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43节


“朕马上就要登基了,等朕登基之后,史可法还不乖乖把他女儿送过来?”朱由崧想到史祥云就咽口水,那个小妞真是美,一张小巧的瓜子脸俏皮的双眼,娇小玲珑的身形太得劲了。关键是还会打人,居然会打人。

福王一想到会打人的史祥云就癫狂,他还从来没被女孩子打过,唯一的就是去撩拨史祥云的时候被对方扇了一巴掌。他到现在还记得史祥云的一巴掌是带着香气的,一股子淡淡的兰花香气。气若幽兰估计就是指当时史祥云的怒火吧!

朱由崧是这样理解成语的。如果他的老师听到这种解释,估计会当场气疯。

典礼还没开始,马士英,阮大铖,钱谦益等一帮子新朝忠臣全都站在两旁,都焦急的等着史可法的到来。史可法毕竟是带头人,没人他的支持,这场登基大典会丧失颜色。

远远的,就看到史可法和卢九德一路小跑过来。大伙悬着的心终于放下,都还以为史可法不来呢,现在终于出现了。

卢九德三步并作两步,没几下就跑到马士英的身边,两人交头接耳的嘀咕着什么,一边的黄得功正竖着耳朵凑到跟前听。史可法一脸严肃的扫视了一下周围,快步走到高台,伸手就拽福王。

“放肆。皇上的位置你怎么能站?”钱谦益既然在新皇帝手下当了大官,就立刻转变的立场,帮着福王呵斥起史可法来。

史可法轻蔑的看了一下钱谦益,他懒得去跟这个墙头草计较,继续拽福王。福王太胖了,半天没拽下来,这个时候,马士英和黄得功也跑上前,帮着史可法把福王从太子上朝下拽。

“这是什么情况?怎么风向突然就变了?”站在台下准备朝贺的百官根本闹不清情况,只看到台上上演着这一出闹剧。

好不容易把胖福王推倒了一边,卢九德尖着嗓子高喊一声:“圣旨到,江南百官接旨!”

一场闹剧就这样草草结束,福王继续当他的福王,而且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史祥云。史可法宣读完圣旨,就忙着准备派人背上迎接太子的事情。马士英也带着黄得功回到了凤阳,继续当他的总督。其余各官,一哄而散,江南的官场又恢复如初,大伙终于有了可以发工资的人了,该吃吃,该喝喝。

唯有钱谦益一屁股坐地上,也没听清楚圣旨讲的是什么,只感到天意弄人,自己已经六十多了,终于还是没能当上大官。要回去怎么跟柳如是交代呢?柳如是年轻轻的嫁给他,还指望能当一回尚书夫人呢,可是现在他的大官美梦又一次破灭了。

......

同样在讨论崇祯死没死的还有京城里的后金高层。

后金的圣母皇太后,皇太极的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家的大玉儿,正端坐在椅子上;身边站着的就是摄政王多尔衮,也就是大玉儿现在的姘头;站在台下的是明朝最有谋略的投降大臣洪承畴;另一边站着的是后金重臣范文程。

三十岁的大玉儿很美,美得如同一朵盛开的牡丹花,高贵又娇艳,艳气逼人,洪承畴隔着好远都能感受到这朵盛开的鲜花的芬芳。于是洪承畴忍不住偷偷的瞄了一眼,一下子,却感受到了从多尔衮眼睛里发出的一刀刀锋,洪承畴赶紧收回了目光。

“今日有传言说崇祯没有死,死的是替身徐应元,不知此事是真是假。本王现在很想知道,崇祯到底死没死。”多尔衮发话了,他扫视了一下洪承畴和范文程,语气不善。

“启禀太后,臣以为崇祯不足虑。即使崇祯真的没死,他也不可能再敢待在京城了。他现在唯一的一条选择就是南逃。”洪承畴一直是瞧不起崇祯的,他在崇祯身边多年,崇祯有多大能力,他可以说一清二楚。

当年他替朝廷南征北战,各级官员能让他看上眼的不多,更别说事事都指望大臣的崇祯。对于这样一个毫无主见的主子,他从心底是看不起的。所有,他最终投靠了后金。

“臣以为不管崇祯死没死,咱们还是应该拍一支军队南下去追击一下。虽然我大金国目前最大的敌人是李自成,可是也不得不防备一下吴三桂。派人南下追击,一方面可以打着复明报仇的旗号追击崇祯,另一方面也可以稳定吴三桂的情绪,我大金也在努力扩大地盘,不是只会让他替我们卖命而已。”

“范爱卿言之有理。”大玉儿对着范文程点点头,到底是名臣,一语中的。

多尔衮转身对洪承畴问:“洪先生以为,如果派兵追击崇祯,当派多少人马为好?”

