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第315节
“我们双方僵持在承天府一带,忠贞营的人手不够,不敢主动进攻。阿济格部占领这襄阳,郧阳和承天府大部。”
“后金最近都有哪些主要的军事行动?”
“他们派了许多人马在郧阳和大别山一带大肆抓人,听说已经抓了几十万人去了河南。湖北一带人口锐减,目前神龙山区躲了一些人口,没有经受战火的恐怕只有夷陵了。”
夷陵,一个朱由检非常熟悉的地方。这里紧挨着秦良玉的石柱地区,也相对富饶,后世可是湖北的副省会级城市,世界著名的水电之都。
既然武昌都穷成这样了,朱由检不帮堵胤锡一把肯定说不过去,朱由检只好特批了二十万块银元给武昌应急。这笔钱算是武昌借内府的,不走户部的帐,更不能算利息,典型的无息贷款。
“等阿济格把湖北的人都抓走了,湖北就真的只剩一个空壳了。看来我们这次西进的策略真是来得及时啊。”
朱由检看着左懋第,由衷而发。至少在后世那个记忆里,那个柳应龙的老家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到了灾荒之年,要饭的河南人又来了。这是柳应龙的老家——郧阳府。
也就是说,只要出现动荡,大批在平原上的人为了躲避战火,会朝山区转移。郧阳山区、神龙架山区和大别山山区,都是河南人口流亡的集聚地。
同样的,如果让阿济格真的把这些地方的人口一大半都弄走了,后金在河南的实力真的有可能一下子就暴增。
如果历史不改变,这些地方的人会在二十年之后,被湖广填四川,移民到四川去。
所有这些都说明一件事:人,还是有的,就看大家怎么抢了!
“臣建议对承天府、荆沙、武昌一带免税三年。同时分土地给百姓,劝百姓出山恢复生产。”黄宗羲建议说。
这一次跟着朱由检出来,黄宗羲长了不少见识,以往只知道读书研究儒学,现在开始重新体会民众的疾苦。
“不,土地不能分,也不用免税,只需要施行低税即可。如果把土地分下去,最先来的就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湖南的地主。他们会一窝蜂的率先跑过来抢无主荒地的,这些土地就变成了他们的私产。”
朱由检太知道地主对土地的挚爱了,这些人也最有实力开荒。只要政策一下,湖南的地主会带着他所有的长工过来开荒,到时候山区的流民无产者怎么可能抢得过他们。
第二百四十二章:摊丁入亩
这个时候税收施行的是人头税,意思是你有多少亩地朝廷不管,朝廷只看你家有多少口人。地主家才多少人,但是他可以雇佣长工啊,地主的土地多,但是税反而轻。百姓的地少,但是交的税却不轻。加上中举后的免税政策,才有百姓依附这些乡绅的现象。说到底,这是一种钻朝廷空子的偷税漏税行为。
“对江汉平原施行摊丁入地、地丁合一,废除人头税,只按田亩收税。并且把田亩税的税率定到湖南平均地租的水平线以下。
这样,周边地区人口多的家庭会主动朝这边转移。同时我们要把后金赶出湖北,才能保证百姓的正常流动。”
朱由检觉得,反正江汉一带的人口流失了,在这里收税根本就收不上来。不如试点摊丁入亩正好,阻力最小。
山区虽然可以躲避战火,但是可耕种的土地少、产量小,大部分土地还是掌握在地主手里,百姓任然需要交租。
只有把土地税调到低于地租的水平,百姓会离开地主,转而向朝廷租地。
而土地只租不分,地契在朝廷手里,地主阶层看不到好处的,他们不会愿意来抢夺这些土地,只有失地的流亡百姓才会来。
摊丁入亩并非雍正首创,那是大明张居正的杰作,只是在雍正手上推行开的。
张居正就是湖北江陵人,加上他已经在崇祯初年得到平反,在他的家乡推行他的政策,朱由检以为正好。
当然,在湖北推行摊丁入亩,最受冲击的必然是湖南。而湖南又是地主阶级最顽固的地区,到时候会不会有一场矛盾激化,就要看执政者的手段了。
如果说这个时代的大明,阶级矛盾最严重,最互相对立的,无外乎是江浙的乡绅和商贾对立手工业无产者;四川、湖广的失地无产农民对立地主阶级;北方的失地流民对立皇族、权贵阶层。
不过,北方已经被彻底掀翻了,皇族以及勋贵剩余的也没多少了,北地暂时也不属于大明掌控,朱由检自然就不用去操这份闲心。
仅仅给堵胤锡二十万块银元,根本就解决不了湖北的问题。如果湖南不输血,武昌还真供养不起湖北的大军。
“怎么办?”朱由检看着左懋第,他装得实在头疼的样子。之前在南京时候他就说过,说西进的军费问题有办法解决。现在西进了,军费要拿出来的。
“皇上,区区十万兵,一年耗费二百万两银子的事,您也会愁?”左懋第一笑,他知道朱由检有办法。
“那你到是说说,朕会怎么做?”朱由检看着左懋第问。
“皇上早在两个月前都把兑换银元的钱庄开遍江浙了,这么巨大的一个银山,还犯得着发愁?”左懋第心里鄙视了一下朱由检,跟着皇帝混了大半年了,这点东西早就学到手了。
“哈哈哈,那你估算一下,朕能用一千万两银子撬动多大的银山?”朱由检这话其实是说给左懋第身边的黄宗羲听的,大约也只有这小子不太懂这里面的道道。
“最少十倍。”左懋第想都不想,脱口而出:“甚至几十倍不止。只要皇上您下旨,立刻就有万万银元供你使用。”
黄宗羲听得都吓傻了,按照儒家对经济的理解,世间的货物价值是不变的,只有土地才有产出,怎么会凭白一下子多出怎么多银子可以让朱由检用的呢?
“借用了总归是要还的嘛!早晚还不是要拿出来。”朱由检装作可怜相。
“今年拿地出来租给农户,明年放印子钱让流民盖房。皇上这算盘打得端是精明。”左懋第干脆懒得去聊这种无聊的话题,直接把头扭一边看报纸去了,最近金圣叹的报纸办得越发好看了,居然刊登起了长篇小说。
“黄宗羲记录一下:着唐王在钱庄开办存钱业务,凡大明百姓,有余钱存入朝廷钱庄的,一律不收任何费用。存入前兑换好银元,随时可取。”
钱庄最早出现在明朝中叶,到了明末,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放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规模的兑钱铺、钱米铺等,在农村相当活跃。
只是这个事情的钱庄,存钱是需要交纳保管费的。如果是存入银子,必然有火耗问题。但是朱由检既然推出了银元,就不存在火耗,当然也不存在损耗费用。
这个时代,也只有朱由检有财力做到汇通全国,以后根本就不可能有乔致庸什么事。
与其让财主家的银子埋在地窖里发霉,不让都换成银元存到朝廷的钱庄里好给朱由检祸祸,朱由检就是这么想的。
他本来想发行国债的,但是转念一想,这个时代要是发行国债,只怕钱没借到,整个大明会闹得人心惶惶。
湖北的问题必须要朝廷补贴,现在户部又没有银子,就只能朝有钱人的口袋里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