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34节


“那你看好马车,我去抓她。”一个闯军说完跳下马车,拽住小玉的胳膊硬生生的塞进了马车,然后兴高采烈的回到车前,却发现他的伙伴瘫倒在地上,已经断了气。正要拔刀,再然后后脑勺一疼,啥也不知道了。

“快下来!”绝望的陈圆圆正埋怨地看着小玉的时候,车门被打开,一张熟悉的面具脸出现在她眼前,正笑呵呵的看着她。

五月初三下午,匆匆登基的李自成慌慌张张的逃离了京城,临走还在城内放了一把大火,火光冲天,烧的通红的京城映红了半边天,恍若白昼。城外的炮声追着逃亡的闯军一路向西,整整响了一夜。

李自成只做了一天的皇帝,就这样被人赶出了京城。

南柯一梦而已!

第二十五章:又一件发明

闯军朝西逃,朱由检朝南跑。

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给转移物资提供了方便。何况又是彻底混乱的场面。

吴甘来确实能干,他在短短的十几天里,招募了整整五千青壮,二百两大车。一千个战兵加上一千匹战马。外加两千个工匠,五千个青壮,朱由检他们利用夜色,把整整三千万两白银全部安全地运出了京城。

大兴,小小的刘庄一下子挤满了一万人聚集。

这里有皇上,太子,太监,官员,勋贵,军队还有百姓。俨然一个完整的小朝廷!

朱由检人还没到大兴,就已经感到头疼不已。人在五里外,王承恩就带着官员以及勋贵们跪在路旁迎接圣驾了。秦长贵正领着一帮人在路边吹吹打打,而且万民伞之类的仪仗居然竖得老高,隔二里地都看得到。

“mb,这是嫌我死得不够快啊!”朱由检骂了一句,立刻派人冲上去把仪仗撤了,打跑了秦长贵。

朱由检没有骂跪在地上的一大片官员勋贵,逮住秦长贵就骂:“你说你一个好好的司号员不当,去吹什么喇叭?我要再看见你吹一次喇叭,我立刻割了你的嘴。立刻给我滚回军营,别他们瞎搀和。”

秦长贵一脸委屈的爬起来,心想我得罪谁了我,我不就是个吹喇叭的嘛。不让我吹喇叭,我吹军号不就是了。

朱由检望着门外黑压压的跪了一片,抬了抬眼皮说:“你们很喜欢跪是吧?那好,每人出去捡一堆石子回来,全都跪石子上。”

有几个官员还真听话,转身就起来朝门外走,其中就有劳苦功高的吴甘来,把朱由检都气笑了。

王承恩连忙拉住准备出门捡石子的官员,弯着腰对朱由检说:“皇上,这都是他们一片孝心,您就饶了他们吧。”

“把腰站直了说话。”朱由检见不得王承恩现在这幅摸样,他很怀念当初在吴府那个王承恩。然后,现在让他讨厌的不是只有一个王承恩,望着一屋子的人,朱由检感叹一声:任重道远啊。

“王承恩,吴甘来和太子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朱由检挥挥手,这事就算过去了。

陈圆圆端了一盘茶水进来,轻轻的放在桌子上,慢慢退了下去。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一般,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朱由检皱着眉头看了一眼:“你也变成这样了?”

“小女子不懂万岁爷说什么。”陈圆圆连忙跪下,低着头说。

“天啦!我快要疯了。”朱由检猛地站了起来,不停的抓头发,发狂地大喊大叫。他实在是快要疯掉了,自己之前处境危险,也没怎么感到当皇帝是怎么回事。但是从快进入刘庄开始,他总算是领略了皇帝的尊严了,这份尊严就是没有人会和他正常交流。所谓的孤家寡人,大约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个后世的人,他完全不适应这种身份。

“好吧,是不是我说什么,你们就会照办?”