“臣以为,崇祯此人性格执拗,不一定会快速南下。臣反而会觉得他会在德州一带召集人马抵抗,如此,我大金国应当派出数万铁骑,一举歼灭之。”洪承畴的计划非常毒辣,如果按照真实的崇祯的性格,估计还真有可能后退一步坚守一步,不会考虑全局到底可不可行。

假如之前的那个崇祯真的是在山东,就算没有被李自成逼死,恐怕也会落到后金的手上。可惜,洪承畴失策了,这个时候的崇祯早已经不是之前的朱由检了。

“我大金兵力不足,没有数万精骑。洪先生可还有其他办法?”大玉儿冲着洪承畴一笑,笑得洪承畴心里一阵荡漾。

“可派几十个精兵长途奔袭,达到山东后刺杀之。只要崇祯一死,前明也就不足虑。”洪承畴受了大玉儿的挑逗,如何不卖力?当即就建议后金派人刺杀朱由检。

“洪先生此计甚好。着我后金第一巴图鲁镶黄旗瓜尔佳氏鳌拜亲领五十巴牙喇兵南下,全力刺杀朱由检。”多尔衮看都没看龙椅上的小皇帝,就立刻下令。

“摄政王英明!”两位汉臣慌忙称赞多尔衮。

第三十三章:兵源枯竭地

南北两个政治中心都在猜测朱由检到底死没死,而此刻的朱由检正在东昌府休整。

一直到这个时候,朱由检才暗自庆幸自己英明了一把。之前有想过准备靠漕运南下的,只是害怕银子上了船不安全,所以改为陆运。

朱由检还在奇怪为什么从通州到德州,一路上经过运河都没看到船队的。

实际上,在崇祯十五年的时候,李自成为打开封,就已经挖开了大河,黄河已经改道了,现在的山东地界的运河,已经没有通漕的能力了。

东昌府就是后世的聊城,也就是梁上好汉当年攻打过的那个东昌府,此地不远就是梁山,可惜没水,也就没有水泊了。

“葸庵先生,东昌府现在是什么人驻守?”程先贞现在作为高级官员,已经开始伴随朱由检的身边了。

虽然周围的人从来没有告诉过程先贞朱由检的真实身份,但是他曾经好几次亲眼看到太子对朱由检的态度恭敬有加,基本上已经猜出朱由检是谁了。

“禀旅长,东昌府设有东昌卫,现任指挥使是邓之荣。京城被围之后,闯贼伪将郭升领兵攻打东昌,附近两卫之兵多有降贼者,邓之荣率五百家丁对阵,最后仅余几人逃脱。

后来德州光复,邓之荣又领兵收复东昌府,下官目前想东昌府守将应该就是邓之荣。”

程先贞弄不清楚旅长是个什么官,但是对方是皇帝这是确定无疑,既然大家都不管他叫皇上,自己就以下官自称。

“你和这个邓之荣认识吗?”

“见过一面。”

“派人以太子名义,传旨开城驻扎吧。”朱由检又想休整了,自从过了德州,他是两天一大休,隔天一小休,沿途再也没有了紧张赶路的气氛,倒像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随心所欲。

这到不是他懒惰,也不是他想和陈圆圆嗨皮。朱由检算算日子,估计南下传旨的人已经到了南京,成不cd已经成了定局,自己这些人又摆脱了后金追击可能了。

总不能一直带着这么多老弱妇孺这样一直赶路,大人吃得消,老人小孩也是吃不消的。再加上自己手头的兵力太少,他总觉得不多带点兵在手里,心里不踏实。南边可没有一个是自己的贴心人,万一来一个逼宫什么的,自己到时候抓瞎。

朱由检觉得,南渡容易,跑到南京就可以了。但是南渡之后稳住阵脚不容易,现在南方是个啥格局,他作为穿越者,比南京那帮子老爷们都清楚。
首节 上一节 43/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