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575节


……

扬州城,陈圆圆屋里的烛光也亮了一夜。

朱由检大婚她没有去参加,甚至她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扬州一步。

在陈圆圆的旁边,阿珂安安静静地睡着了,只有小玉陪着她。

“娘娘,您不应该离开南京的。”小玉叹息道。

“不离开又怎样?”陈圆圆说:“我本是不详之身,世间早已容不下我,我又何必强留红尘。”

陈圆圆实在不懂,为什么家国兴衰非要和她扯上关系。她无非是恰好跟几个有名的男人扯上了关系而已。

“要怪只能怪那些臭男人们,是他们争权夺利,跟娘娘有何关系。”小玉替陈圆圆抱不平。

“你这话也对也不对。谁让我的命不好,恰好撞在了这些男人的身上了。人呀,有命得认。”

“皇上也是,总是喜新厌旧的。”

“你错了,他从来就没真正爱过我,我看得出,他这一次是真动了情了。”陈圆圆有些出神,她回忆起和朱由检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那杨妃呢?”小玉问。

“他也不爱杨妃,但是杨妃爱他。”陈圆圆继续说:“我也不知道我爱谁,可能我谁都不爱吧。现在我只爱我的小阿珂。”

“刘将军在庙门口开了一个面馆,叫什么“西北拉面”,听说配方还是皇上给的。整个大明独一份,生意好得不得了。”小玉继续唠叨。

刘宗敏和瞎子在朱由检的帮助下开了一个拉面馆,配方是朱由检按照后世兰州拉面的蓬灰配方调制的。这可是这个时代独一份了,也算是报答了刘宗敏的救命之恩。

刘宗敏这人很奇怪,他非要把面馆开在陈圆圆住的尼姑庵的旁边,这份真情朱由检自认是做不到的。

可惜,刘宗敏永远也得不到陈圆圆的爱,何况陈圆圆还带着一个贵妃娘娘的身份在。

“小玉,你是不是喜欢瞎子?”陈圆圆突然停下手中的木鱼问。

“我哪有,我只是去他们店里帮忙而已。”小玉脸一红。

“你也不小了,是该嫁人了。”陈圆圆说。

“我不嫁人,我要守着娘娘和公主一辈子。”小玉咬咬嘴唇说。

“傻丫头,你不是我也不要学我。我是一个无爱的女人,我也不配获得别人的爱。”不知陈圆圆想起了什么,只是她的眼神已经风轻云淡。

在陈圆圆居住的小院墙外,刘宗敏默默地守住一个角落里。夜已经很深了,当一轮明月升起,照亮了整个大地,一个双手撑地的低矮影子慢慢挪动着残缺的身躯,他轻轻地移动着,远处那座亮着灯光的铺面,正在向他召唤。

扬州城又聚集了五湖四海的人,只是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有一个拉面馆,以及经常喜欢来拉面馆跟瞎子和断腿汉子学习武艺的两个小孩,他们一个叫阿珂,另一个叫韦小宝。

“将军,你教那小子赌钱了?”瞎子听到刘宗敏进了店里问到。

“老子一身的本事他都不学,偏偏喜欢看我耍钱,我有什么办法。”刘宗敏很无奈,当年他混军营的时候,自然是少不了耍钱的。又是是那流贼的军营,更是得空就玩几把。

除了耍钱,剩下的就是泡妞,这都是闯营带出来的恶习。刘宗敏自己不玩了,倒是韦小宝这小子从小感兴趣。

武艺没学几招,连阿珂都打不过。可是这小子学赌钱的本事倒是学得比谁都快。加上又有刘宗敏这样的师傅,想学坏简直太容易了。

“可是他才五岁啊!”瞎子惊讶地说。

“我看他编故事像十五岁。”刘宗敏摇摇头说:“没准这小子还是个人物,起码比我强。”

第四百六十三章:欧罗巴大明来了

国内的展销会已经是第三届了,不管是规模还是参会人数,都已经翻了好几倍。当然,这是相对于第一届来说的。

通过展销会的形式来加强国内物产的推广,同时加强商业社会的建立,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尤其是在以传统小农经济观念为主的大明。

要想让老百姓放弃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转向相互分工合作的工业化商品经济时代,必须依靠朝廷的推动力。

朱由检并不想在本土强化农业生产,尤其是大规模的使用农药、化肥等催产物。所以,进口粮食打击国内农业生产积极性反而是他要采取的一种手段。

大明每年都从安南和暹罗等地进口大量粮食,国内的粮价一直很低。相反,最先成长起来的是航运业和造船业。除了国营的民生公司之外,各种小船运行会雨后春笋般生长。

在这个没有铁路、公路又不发达的时代,整个南方依靠所有河流形成的庞大河运网支撑了大明的经济。光是从业人口就达百万众,这让一些帮会应运而生,倒是滋生了一些新的帮派势力,黑社会增多。

沿海的船运业才刚刚发展起来,规模远远低于预期。大量的百姓宁愿跑内陆水运也不愿意跑海运,要想调节这个事情,就必须把大明的开埠口岸北移,不能只放在广州。依靠长江,松江口才是调动整个内陆经济的理想口岸。

对荷一战之后,在东亚一带现在能从海上威胁大明的势力已经不存在了,开发上海市就成了必然选择。

“启禀皇上,南京到松江府的官道尚需年底才能竣工。”工部尚书姜曰广说。

朱由检能预料钢筋混凝土作为新材料,运用起来会很慢,但是没想到会慢成这样。仅仅是在原有官道上整修一下,已经花去三年时间了,但是还没竣工。

皇上自己也曾去视察过,主要的施工难度就是桥梁,江南水道纵横,需要架设的桥梁太多。而且根本没有专业的桥梁设计和施工人才。尤其是沿途有几座稍微大些的桥梁,以现在的技术,根本就修不起来。

“恐怕年底也不能按时完工吧。”朱由检问。

姜曰广低下了头,他们几个老臣深感无力。皇帝交代的任务他们都很难完成,比起新崛起的年轻派,老派的几个人已经感到很大的压力了。

“朕就不等了,上海开埠已经迫在眉睫。朕总不能让整个长江的货物都等着路修好了再启运吧?众位爱卿可知,此次展销会所成交的货物有多少,户部可以抽取多少税收?”
首节 上一节 575/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