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354节


其实真实的天地会成立也就是1674年,仅仅比这个时候晚不到三十年而已。

黄、顾、方三人组的配合固然不同凡响,他们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完成了一套完整的组织构架。

至此,大明组建正式的国安局,天地会负责外勤,锦衣卫负责内勤。在此就不罗嗦了!

在没有查清对手是谁之前,朱由检的安全是受到威胁的。方近南现在手中的力量,想要找出真正的幕后主使并不难,需要一点点时间而已,毕竟这条线跟天地会牵扯上了,不是毫无头绪。

五月底,太子朱慈烺的婚事临近了,大明的各主要大臣皆要回南京参加太子的婚礼。

在江北大半年的马士英,也要回来了。朱由检把他放到江北,也起到了稳定整个江北防线的作用,整整大半年,江北基本稳定,马士英的功劳可谓甚大。

另外最开心的,自然是太子的岳父史可法。史可法成了目前朝政里面最红的红人。

六月初八日,南京城各处装扮一新,尤其是翻新的太子府,更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但是这些似乎跟朱由检的关系不大,毕竟太子是便宜儿子,他才失去了杨静。太子的婚事一切都交给了朱聿键在操办。

皇族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损失了大半儿了,留在南方的,也就主要那么几支。

福王朱由崧现在基本上成了孤家寡人一个,福王的领地尽失,每日基本靠着宗人府发的救济过日子;潞王朱常淓近况也只是比朱由崧好一点,因为他南下跑的快,带了点财产,但是也不多;唐王朱聿键是日子过的比较好的,他目前的地位高得让其他王爷们嫉妒得牙痒痒;另一位过得滋润的王爷就是永明王朱由榔了,他家的封地在湖南衡州。

(ps:有很多人会说,朱由榔不是桂王吗?崇祯六年,朱由榔被封为永明王,桂王是后来隆武帝朱聿键封的。朱由检南渡之后,没有了弘光朝,自然也没有了隆武朝。朱由榔就还是那个永明王。)

另外像岷庄王这一支,因为移居湖南武冈,在众多王府里名气并不显,都过上了地主的生活。

历史上的南明之所以不断的发生内杠消耗,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崇祯皇帝的错。因为从崇祯死开始,大明就失去了国本。

之后的南明,到处是王爷,遍地可立君。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能把国家团结到一起?所以,最后的下场必然是充满了内杠,谁也不服气谁,反正只要姓朱的,都有资格当皇帝。

现在的朱由检只所以还能稳定住局势,恰恰就是因为他南渡了,只有他或者,国本才稳固。

朱慈烺大婚,自然牵扯到整个皇族的神经,只要还在大明的各皇族,总要有所表示。

“唐王,有没有统计过皇族有多少人?”朱由检一般不好称呼朱聿键的,因为按照辈分,朱聿键要大他三倍,得是朱由检太爷爷辈儿的。

“启禀皇上,宗人府新卷宗统计出的我皇族人丁为四十万八千七百口......”

朱由检吓了一跳,心道:自己家的亲戚竟然有这么多?

朱元璋在位时期,封了自己的一个儿子到山西为王,但是到了嘉靖时期,有封爵在身的皇族成员已经高达1800多人。河南开封的周王一家,到了万历时期,已经发展到了5000多人。查询明朝玉牒档案上正式收录的人数发现:洪武时期58人,永乐时期127人,嘉靖时期增至19611人,到了万历时期已经发展到8万多人。

由于皇族人数的不断增长,意味着财政支出几十倍、上百倍的增加,而皇族们的俸禄直接来自各地的财政收入,各地的财政要倒霉了。山西地区每年的财政收入为152万石,而山西王爷们每年消耗的俸禄为312万石。河南地区年财政收入为84万石,而需要供给皇室的是192万石。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由于财政已经无力负担这些“大爷们”的俸禄,一些血脉疏远的皇室开始自食其力,已经和平常人家没有什么区别。

可以说,大明的财政完全就是被这些皇族给压垮的。把这么多的皇族圈禁在封地上不让流动,整日里吃饱喝足,他们不拼命造人,还能干什么?

社会所有的资源可以说都被这些人占尽了,财富、美女全都归了他们,百姓还能剩几何?

“宗人府给各地王爷的俸禄还在发吗?”朱由检算了一下,这个时期应该是没有再发放规定的俸禄了,否则朝廷一个子都拿不出来。

“已经拖欠多年了。目前宗人府只是接济留在南京的一些皇族们,俸禄早就停止了。”

地方财政只能勉强维持朝廷稳定,哪里还有钱发给藩王。从京城陷落开始,这些事基本上就没有哪个王爷敢提出来了。福王的例子不远,谁都知道下场。

“那这各地皇族的贺礼是怎么回事?”朱由检指着一堆的贺表问朱聿键。

“按照惯例,太子大婚,皇上也是要赏赐各地的皇族的......”

朱聿键后面半句话没说,朱由检已经明白了,合着这些人来凑热闹,是想要好处的。

朱由检能猜到现在各地的穷亲戚们都在巴巴得指望着他赏赐点银子过日子的。

“如果不起俸禄足额发放,需银钱多少?”朱由检很好奇,如果按照制度,他要看看自己奋斗多少年才能补够这些人的工资。

这是一个玩笑,但是也是一个大明的现实问题,只要大明存在一天,这个问题就存在。

“恐怕把大明卖五遍都不够。臣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财税,约需要三百年。”

朱由检啪一下扇了自己一耳光,他觉得自己实在是不该问这种问题。三百年?还不如不要大明好了,大明立国都还没三百年呢。

合着大明立国,还真就是为老朱家在养儿孙在。

第二百七十四章:太子大婚

福王朱由崧过得实在不怎么样,就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没有人理他。

之前打算拥立他的人要么被朱由检收拾了,要么投靠了朱由检;而东林天生和福王一家有仇,他朱由崧在南京城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已经四十岁的朱由崧身无所长。而且贪财好色,又特别能吃。如今的福王府早已经失去了经济来源,每月里都指望着宗人府的救济过日子,但是朱由崧新娶了三个王妃,全都是他府里的丫鬟。外面的要花钱,朱由崧只能兔子专吃窝边草。

朱由崧自己每天要吃好喝好,养老婆又特别要钱花。指望宗人府当钱袋子是不可能的,于是朱由崧想了一个办法,他仪仗自己的身份到处去蹭吃蹭喝,公然抢劫这种事他还没胆子干。

南京城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的,都少不了朱由崧,他可以不送礼,但是吃饭不能少了他。他不能自己能吃,走得时候还得要个回礼,反正大家面上过得去不翻脸就行。

论血脉远近,大明现在就剩下他和朱由榔和朱由检最近,属于皇上的本家亲戚,对于这个死皮赖脸的王爷,也没有人太为难,顶多从心里把他当猪养。

太子大婚,作为伯伯的朱由崧自然要参加大礼的。没错,小福王朱由崧比朱由检还要大四岁,比侄儿朱慈烺大二十一岁。

朱由崧参加太子的婚礼,还有一个目的,他想再看一看当初自己看上的那个美女——史祥云。朱由崧时常惦记着这个美女,要不是朱由检南渡,他觉得史祥云早就成了他的枕边人了。
首节 上一节 354/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