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349节


“万一,福建降金呢?”朱由检突然插话说。

左懋第心里一惊,连忙问:“皇上,这有可能吗?”

因为最近郑成功和施琅都回福建这件事,不得不让人产生一些联想。但是之前朝廷和郑芝龙的相处还算不错,大家都不愿朝这个层面上想。

“不受朝廷调遣的军队会跟谁走,朕也不知道。但是朕知道他们现在不愿意跟着朕走。”

朱由检的两句话说的左懋第无言以对。郑家不光调回了人,还要回了兵,偏偏朝廷还拿他们没办法。

皇帝没有明说福建会反水,但是这种可能性确实是存在的,左懋第自己有些隐隐害怕,大明对郑家了解的太少了。而且就算郑家反水了,大明方面也鞭长莫及加上无可奈何。

“如果真像皇上所说,那郑芝龙可以封锁长江,兵逼你南京城了。”左懋第额头上全是汗,他彻底被吓住了。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大明恐怕会真的亡国。

“算了,朕还是相信郑家人的。不能因为我们的猜想就畏首畏尾,也不能因为郑家就影响整个大局。”

左懋第非常奇怪,为什么皇帝怎么笃定郑家不会对大明不利?这不合常理,也不是一个统帅正常的素质。

其实朱由检哪里是对郑家放心,他是对郑成功方向。在这个时代,能被史书记载的真正的民族英雄,朱由检不相信他变成一个汉奸。

而朱由检之前提升郑成功,就是变相提高他在郑家的地位,免得郑芝龙的影响力太大。有郑成功从中牵制,郑家的威胁会降到最低。

这才是朱由检作为穿越者的底气。

“多铎部现在在干吗?”

“多铎部已经休整完毕,军力增加到了十五万。其中就包括左梦庚带过去的人。他们装备了大量的四轮马车和大炮,听闻营地里整日炮声轰鸣,想是在训练炮兵。”

“这么快就把战车的技术学了过去?确定没有泄露轴承技术过去吗?”朱由检挺佩服这个时代后金的学习精神的,比后来的八旗强多了。

“应该不是我们这边的问题,轴承厂每个月的出货并不多,民用轴承小的多,并不适合军备使用。

而且四轮马车也可以不用轴承,依照老办法一样能制作出来。多铎部增加的大炮明显是针对我们的战车车阵的。”

“一物降一物,谁都懂这个道理。”

“皇上,咱们的防守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左懋第已经给出来军情判断,至于到底如果抉择,得朱由检最后敲定。

战局到了这一步,就不是某一场仗如何打的问题,它已经上升到某一个战区是攻还是守的问题。

“通知兵部:升黄得功为东部战区总司令,辖江北除鲁中军外所有部队,统一调配;升李过为中部战区总司令,辖湖北所有军队;升秦良玉为西南战区总司令,辖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所有军队。

另外,朕决定把战略重心向西南转移。从现在开始,江南兵工厂的生产要率先保障西南战事需要。”

战略西移,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秦良玉已经老了,真的扛不了。整个四川面临的压力太大,沐天波没有本事抵御张献忠。

大西军现在是大明和后金双方眼中的肥肉,这一点跟原本历史不同,跟三国的局面也不一样。朱由检看着四川和大西军就流口水。

如果不解决西南问题,大明总有一种如芒背刺的感觉,大西这根刺比福建的刺暂时要尖得多。

“臣建议西运的粮秣、武器不能让后金探知,最好能麻痹一下多尔衮。”作为总参,左懋第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作战策略。

“这一次的粮秣就从湖南和云南筹集吧,南京这边只负责武器装备。所有的四轮马车不西进,只需要带关键部件即可。”

“皇上打算什么时候西进?”现在才三月底,收成也只是一个预期,朱由检就已经开始准备四川的战事了,左懋第的心里也在打鼓,这事有点冒险的很。

“朕在等一些消息。爱卿刚刚也说了,我们为了掩盖西进的策略会准备一些手段,多尔衮会不会也这样做呢?”

“皇上是说他们也会悄悄的朝陕西运粮?”

“不!如果是朕,朕会从其他方面制造误判。”朱由检转过身继续说:“朕会在东面制造麻烦,吸引我明军的注意力,然后偷袭四川。等我们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

“皇上的意思是?”

“福建不正常。”

第二百七十章:矫情

四月无战事,平平安安的渡过。

端午节的时候江南似乎已经恢复到了前几年的繁荣昌盛,满南京城都是节日的景象。

从扬州一直到南京,各路富商借着节日赚的是盆满钵盈。秦淮河上的画舫足足热闹了几天几夜,把江南的有钱人的奢靡展现的淋淋尽致。

传说屈原投江的时候是五月初五,这一日叫“小端午”。而当屈原投江的事传回家乡,已经是十日之后,于是五月初五又叫“大端午”。

大端午节自然没有小端午节热闹,但是朱由检却非常有兴致,他打算把全家人聚在一起团聚一下。

朱由检现在很少动手做菜,倒是吃杨静的越来越多。

可惜,月初的时候杨静被太医诊断出有喜,这个大端午节自然就不能让她动手的道理。

“皇上,师姐她最近喜欢吃淮扬菜,要不还是请个扬州大厨来做菜吧?”

大家都知道朱由检的习惯,对宫里的御厨做的才一半都不爱吃。朱由检爱吃辣味的菜,但是大明的御厨都做不出来。加上这两个月杨静的爱好,导致大家都爱上了宫外的菜。江湖菜比正儿八经的宫廷菜更有滋味,何况宫里的厨子天天吃,也吃腻了不是。

所谓手艺再好的厨子,你连续吃他三个月,也不会觉得他的菜多好吃。

“那就找个稳妥可靠的吧!”朱由检想了想,觉得应该照顾杨静的喜好,毕竟人家现在是“贵人”。
首节 上一节 349/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