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266节


第二条政令让蒙古各部心有怨恨。跟着后金混了几年,贴人又贴钱的,好处倒是没见着多少。

……

山东肥城。

郑位带着民兵们已经守城整整十日了,城墙到处都是豁口,满城的伤兵东倒西歪的散落在街街角角。

城外金兵的大炮一直没有中断过,尤其是那红衣大炮,一声炮响之后总能带走几条人命。

更加可恨的是,城外的金兵驱赶着鲁中的百姓,用人命来消耗肥城的守军的炮火。

郑位站在城墙上,远远的看到城外又有一群百姓被驱赶到阵前。一个背后插着旗子的金兵飞快的骑马在百姓跟前跑过。

“督师有令:若攻不下肥城,你们全都会被斩首。”

郑位只听到城外一片哭声,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波人了。

洪承畴就站在帅账外面,冷冷地看着城外的一幕。对于山东,他完全使用了区别对待的政策。山东其他地方,连坐的处罚是没收田亩。而对于鲁中,洪承畴只用了一个字:杀!

肥城就是第一仗,他根本就不想直接攻击泰安,因为他认为在进攻泰安之前,杀的人还不够多。

“进攻开始。”洪承畴一挥手,后面的事他根本就没有兴趣看,转身回了帐篷。帐篷内,豪格正在吃着冰镇西瓜。

郑位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了,从洪承畴驱赶第一波百姓攻城开始,他就预感到了。

他本来是不用待在肥城的,可是在听到洪承畴领兵从东阿过来之后,郑位就想在肥城挡一下。他对肥城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这座城池凝聚了他青春的激情。

“大人,火药快用光了。”一个跟随郑位几年的下属,带着一张被火药熏的漆黑的脸,露出唯一洁白的牙齿,惨兮兮的说道。

“还能用多久?”郑位被属下的声音拉回了现实,他刚刚在回忆去年在肥城的一些事情。比如那个邓之容,那个旅长。

“还能坚持到天黑。”

“能不能诈降?”郑位惨笑着,其实这个办法他们已经用过。

“不行,第一次诈降就没有成功。洪疯子根本就不接受我们投降,所有出城的人一个不剩,全都被砍了头。”

对于洪承畴,郑位实在不明白,这位饱读诗书,还做过大明大学士的人,为什么对大明的百姓这么狠毒。

夜幕降临,金兵停止了进攻,不是因为天黑看不清,而是因为天黑了有些百姓容易趁暮色逃跑。

肥城衙门大堂,所有的官员全都挤在这里,大伙齐齐的看着郑位。衙门外,无数的百姓扶老携幼,默默无声地站在街上。

“我们活不了了,诸位还有什么遗言,请说。”

郑位显得很平静,他只淡淡的宣布着这个,消息。官吏们甚至都没有左顾右盼,到了这个时候,大伙没有什么可以需要像旁人看齐的。

“既然都没有话,那就这么定下了。”

郑位拿起长剑,快步走到衙门口。看到门口站着的百姓,郑位停下步伐,然后缓缓的迈出门槛,站定身子,双膝慢慢弯下,最后猛地一跪,对着面前的百姓,一个又一个,结结实实的磕着响头。

百姓们安静的可怕,似乎就连衣服摩擦都没有发出声音。人群中的所有人都定定的站着,没有一丝摇晃。

夜,很黑很黑。

肥城的城门轻轻的打开,像是一阵风轻轻的吹开了没有关上的窗户一般轻柔。

黑压压的人群快速朝城外奔出,领头的人提着三尺长剑,身后跟着一群头戴官帽,身穿官府的官员。

官员的身后是衙役,紧跟着衙役的是全城的青壮。等青壮们出了城,便是一群妇人,她们今日没有人拿针头线脑,手里有的,是家里的剪刀,又或者是菜刀。

老汉们走在最后,虽然走的很慢,可是没有人掉队。在老头们出了城之后,城头上站满了小脚的老太太和尚不足车轮高的孩童。

前方后金的军营前火光四起,只听见各种火器的响声,却听不到多少喊杀的声音。

赴死,是一件多少需要勇气的事。

郑位仰面躺在大地上,大地已经失去她本来的颜色。呼吸之间也变了气味,郑位记得往日的呼吸应该带着一股子青草味,又或者夹杂着牛粪味儿的,空气中还应该有一股甜丝丝的花香才对。

可是,这里的空气是腥的,腥的冲鼻。大地是红的,血红血红,天空也是红的,天和地都像是蒙上了一块巨大的红绸布。

我的胳膊呢?郑位想支撑着站起来,可是他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双手。于是他想弯曲一下腿,可是只有一条腿顺利的弯曲了。

他站不起来了,只能勉强侧过身子。可是他发现自己的眼皮似乎不听使唤了,总是朝下沉。

郑位努力的把头转动了一下,用泥土去擦拭眼睛上浓稠的血浆。因为那不是他的眼皮,是他头上流出的血浆。

总算是能看清楚了。郑位看到了周围,附近已经没有了年轻人,几个步履阑珊的老汉还在奋勇向前。

一群鞑子兵正笑嘻嘻的指着他们,仿佛他们在做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郑位感觉自己转不动脑袋了,其实他还想转动一下,多看一眼的。

第二百零四章:孔府的态度

“自泰安巡抚郑位以下,全城仅六岁以下小儿一百二十六人外,总共三万零八百四十一人在当夜冲出城,无一人生还。五十名老妪集体自杀于城墙上。”

“撤!”李岩硬是没有站稳身子,虚弱的说了一个字。
首节 上一节 266/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