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499节


“军长,让老百姓帮忙可不容易,他们见到官兵跑还来不及呢。”参谋发愁,这个时代可不是军民一家亲,百姓见到兵那恨不得多长两条腿。

“给钱,给银元。把你们口袋口袋里的银元全都拿出来。等打完仗给你们算贷款利息。”李年也没招,但是他还是知道财帛动人心这个道理的。

要说军饷高,那还得是黑旗军。毕竟他们是皇上的嫡系禁卫军,兜里发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元,这玩意那是硬通货。

这黑旗军的每个士兵口袋里,至少都能搜出来两三块银元。如果把全军的银元都集中起来,数目客观,足够请一支劳务大军的开销了。

“好嘞!”参谋们高兴地跑了,他们都知道贷款利息是咋回事,那是大明钱庄里能下金子的母鸡。

听说可以挣银元,整个来安县都轰动了。李年给出的办法非常简单,他让当地的官员负责监督,以发包的形式把召集人手的事情包给个人。

这事如果让官员自己去干,估计没十天半个月是拢不齐人手的。

但是包给个人就简单多了,谁找的人手多,召集的越快,谁就能挣大钱。

“我的要求非常简单:鞑子经过的路就在这一带,所有的路你们都熟悉。所有出力的人每人领一块银元作为你们的基础劳务费。”

“长官,才一块银元啊?”有人觉得不划算了,毕竟这也算是上战场,再被包工头一扣,也落不下多少。

“别急。基础劳务费是一块银元,但是你们挖的工事每杀死一个鞑子,得赏银两块银元。战后打扫战场直接按人头计算。”

“长官,我们挖的工事不是你们用来杀敌吗?怎么能算到我们头上的?”民夫们不解。

“我不管你们怎么挖工事,只要能杀敌,是陷阱也好,地桩也好,或者是粪坑。只要你们搞的东西能杀鞑子,我都承认。”

“哗……”所有的百姓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压根就不是让他们修工事,这是想招让他们参与杀敌。

青壮们当然不可能像正规军一样直接打仗,但是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办法去杀敌。

滁州北面的这片丘陵足足有三四十里宽,靠黑旗军守根本就防不住。李年用一块钱调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百姓参与到这场围猎中,而用更大的奖励激发了这些人的斗志。

一个昼夜之后,当参谋把厚厚一摞名册交到李年手上的时候,李年自己都吓了一跳。

“这么多人?”

“是啊,全军的银元都发完了也不够您说的基础劳务费用的。还是有县令出面作保,欠了二十万块银元才兜住的。”

“你确定每个人都只领了一块?”李年担心有人冒领。

“全都按了手印的,有宪兵队当场监督,谁敢冒杀头的危险犯事啊。”

“这也太多了吧?”李年粗略估算一下,这起码有几十万人。

“军长,您是没看见这群人的样子,他们都疯了。一条好好的路硬生生地被他们挖出了一连串的大坑,我们都的一段段有人领着才敢回来。”

“咱们的主阵地都留好安全路线了吗?”李年听得一愣,他现在都不敢想象这是一个什么场面。

“放心吧!总共五道防线,都挡住官道上的。”

这套东西,在现在明军的指挥官中,大约也只有李年和李来亨这种打过游击战的人才想的出来。

第三百九十七章:亮瞎眼的黄将军

(ps:上一章每个鞑子人头应该是奖励二十块银元,特此更正。)

在李年大修工事的时候,尼勘迎来了他这一生最辉煌的时刻,他手中掌握着后金几乎的野战骑兵部队。

这可不是八旗常见的骑步兵,这是真正的骑兵,包含着蒙骑,八旗重甲骑,汉八旗轻骑。

另外尼勘手里还有汉八旗的精锐火器天助军,也就是孔有德的部队。

可以说现在的尼勘,手中掌控着后金最强大的一支军力,足以灭掉许多小国的力量。

而且,巴思汗带领的骑兵是一路追着明军的骑兵进到凤阳城的,尼勘觉得他已经把大明皇帝堵在凤阳了,他将带领着最强大的军力夺取最的战功。

凤阳城已经没什么好守的了,明军的主力骑兵提前到达的战场,优先占领了凤阳山。而巴思汗为了和尼勘主力汇合就去了定远方向,双方扎营距离相距十五里,彼此都能很清楚地看到对方。

明军指挥部就在凤阳山,而金兵大营就在定远,双方主帅都可以看清整个战场,可望谁也没欺负谁。

大战之前的夜晚很宁静,仿佛喧闹的白天是几百年前的故事一样。

朱由检、李岩、左懋第、李定国站在山顶眺望着远处的定远城,那里绵延十几里的帐篷和星星点点的灯火璀璨,并不因为对方是敌军就故意显得多么狰狞。

黄宗義跟在后面,他是第一次亲眼看到战场,至少他现在看到的战场充满着一种美感。

凤阳山脚下,明军大营显得弱小很多。如果定远的灯火是一座城市,那么明军这边最多是一个小镇。

单看这种对比,很容易让明军的将士失去信心,而这种情绪似乎就弥漫着明军的军营,连把火光都有些闪闪烁烁的。

“今夜是下弦月,我们的主力会趁着月光部署到位的。”李定国站在朱由检的身后,和黄宗義并排一起,李岩和左懋第分别站在朱由检的左右退半个身位。

“黄秘书,好好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让后人能够见证这场历史。”朱由检之所以把黄宗義也带着,就是想让这个总架构师经历更多的事,快速成长起来。

“是。臣一定如实记录金兵是怎么覆灭的。”黄宗義很会说话,因为现在站在这里的人除了左懋第,其实都是年轻人,跟年轻人在一起的感觉要轻松许多。

“呵呵,黄秘书要是写演义小说,一定是把好手。”李岩一笑,他感觉眼前的组合很奇怪,皇帝、旧大臣、读书人、闯军旧部、西军旧部。这样的五个人却组合到了一起。

“李岩将军谬赞了。”黄宗義跟了朱由检一年,还是知道朱由检对李岩的重视的。以他的猜测,未来的兵部尚书,必然是李岩。
首节 上一节 499/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