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26节


“不行,我的儿子,一样也要到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锻炼,不能总是养在深宫大院里。”在朱由检的眼里,娇养出来的孩子没有阳刚之气,太娘炮。

少年娘则大明娘,朱由检可不想看到一个娘炮满街跑的大明。

“万一李自成杀了皇子怎么办?”

“放心,我也在呢,你也跟着我一起去,学我一样,带面具。”

“那谁带来先遣队南下?”

“这是个问题,你有什么人推荐吗?”

“老奴举荐户科都给事中吴甘来。”王承恩这次郑重其事。

“哦?此人有什么特点呢?”朱由检努力回想起之前的记忆,以及后世的历史资料,但是都很模糊,这个人应该是个小官。

“你给我的拯救名单最后面有这个人的名字,老奴去找他的时候,他穿戴整齐正准备上吊。此人七品小官,最大的特点是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甚至有点迂腐。”

“南下运银任务艰巨,用这样一个迂腐的人,好像不合适吧?”

“不,此人还有一个大特点,就是能召集民众上疏,而且召集的大多都是普通百姓或者流民。经常为了一些不公的小事闹得全城皆知。”

“这是民运高手啊!人才。你的意思是让他沿途招收流民或者难民壮大我们的实力?”

“正是。”

“准了。授四品左通政,负责沿途的难民收容事宜。让他便宜行事!”

“可是皇上,咱们没有印信给他啊?就连您的印信都还埋在皇宫呢。他没有印信,怎么办差呢?”

“不是有那么多工匠吗,随便先铸造一个将就着用,回头再给他补上。至于我的印信,你就用萝卜刻一个吧,差不多就行了。”

“啊,萝卜章子?”

时年四月十八日,京城里的闯军倾巢而出,杀向山海关。行军队列绵延二十里,所有征发的士兵以及民夫,流民整整二十多万,浩浩荡荡的一路向北。

吴襄被李自成五花大绑的绑在一个十字架上,用了两头牛拉着走在队伍的中间,两个皇子则被囚笼囚禁,走在队伍偏后的位置。李自成和刘宗敏一前一后,身边跟着十几个男装打扮的宫女,一路悠闲的边走边喝酒。

朱由检看了一下身边路过的其他闯营的士兵,只见这些人几乎人人都背着一个大包袱,起初朱由检还以为这是闯军的行军行具,类似棉被之类的东西,后来在一位跌倒的闯军士兵身上才发现,这都是抢劫来的银两或者贵重的物品。

朱由检摇摇头,一帮身带大量钱财的军队,你还指望他们能打胜仗?

恰好,一位过路的闯军下级军官看到朱由检似乎不理解,就好心的解释了一翻:“这是我们闯军的规矩,打仗的时候带着全部身家,如果大胜了,就搜罗更多的财货,如果打败了,就丢下满地的银子,拖延身后的追兵。”

“高!实在是高。”朱由检违心的竖起大拇指。

整个军队行动特别迟缓,加上大量的流民惨杂其中,一天行进五十里就已经不错了。朱由检这一营兵,从上午开始出城,一直走到晚上,居然还能隐约看到京城的城墙,而且还是骑着马走的。

一千人的队伍,出发的时候没有穿太多甲胄,大多人身上披了件破烂的皮甲,头戴一顶生锈的破铁盔,手拿一根残破枪头的长枪。王承恩说的没错,这样的士兵上了战场,完全就是送死。

然而,这一营人也有奇怪的地方,那就是主将身边的护卫却装备齐整,甚至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不光是一身鲜亮的铁盔甲,还有胯下的骏马,甚至于跟主将一样,都是清一色的面具罩面,充满了神秘色彩。

“我们是不是有点太骚包了?”朱由检看了看从身边路过的闯军无不回头看他们,有些担心的问身边的王承恩。

“没事,我们穿好点,手下的士兵也都愿意跟着。你看看后面这些人,都没杀过人,他们眼中的好队伍,就是穿的好的将军,只有将军威武,他们才放心跟着。如果领头的穿得破破烂烂的,新兵心里会没信心的。”王承恩调侃着。

“你这是胡说,穿的不好不代表打仗不行,装备只是战争胜利的其中一个因素,我听说过太多装备差的军队打败装备好的军队的战例。”

朱由检说的没错,不管任何时候,战争都不是唯武器论的,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甚至于,在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有很多冷兵器打败热兵器的案例。很多穿越者总是喜欢不停地开发先进的热武器,以为凭借着稍微先进的热武器,一定能打败冷兵器的对手。

实际上,在冷兵器战争中,战斗意志才占据着战争胜利的绝对因素。不怕牺牲,坚定的信念,加上合理的战术,才是冷兵器战争的法宝。

第十九章:李岩获救

闯军的行军速度实在是慢,从山海关到北京城,全程六百里,大军却整整走了九天。而且还是前锋部队到达山海关的时间,后续中军以及辎重兵则还在一百多里外晃荡。

朱由检带着自己的部下到达前线的时候,闯军和吴三桂的第一次交锋已经开始了。第一仗并非影视剧里描写的是野战,而是闯军对西罗城的攻击战。这已经是一日前的事情了,而且闯军居然小胜一场。

没有去过一片石的人会以为一片石是一大片原野平地,所谓几十万人的大战,肯定是双方在平整的土地上摆开阵势互相厮杀。

朱由检原来也只是在历史书看到寥寥几百字的描写山海关大战而已,等到了现场,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山海关是一处关隘,且修建在连绵丛山峻岭和大海之间,易守难攻。不管是从关外还是关内,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沿着山海关,大明几百年来修建了一系列的外围据点,西罗城和一片石就都是山海关的外围据点。闯军想要攻占山海关,必须要注意拔掉这些外围据点才行。

西罗城的小胜,让李自成非常高兴,打了胜仗总会让胜利者开心的。当夜,闯军的犒劳宴铺满了全军,连朱由检这种辎重营都领到了不少的酒肉。

朱由检望着风尘仆仆的王承恩,顺手递给一碗酒问:“西罗城的情况如何?”

王承恩没有借朱由检的酒碗,而是拿起自己随身的水壶说:“根本不是山海关的精兵,全是一些青壮,手上的老茧都不是拿刀留下的。”

朱由检一仰脖子把酒喝下:“这就对了,以关宁军的战斗力,闯军怎么可能赢得这么轻松。”

“老奴想给两位皇子送点吃的去,他们还被关在外面的囚车里,都没人理。”王承恩看向朱由检的眼神带着明显的期盼,他现在对这位朱由检的能力是不再怀疑了。

从闯军他们逃出皇宫以来,朱由检多次利用时机躲过危险,并且在敌军中组建了一支几千人的队伍,这种能力显然是超过当初那个崇祯皇帝的。虽然这些事情大部分都是靠借助外力,或者大部分都是他王承恩干的。但是不可否认,在城破国灭的情况下,朱由检这个主心骨的存在,才是支撑大家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

这就是同一个人两种不同性格的区别,之前的那个崇祯遇事想到的是死,而现在的朱由检却总是在想办法活。王承恩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情,每一次有坏消息的时候,皇上总是先把大臣找来,询问该怎么办。

当大臣的建议能够说道皇上的心坎上的时候,这种建议就离开获得称赞;相反,如果建议让皇上不高兴,皇上就不问青红皂白的辱骂一顿。当策略失败之后,皇上第一想到的就是把责任全部推到大臣的身上,甚至直接撤换掉对方。
首节 上一节 26/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