,请西班牙或者葡萄牙人帮我们送到施琅手上。臣以为,施琅现在缺的肯定不是粮食,而是武器。”朱舜水说。

“臣附议。”郑成功站出来说。
首节 上一节 706/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