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366节


“每艘船需要大炮三十六门。”梁九听到朱由检说造十艘战舰的计划感到吃惊,因为他知道这种战舰需要装备非常多的大炮,如果这十艘船真的完工,是否代表着皇帝要准备开海禁了?

“先造船吧!”朱由检吓了一跳,十艘船他造得起,但是三百六十门青铜大炮他现在可拿不出来,哪怕他现在的造炮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可是如果不着手积累技术参与到海洋争霸中去,就算回复了中原又有何用?哪怕就是眼前,福建郑家大明都应付不了。

还是要先把炮钢的技术解决了再说。

......

崇祯十九年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夏收都获得了丰收,大量的新粮食缓和了整个中原缺粮的困境,粮价随之应声跌落。

后金对外采购粮食的贸易也就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就是郑家赚钱速度的急剧减少。

荷兰人对郑家商船的袭击次数越来越多,而后金水师也是频频试探郑家的底线。要养活好几万水师的郑芝龙颇感吃力,不管在哪个时代,海军始终是一个烧钱的军队,而南京朝廷对福建水师向来是不管不问的。

郑成功回到福建没多久,就了解到了郑芝龙准备和后金谈判的打算。

初期的郑芝龙,还不能说是准备降金,按他的说法是要准备和多尔衮谈判的,给郑家扩展一下生意。

在这种思路下,郑家的其他将领也没办法反驳郑芝龙。郑家虽然是有郑芝龙当家,但是实际上郑家是一个联盟,还没有形成权力集中的一个势力团体。

十八芝本身就是一个联盟性质的组织,只是郑家几兄弟最后慢慢打败了其他海上对手,形成以郑芝龙为核心的家族式势力。其中以郑芝豹、郑彩、郑鸿逵都是手握重兵的人。

郑成功回到福建之后,郑芝龙就像这个大儿子透露了自己的想法,郑芝龙极力劝阻,无果。郑家这个大儿子就被郑芝龙看管了起来。

时间一直拖到了七月底,郑芝龙终于拖不下去了。如果贸易的问题再不解决,郑家今年的收入将会大减。尤其是去年的粮食贸易,今年将会一两银子都见不着。

八月初,郑芝龙尽撤水军回晋江安平(安海镇),有船五六百艘。

“四弟,我准备北上一趟,家里就靠你照应了。”郑芝龙思考了很长时间,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大哥集中所有战船,是害怕朝廷会报复我们吗?”郑鸿逵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而是把话题引向其他。

“嗯,最近几个月我为了维持和后金的关系,帮助他们运送了许多人北上。朝廷肯定是知道的,如果我再北上,皇上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郑芝龙深深的陷入焦虑,虽然他在沿海称王称霸,但是在面对南北两大朝廷的夹击,一样显得弱小。不然他也不会做出北上的举动。

“森儿提得交出水师给朝廷的想法,大哥到底是怎么想的。”郑鸿逵想试探一下郑芝龙的底线,到底是偏向后金还是大明。

“我这个儿子是年轻不懂事。我要是把手中的兵权交出去,郑家立刻就会垮掉。大明朝何时在意过水师?四弟你说说看,荷兰的弹丸小国都能欺负咱们,这海路上的生意真能指望朝廷?郑家能指望大明朝廷吗?”

“不能。”郑鸿逵深以为然,他也对大明的禁海策略失望。同时,郑鸿逵也希望保持郑家现在的地位不变,他唯一纠结的是后金和大明,谁更靠谱。

第二百八十三章:郑芝龙降金

“可是大哥,再怎么说后金也是外族,咱们......”郑鸿逵到底是大明武举出身,对于正统观念还是受传统思想影响过。

“我只是去寻求合作,管他是外族内族。”郑芝龙表示无所谓。

“大哥准备带多少人手去?”郑鸿逵见还是劝不动,只能顺从。毕竟是兄弟,面上要和睦。

“把我的卫队带过去就行了。”郑芝龙其实早就做好了打算,他要在后金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不能让对方小瞧了郑家。

郑芝龙最信任的卫队并不是汉人组成的,他就是反叛他的老板出身,对于汉人野心和勾心斗角的本事太了解了。

他的卫队里有一队黑人雇佣兵,一队白人雇佣兵,还有一队日本浪人雇佣兵。黑人和白人都是纯火铳手,日本浪人都是一些武士,武功都很高。郑芝龙最相信的是这些人,所以是随身带在身边的。

当然,这些雇佣兵的人数不多,一般只会当保镖用。郑芝龙带出去显摆一下是可以的,至于想保护自己的安全,力量不够。

“再让施琅那小子带一营兵去。我北上带二十艘船就可以了。另外,郑渡也想北上去看看,我决定带着他一起去。”郑芝龙盘算了一下,有五百人应该够了。

“大哥走之前,应该再去见一见森儿。”郑鸿逵劝自己的大哥,希望他们父子俩的关系能好一些。

“算了!你替我去跟他说一声就行了。等我回来,他当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的。”郑芝龙叹了一口气,深感为难。

郑鸿逵来到看押郑成功的小院,朝周围看了一眼。这里的环境还是不错的,除了门口看守严了一点,小院子里面还是自由的。

郑成功正在书房里看书,显得极为认真。墙上挂着一幅海图,上面画的是台湾岛的轮廓,这是郑芝龙早年经略台湾时候用的。天启四年,颜思齐等因不满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密谋起事造反,参与日本人民的反抗斗争。

农历六月十五日,颜思齐与杨天生、陈衷纪、郑芝龙等二十八人拜盟为兄弟,众推颜思齐为盟主。不幸事泄,幕府遣兵搜捕,颜思齐率众仓惶分乘十三艘船出逃。

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颜思齐率船队抵台湾,在笨港(今北港)靠岸,乃率众伐木辟土,构筑寮寨。与此同时,派杨天生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计三千余众。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同时组织海上捕鱼和岛上捕猎,发展山海经济,以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要。

最早经验台湾的,根本不是荷兰人,荷兰人是后来强行从郑芝龙他们手里夺走台湾的。这个仇,郑芝龙根本就没忘记,或者说最想也是最早想收复台湾的人,是郑芝龙。

“森儿,你在看什么书?”郑鸿逵走进书房,问道。

“四叔,我在翻看有关台湾的记载。那里真是富饶啊!侄儿看得心动。”郑成功合上书,感叹了一句。

“你父亲已经决定北上了,你要理解他。”郑鸿逵劝了一句。

“鞑子向来无情无义,父亲前去,无疑狼入虎口啊!”郑成功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慨万分。

“事情还没有发生,你怎能如此说呢?”郑鸿逵觉得郑成功太年轻了,有些使性子。

“等事情发生了就晚了。烦请四叔替森儿转告父亲一句话:若父亲一去不回,孩儿将来自当为父报仇。”

......
首节 上一节 366/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