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295节


有了主意的多尔衮也就不再多情,他当晚就很粗暴的对待了大玉儿,只为多欣赏一夜那心中的柔情与纯真。

致歉信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捧场,是你们的支持陪伴我坚持到了现在。

本科生这本书是我的第一次写作,第一次对码字的尝试。在此之前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众多读者中的一员。

历史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它就像一个黑洞,你越探究会发现它越复杂,复杂到很难发现它的规律。

历史中的人物都有一个难以说清的故事,它就像一团缠绕在一起的乱麻,无论你怎么理都理不顺。

最初我以为自己写不过一万字,当我开始动了笔才发现,我根本不可能用一万字来表达我心中对南明的描述,于是我写到了五万字。

五万字到十万字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会让你反思,那时的我总在想:我写的到底是写故事还是催眠曲,于是我又写到了二十万字。

历史小说只是一种娱乐,是一个结合了作者对那一时代的理解和历史故事本身加以串联而构思出来的东西。它不是历史本身,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设想,所以它并不具备绝对的严谨性。

就像看电视剧一样,看小说的人不希望每天只播放一集,这样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而写小说却需要思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构建故事。

这就产生了矛盾,而我在这矛盾中发现自己犯了错误。我太想追求码字的数量,却忽视了码字的质量。

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好的码字员,有太多稚嫩文笔,但这不是犯错的理由。

追求数量导致了大量的文字性错误,这让我内心不安。

在此我非常抱歉的对大家说声:对不起!

以后的新章节我会尽量检查一下再发布,对于之前的章节也会抽空做一个修改。

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尤其是几个每天都在鼓励我的人,他们是:熊的人生、花鳉、灬释怀灬lzggzl、壹本道亼、耶稣请谅解hgf。

是你们一直的鼓励支撑了我坚持写下去的决心,非常感谢你们!

我想对所有人说:欢迎你们多写评论,不管是批评、水签、赞扬还是关于自己想法的表达,我都喜欢。

不能接受读者意见的作者不是一个好作者。

再次感谢!!!

第二百二十六章:该动一动火耗了

方岳贡是朱由检从京城带出来的随身官员中级别最高的,当初在京城的时候为了营救他,王承恩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

南京朝政主要的尚书人选中,方岳贡被朱由检一直放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就是因为这个人做事非常的可靠。

可以说大明目前能平稳过度到现在这种程度,方岳贡支撑的户部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是整个大明朝廷真正的大管家。

方岳贡是原来那个崇祯身前最后一任户、兵二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自成索银的时候,从这家伙家里只搜出了几套衣服和崇祯赏赐的两锭银子。

此人最值得称赞的不是他多廉洁,而是他当过松江知府,并且修筑了松江也是整个江南海塘的第一座石塘,从此松江府免受海潮侵害,开始变得富庶。

有一个在江南任职多年,熟知江南事物的户部尚书,才有了南京朝廷的稳定。

朱由检走了一趟江北,许诺了许多的开支出去,其中牵扯到户部和兵部。回到南京之后,他当然要找两部的尚书做交待。

所以,回到南京的第一件事,朱由检就把史可法和方岳贡召集到一起,商讨银子的事。

“两位爱卿,各部可还有盈余?”

史可法听朱由检一说,就苦着一张脸。他心想:皇上这是明知故问,连续发动了好几次战事,兵部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

“户部已经不足以支撑到岁末了。臣估算了一下,户部需欠奉三个月支应。”方岳贡同样阴沉着脸,这大明现在花销太大,他左右难支。

“差这么多?”朱由检一惊,这等于说全国马上就要开始拖欠工资了。如果彻底没钱了,那就什么事也干不了了。

江南虽说是赋税重地,可是江南士绅多啊,钱都在有钱人家的地窖里长霉呢,它们绝对不会自己长脚跑进朝廷的库房里。

“要不,加税?”朱由检嘀咕了一下。

“万万不可,如今江南刚刚稳定,皇上要加税必然引起百姓的不安。”史可法一听,赶紧跳出来,哪怕朱由检的声音再小,说出来的话照样吓人。

史可法心里打得就是朱由检银库的主意,反正皇帝有的是银子。

整个崇祯朝都有这个习惯,只要没钱,大臣们都自动的把目光盯住了皇帝的内库。

实际上天启死后给崇祯留了不少的银子,有两千万两之多。而李自成攻进皇宫之后,内库存银才二十万两。

这些年,崇祯花销不大又特别节俭,内府的银子估计就是这样被官员给忽悠干净的。

朱由检心里一笑,他岂能不知史可法打的是什么主意。

人有财就不能外露,省的天天有人惦记。人一旦遇到一个特别有钱的朋友,总会惦记着借出来点。

用后世的话说:土豪,咱们交个朋友吧?

“要不,捐输?”朱由检装作可怜样,眼巴巴的看着二位说。
首节 上一节 295/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