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第340节
而国学学院的画展也算是成功,朱由检也没指望一次就能造成观念上的改变,总需要一些时日才能产生涟漪的。
王铎在画展上的小小风波根本就没有引起大明方面的任何注意,就连王承恩也只当是一场闹剧在看。
第二百六十二章:小恩科
“听说今年北面又要举行一次科考,这真是读书人的福音啊!”
王铎看着刘宗周,语气好似很轻松,像是随口说的一般。
“邯郸学步而已!”刘宗周轻蔑的哼了一声。
“如今他们已经居我大半个中原之地,恐已成气势。”王铎辩解道。
“那也不是我华夏正统。”
“韩愈云:“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谬也!此言非孔圣所言。韩昌黎所言与“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完全不同。此间诸侯与夷狄不可混为一谈。”
刘宗周向来是瞧不起其他夷狄的,这一点在他排斥西洋文化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党争是大明的特色,但是并不能把东林全部打成汉奸卖国贼,尤其是明末这个时代,江南文人中有节操的大有人在。
王铎基本上已经试探出刘宗周的想法,他感觉劝说对方北上是不可能的事。不过,王铎的心里还有些暗自高兴,少了刘宗周,他觉得自己在北方会少一个政治对手。
由此,东林内部也正是开始分成两派,一派抱着准备去改造后金,调教后金皇室的想法;另一派决定继续拯救大明,要坚守正统,追本溯源。
......
洪承畴在北方大规模养民的同时,多尔衮也在京城开始大规模的养士。后金的第二次恩科在崇祯十九年的春天正式开科。
王承恩奏报:从正月开始,南方有一些读书人陆陆续续暗地北上,准备参加后金的科举考试。
“万岁爷,山东曲阜开始号召全天下的读书人去京城赶考了。”
“他们的科举跟我们以前有没有变化?”朱由检关心的是后金的科举制度有没有大变动,只要不改变,他其实并不害怕什么。
“没有,完全是照搬我大明以前的规制。而且还给予进士们众多的好处,可谓优待。”
王承恩现在朱由检的军事政策是彻底放心的,但是在政治手腕上,他还没有看到朱由检的过人之处。而且就目前来看,朱由检的一系列手段,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所谓物极必反,过度的手段使用的太多,必然会在内部造成一定的反弹。这点道理,王承恩还是懂的。
但是朱由检认为,他的行为并不激烈,相反还太温柔。要不是还有两大势力把南京夹在中间,他直接就要对税政动刀子了。
“洪承畴在河南的民屯搞得怎么样了,有没有百姓北逃的?”
“河南的民屯声势浩大。据线报:洪承畴从各山区迁徙了近一百五十万人进入平原,加之今年风调雨顺,成绩斐然。江南暂时倒是还没有出现百姓北上的情况。”
“黄宗羲,襄阳那边,咱们迁徙了多少人口?”
“不足六十万人丁。”
“人口争夺这一仗,咱们输了啊!”左懋第叹口气说。
“不要这样想,我们重新夺取襄阳,是既定的战略。顺道去郧阳争夺人口,是尽量给洪承畴制造麻烦。百姓流亡山中又不知会饿死多少人,既然河南空旷,倒不如让他们去屯田。两者并不矛盾。”
朱由检很想得开,反正这些人不是南下就是北上,而且南方的荒地也没北方多,皆是有主之地。如果真把所有百姓都迁徙到南方,只会给南京方面造成大负担。搞得不好,会是一场内部动乱。
“皇上,我们是否也要参与这场生源争夺战?”黄宗羲看着朱由检问。
“不,通知前线,对于北上的学子,不要过于阻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可。”
“为什么?这些可都是人才啊!”黄宗羲非常不解,皇上连普通百姓都要跟洪承畴去抢一下,怎么到了读书人这里,反而放任他们流失呢?
“这些北上的生源,不是朕想要的人才。弃我大明者,非我大明之民。早去乃是我大明之福。”
好吧,朱由检这话很硬气。都已经准备背叛大明的人,留之何用?这个理由,黄宗羲没办法反驳。
“皇上,我们要不要也增加一次恩科,再选拔一批士子出来?”黄宗羲想了想,还是有些心疼这些读书人的流失,既然不能劝皇上阻拦他们北上,那就想办法在南方留住。
朱由检想了想说:“恩科就不必了。我大明于后金不同,他们的第一次恩科并不成功,选取的人才不多。加上洪承畴的人口政策,有大量新人填充。所以,后金有举行第二次恩科的必要。此举是给新进入后金读书人的一次机会。
我大明去岁已经是网尽南方的人才了,并不适宜再一次开科。不过,今年西部改土归流,也需要一大批官吏去西部管理百姓。
朕以为,当前应该擢升江西、湖南当地的底层官吏派往西部,另外可从去岁落选的举子们中间选拔一批人才充实到江西和湖南去,填补落下的空缺。”
开发湖北,是朱由检的既定构想。而要想稳定住湖北,首先要稳定住湖南和江西。这两个省的基层一直没有动,还不知道已经腐烂到什么程度了。
朱由检的做法是先把基层官吏升一批上去,调到西部。再重新招一批新鲜血液,给这两个省来一次大换血。
“不以恩科公开取录,恐学子们有非议。”黄宗羲赞同朱由检对科举的看法,但是大规模的录取学子,又不是正式的科举,还是会有人有意见的。
“这是朕的恩典,他们有何异议?朕以为,这次的小规模取录,当称之为“小恩科”,可以跟乡试一样,在各省举行。录取科目同去岁例!”
每三年一次国考,对于这个时代有些劳民伤财。朱由检以为不如效法后世的高考,在各省举行。由京城考试转变到地方,也是对考试重要程度的一种降级。
人才的选拔不能单凭科举,教育本身应该大众化。当教育大众化之后,各省需要的基层人才根本就不需要朝廷统一来调配,完全可以有各省选拔。
科举本身没有错,而且还应该保留。历朝历代的人才中,有科举产生的毕竟还是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