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343节


“三五年?比弓箭手训练时间还长?”朱由检吓住了,三五年可以培养一个飞行员了,这大明训练骑兵怎么就这么难呢?

“要想做到弓马娴熟,非三五年不能成。”刘良佐笃定道。

朱由检看着眼前的马场,心疼不已。这不光是钱,更是花心思堆出来的宝贝。养这么一万多骑兵都如此困难,要是养十万兵,还不得活生生把大明拖垮?

“朕不懂养马,也不懂骑战。但是朕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希望你们能看到它的优点。”

朱由检说完一抬手,两个黑旗军的士兵抬着一个皮质箱子走了过来,重重的放在刘良佐的面前。刘良佐打开箱子,一面是五把长剑。但是这些剑跟目前所能见到的所有剑都不一样。这是一种带着典型西洋样式的长剑,剑身很窄,笔直,长长的剑刺;护腕和剑把带着一个弯弯的护手。这把剑没有任何过多的装饰物,显得细长细长的,没有一点威慑力的感觉。

刘良佐并不觉得这东西有什么用处,就经验来讲,劈砍的时候可能根本就使不上力。而且如果刺杀,这么窄的剑身,估计很容易折断。

“试一试。”朱由检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木桩说道。

“呲!”刘良佐抬手了是一刺,长剑立刻刺入木桩,并且没有一点弯折变形的样子。

“咦!”刘良佐感到这长剑还是有过人之处的地方,也许这是传说中的百炼精钢制作。

“怎么样?这叫骑剑,专门为你们骑兵配置的,每人一把。”朱由检笑着拿起一把骑兵剑,重新递到刘良佐的手上。

“每人一把?”这就让刘良佐感到意外了,这可不是一般的钢,每一把剑几乎都可以当做传家宝的。每人一把,皇上得花多少钱啊!

为什么近代骑兵能战胜古代骑兵,八里桥之战中,英法联军的骑兵和满清的骑兵也交战过,用实际例子证明了拿破仑创造的法军骑兵的厉害。

美国著名将领巴顿,也曾为骑兵到底该用弯刀还是直剑费过一片苦心,他在1912年向欧洲职业剑术冠军克莱里深入学习一周后,最终臣服于法国人的技艺,美国骑兵的战斗动作由劈砍改刺杀,而美军根据巴顿研究装备的1913型骑兵剑因此又被称为巴顿剑。

而朱由检带来的骑兵长剑,就是根据巴顿剑的样式来制作的,这个前提是冶炼技术得到了提高,窄窄的剑身能够批量的打造出来。

第二百六十五章:打炮

巴顿剑是一款非常典型的直刃骑兵刀,全长94厘米,刀刃笔直,刀身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刀尖极其锐利,而且刀尖的背部也有开刃,具备优良的刺击能力。

而且,巴顿剑的刀柄不是直的,而是微微向下弯曲,这样在握持的时候刀尖更容易向前,这对于居高临下对付步兵的骑兵来说,简直是福音。

刘良佐重新拿剑,然后做了几个动作,显然还很不习惯。尤其是这个时代特别注重劈砍的动作,动作幅度大,自身暴露出来的空档也大。

“西洋有一种战术叫击剑,就是重刺不重砍。打个比方说,两个人对打,拿长锥刺的和拿大片刀的,谁会感到害怕?谁的速度会更快?”

“只要不是重重的砍,在没有砍中要害的时候,不至于当场致命。如果被刺中一下,差不多就要命了,尤其是上半身。而且锥刺可以破甲,鱼鳞甲。”

刘良佐想了一下,这种剑就是一根长刺,又尖又硬,出剑速度还快。相距对等的情况下,一个劈砍动作所用的时间足够刺杀两次了。但是这玩意的确不重,捏在手上感觉没有之前的骑兵刀有力道,轻飘飘的。他很担心这东西会折。

“放心吧!它断不了的。”朱由检仿佛看穿了刘良佐的心思。

“如果遇到对方的骑射的话......”汉人的骑射皆不如草原士兵,人家的骑射那是出了名的。

“当然还是要穿甲,甲胄也有改进。我已经带来了样品。”朱由检说完,士兵又抬过来一个箱子,打开里面,是一套新式的半身板甲。也是欧式后现代骑兵的护甲样式。

朱由检这次过来,就是顺道来给骑兵换装的,同时也换作战思想。

大明即将进入标准的火器时代了,如果朱由检还把骑兵用在和敌人对冲的位置上,未免也太浪费了。他要的骑兵是对炮兵的侧翼护卫,在火器时代,炮兵才是制胜的法宝。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俾斯麦的话掷地有声。

“朕决定把炮兵的实验场建在你的马场边缘,一来是可以起到保密的作用;二来也可以让你的骑兵熟悉大炮的声音。”

“我们要造炮了?是不是红衣大炮?”刘良佐很兴奋,将军就没有不爱打炮的,越粗越大越好。

“当然,我大明也要造炮,要造比红衣大炮更好的炮。”

虽然宋应星那边冶炼的钢品种还不多,但是已经有钢水了出来了,造大炮就必然要提上日程。

对于铸炮,朱由检当然不懂。如果他什么都知道,那得像临高一样,带着数据库来穿越吧。而且就算有数据库,在这个没有任何设备的时代,想要复制出来难度也不小。

造炮和造舰一样,必须得先从仿制开始。好在大明现在有一些造炮的工匠,也有不少懂大炮原理的人,比造舰要好一些。

“那我是不是天天可以打炮了?”刘良佐一想,大炮实验的地方就在自己这边,岂不是天天能过瘾?

“那不成,实验场很危险,你是我大明的高级将领,不能冒险。”朱由检当场一瓢水浇灭了刘良佐的幻想。

朱由检虽然不懂具体怎么铸炮,但是也是看过不少穿越小说的,大约还是知道比失蜡法更先进的铁模铸炮法的。

龚振麟在1841年冬季发明的铁模铸炮法简单有效,而且技术难度并不大。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型铸造的国家,早在战国时代就用铁范成批铸造生铁农具和工具。这种技术本身在大明就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只是暂时没有被运用到铸炮上面而已。

铁模铸炮法加上罗德曼铸炮法的内模水冷技术,在这个时代以及堪称绝技了。在这里就不做纯技术叙述,只是带过。

所谓的炮兵试验场,就是把铸造好的大炮经过内部膛光拉到这里来试射,检验是否合格。

“皇上,那什么时候有炮可以送过来?”刘良佐还是有些迫不及待。

“有啊,朕这次就带过来了一门新铸造的炮。”朱由检微微一笑。

“在哪呢?”刘良佐完全没感觉到有炮的影子。

朱由检指了指远处的一辆四轮马车,那马上上有一堆木箱子,但是箱子都不算很大,完全没有红衣大炮那种傻大黑粗的感觉。

“走,我们拉到空旷的地方组装起来看看。”朱由检带头就走,刘良佐半信半疑的跟在后面。

炮是组装起来了,但是刘良佐非常的失望。他眼前的所谓大炮,充其量比虎尊跑长一点,跟大弗朗机差不多。但是看形制,却又像是大将军炮的样子。
首节 上一节 343/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