“当然,皇上金口玉言,说的话就是圣旨。”吴甘来最是信奉君君臣臣这一套的。

“那好,现在,此刻,你们都过来。陈圆圆也过来。”朱由检指着八仙桌说:“一人一个方位,太子站我身后。”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坐下。

“难道要抗旨吗?”朱由检连哄带吓,总算是把三个人按到桌子上坐下,又让太子给每个人倒了一杯水,这才又开口说:“以后跟我谈事情,在屋里就这样坐。这是我定下的规矩。”

“噗!”吴甘来直接一口茶水喷了朱由检一脸,他完全没有想到朱由检会立这种规矩,要知道他在上个月还只是一个七品小官,最不入流的那种,现在居然和皇帝平起平坐了,而且以后还都这样平起平坐。

朱由检摸了一把脸上的茶水,对哆哆嗦嗦,惶恐不安的吴甘来说:“以后别喷我脸上,喷外面花盆里去。还有,你现在给我汇报一下刘庄暂时的人员物质情况。记住,以后称报告,不是禀报。”

“禀,啊,报告皇上,刘庄目前有一万一千四百五十一人,其中战兵一千人,临兵八百五十人,官员二十五人,勋贵一十三人,工匠两千零二十三人,其余的都是流民或者家属。目前共有战马四千零二十八匹,骡马两千一百匹,大车二百三十辆,粮草两千石。”

“以后临兵这个称呼就改一下,改成预备役兵。另外,两千石粮草够一万人吃多久?”

“大约半个月。”

“总共运过来多少银子?”

“六千一百七十二万两,其中从下属手中借了四百万两,这四百万两是几十个官员和勋贵以及工匠们的全部家产。”

“把剩余的八百多个预备役全部编入战兵序列,另外从流民中再重新招募一千预备役兵。让工匠们赶紧打造大量四轮马车,越多越好。”朱由检想了想说:“原有的两轮马车不动,我等会给你们画一张新的四轮马车的图纸,拿去给工匠们看,谁第一个打造出来,奖励二十两官银。

另外,立刻派人送圣旨去南京,告诉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就说朕的圣旨让太子监国。不要说朕的事情,只说太子还活着。如果有人问起朕的事情,一律不回答,或者回答不知道。旨意只说太子随后会南下先把消息传递过去,后面的事情再着机处理。此事王承恩派传旨太监去办,不得有失!”

从京城往南,有三条路可走,天津卫的海陆,运河以及陆路。这么一大批银子,海陆是不安全的,万一遇上风浪,沉一船就完了。漕运朱由检不敢走,因为现在南边的形势不明朗,山东还是闯军地盘,加上淮安还有一个喜欢抢劫的刘泽清,如果他突然知道有大批的物资南下,万一被那个混蛋拦截,哭都没地方哭。

所以,还是只能选择走陆路,陆路虽然远,但是基本是一马平川,要在平原上走,马车是最好的运输工具,而且四轮马车的效率要高于两轮马车。而朱由检之前恰好看过类似的帖子,又恰好记住了转向架的基本结构。

根据史料,南边这个时间段正在为皇位争斗,弘光朝是五月十五日登基的,现在已经五月初五了,必须要赶在登基之前把圣旨传到,免得夜长梦多。

交代完事情,朱由检倒头便睡,已经累了几天几夜了,瞌睡到不行的朱由检实在是撑不住,呼呼噜噜的歪倒在床榻上。陈圆圆轻轻的走进房间,替他盖好被子,看着他的脸庞,想要去触摸一下,又缩了回来,最后还是无奈的退出房间。

朱由检整整睡了一天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快亮的时候才醒过来。当朱由检起身走出房门的时候,却看到门外一片灯火通明,整个刘庄变成了一个大作坊,到处都是木屑。王承恩挂着通红的双眼正在忙前忙后的指挥着。

“王承恩,什么情况?”朱由检大约知道在自己睡觉的这段时间里,工匠们肯定是在赶制马车。

“皇上,老奴恭喜您了,两千名工匠已经赶制了将近两百辆大车,完全是按照您画的图做出来的。”王承恩脸上的喜色不像是作假,他完全没有想到朱由检居然能想一堆工匠都没办法弄出来的技术。这个事情最初由几个工匠向他汇报,他还不信。以为是工匠在恭维皇帝。
首节 上一节 34/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