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541节


“说皇上之所以不愿意答应吴三桂归明,是因为姑娘薄情,说了吴三桂坏话的。”小玉的声音越来越小。

陈圆圆噌地一下站了起来,她慌乱了。对于自己的名声,其实陈圆圆一向是不怎么在乎的。她可以对于出身烟花柳巷地都无所谓,可是非要说她陈圆圆是国破家亡的罪魁祸首她却不能答应。

“皇上,陈娘娘来了。”小太监通报后,朱由检才发现很少来将军山打扰他的陈圆圆出现在屋外。

要说将军山这个地方,当初杨静来的多一些,陈圆圆基本上不主动来。每个人的喜好不同,陈圆圆更喜欢住在宫里一些。

不管怎样,陈圆圆很懂分寸,从不干涉朝廷上的事情,多一个字都不会说。

可是这一次……

当天晚上陈圆圆使用了浑身解数把朱由检挑拨了好几次,临了软软地主动用手指在朱由检的胸前画着圈圈说:

“皇上干脆就答应了吴三桂归附的事,顺道把吴家撵到陇西以西去算了。”

朱由检一愣,疲倦者的眼皮立刻睁开。陈圆圆这反正的行为足以说明了陈圆圆心有波澜。朱由检不管不顾,立刻翻身站起来穿衣,他本意是想去外面溜达一圈醒醒脑的。

“噗通”一声,陈圆圆当场跪在地上抱住朱由检的腿哭着:“皇上别走,臣妾错了!”

“圆圆快起来,你这是干嘛?朕只是想出去走走。有什么话你好好跟我说说呗。”朱由检拉起跪在地上的陈圆圆劝着。

可是朱由检低估了这个时代的女性地位,尤其是陈圆圆这种已经受过宫廷教育的女人,岂是那些宫斗剧写的那种能翻天的小宫女样。

真要是以宫斗那种个性出现在后宫,见到皇上之前宫里人早教你知道什么叫:不作就不会死!

现在的皇上再也不是当初在京城时落难时的那个朱由检了,至少陈圆圆的潜意识里有了这样的思维。

如果皇上心里不想做一件事,谁吹枕边风都没用。

“皇上,是臣妾多嘴了。”陈圆圆抽泣着。

“你起来吧。夫妻一场我能明白你的心思,可是我却没办法替你洗脱那些流言蜚语。朕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天下的百姓,至少他吴三桂的爹都比他有骨气。”

“皇上是不想和吴三桂讲和?”陈圆圆心里一凉,看来自己的期望泡汤了,在这个事情上朱由检早已经有了主意。

“朕和吴三桂之间,没有私仇,只有国恨。”

陈圆圆的心底哇凉哇凉的,但是她楞是一点没表现出来。她知道这不是她陈圆圆对吴三桂心中有旧,而是她陈圆圆这个名字此生已经无救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故人

虽然说打仗暂时停了下来,可是整个环绕在大明四周的小仗却在不断。

云南的一些土司还在反扑、湖南的土匪闹得正欢、川北明军和关宁军摩擦不断、福建的东海水师隔三差五就和红毛鬼遭遇一下、施琅也是天天陷在南海一带的岛礁中鏖战。

当然,这些事现在都有兵部在处理,用不着朱由检太操心。以大明现在的国力和实力,又有李岩这样的人物调度,打这样的小规模战斗可以说根本好不吃力。

国家大了,哪哪还没有一点事情发生,总结起来不过就是一些小冲突和群体事件而已。

可唯独在这个时代那黄河天险在夏季是真叫天险,双方依黄河为分界线,相安无事。

“最近十天,这一段偷渡过来了多少人?”

李年骑在马上巡视着黄河岸边,对岸就是金兵的防区,但是金兵兵力不够根本防不住。总有一些北岸的人悄悄渡河南下。

要在黄河渡河,比长江还难,虽然黄河的水量没有长江大,可是黄河的大部分河段水流湍急远比长江危险。只有山东段偷渡的可能性大一些。

“汛期涨水,只接到了二十几个人。”

黑旗军现在的任务就是尽量接应北方过来的年轻人,这些都是天地会从北方搜罗的还心向大明的人才,也是朱由检筹备新学校所需要的生源。

当然,这些人中也有一部分是作为黑旗军的补充兵源将会被李年留下。

跟许多穿越者组建禁卫军的方式不一样,朱由检组建黑旗军的兵源既不是从各军中抽调,也不想特意吸纳年轻人。这是自鲁中军和黑旗军合并整编后朱由检想通的事,他要的是南北平衡,能打又年轻,又有斗志的年轻人。

整编后的黑旗军总共有两个军,分别驻守在徐州和孝感,未来徐州驻地会改到泰安。

对,没错,黑旗军将会是特种兵的编制,相当于后世的某特种兵部队。但是不是各军区的特种侦查兵,是整支军队的特种编制。

李年弄不懂皇帝的道道,但是既然皇帝现在重用他们哥俩,现在他就实心办事。南京城都说现在大明最受宠的就是李岩兄弟俩,这种言论让李岩很谨慎,所以李年不敢有半分差池,每日必亲自巡查。

沿黄河岸边巡视十几里,除了滚滚黄沙水,就是黄沙滩,对岸绿意葱葱的,其实啥动静也没有。

看河水看久了,眼睛容易花,水里的浪头根本就看不仔细。远远地,一群细小的白点正从上游飘了过来。

起初李年觉得那就是浪花,可是真的只是浪花,待到近了才看清那真的是一群人。

“快,掉头。”李年调转马头顺着水流就朝下游跑,照这种速度要不了一会就会漂很远,马都跑不过水流。

一共二十九个人也不知道漂了多久,李年他们足足追了二十里才在南岸追上。

因为李长贵自己跳下水拼死顶着羊皮囊和木头,他们才勉强冲过了河心。要不然这些人有可能又漂回北岸了。

几乎只剩下一口气躺在泥滩上,李长贵终于看到了一队人骑马跑了过来,长贵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哥,带路的人挺厉害,一共二十九个人其中就有二十五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娃。”山娃子长高了,但是晒得更黑了。

本来是要送到南京上学的,山娃子自己不乐意,说要跟着李年在军队里混。
首节 上一节 541/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