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208节


在这乱世,不管是军阀还是幕僚,人人都喜欢看。幕僚们个个把诸葛当偶像,都想学他羽扇指点江山,就等着“明主”三顾茅庐。

军阀们个个学曹操,巴不得再来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

你想让左良玉这样的人当诸葛亮?那是扯淡,他手握兵权,做的是曹操的梦。

这纯粹就是小说带来的危害。真正的精英人才当然是不会学这些东西的,可是一般的人物,却非常迷信。

不得不说,《三国演义》是一本伟大的作品,他成功的把一堆人代入了幻想之中。

这是一本让历代军阀、幕僚代入感最强的小说。

左良玉一看柳敬亭装腔作势起来,立刻懂了,连忙恭敬的送上茶碗,做足了小说里刘备请诸葛的姿态。

“既然大帅待我如此诚恳,那我也不能不说啊!”柳敬亭显然很满意左良玉的表现,大有得遇“明主”的感觉。

“这其一,是降了后金,一同进攻闯贼......”

“不行,不行。汉贼不两立,我是汉人,岂可投奔异族?”左良玉一听,这主意虽好,可是名声不好啊。

柳敬亭脸上微笑,心中讥讽:连洪承畴和吴三桂都降了,你还跟我这装什么装,他们哪一个不比你牛?

“大帅高义!可是后金势大,八成是能打败闯贼的。万一南下,守在武昌该何处?”

“这...大不了我领兵跟阿济格拼了。”左良玉一脸标准的大义之色,连神态都显得很正伟。

“大帅,您拼得过阿济格?”柳敬亭哪里会相信左良玉会拼阿济格,左不过是左良玉不想袒露心扉罢了。

“拼不过也得拼啊,我可是大明的南宁侯。”左良玉抖了一下自己身上侯爷的官府,很是小心翼翼。

原来,这不过是舍不得爵位的托辞。

“多尔衮可是发过话了,降金的将军爵位依旧,不会改变哦!”柳敬亭见左良玉在意这个,顺着左良玉的心思说。

“小小侯爵,我岂能放在心思。自我守卫这武昌以来,此地安宁祥和,我走容易,只是这武昌城的百姓,不能离开我的庇护啊。”

好嘛!爵位是想要的,土皇帝当得太舒服,舍不得丢了。

目前大明待他左良玉,那是封官进爵,还把武昌这么一块宝地完全交给了他,日子爽得不要不要的,后金能如此吗?

“这可不好办,大帅乃当世大才,想来后金必定会邀请大帅入京效力的。那的确是苦了武昌一方百姓了。”

柳敬亭明了,按照左良玉的这个要求,后金决计是不会同意的,双方心思不在同一个点上。

这第一条出路,看来是行不通,至少暂时行不通。

“先生不是还有第二条路吗?说来听听。”

“这第二条路嘛,自然是和闯军联合......”

“先生别说了,李自cd自身难保了,我去找他?岂不是自寻死路。换第三条路。”

第一百五十七章:左良玉找出路

“这第三条路:就是东进南京。”其实柳敬亭不说,大家都能想得到。

公开的自立为王是不可能的事,左良玉虽然号称多少大军,可是他连李自成的偏将都打不过,还能自己跳出来让大家围殴?

环顾四周,北面两个拳手正在互攻,他只敢远远地站着看;却还想着保持自己的地位。跟李自成的思维一样,那只能找打得过的人下手了。

南京富庶,谁都垂涎三尺。可是,那毕竟是左良玉名义上的主子。

“给我一个理由。”左良玉当然想入南京了,可是这确实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

“皇上急于收拢兵权,江北四镇表面都已经归附,可是时间太短,想必还很混乱。听说后金正三路南下,皇上必然成为后金首选目标。这个时候,朝廷的重心在江北,南京必然空虚,此其一也;

皇上南渡之后,推新军制,推新学,重用阉党,满朝官员皆成摆设,江南士子怨气颇深,此其二也;

贼军肆掠多年,朝廷可用之人凋敝,大帅一生征战,为现存唯一之大将,声望甚高,一呼百应,此其三也。

由此三点,大帅如若东进,必能成就一番伟业!”

站在左良玉的角度来看,目前柳敬亭说的都对,起码对时局的分析差别不大。当然,这个前提是他们不了解朱由检是穿越者的情况下。

“这是利弊,不是理由。我左良玉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就发难皇上吧!”

古时候骑兵,需要一个拿的出手的借口,比如:匡扶社稷,正本溯源之类的。

“清君侧!大帅可以借着局势不稳,皆因奸佞当道,以清君侧的名义发难,料想崇祯必然慌张。”

柳敬亭能替左良玉找到的理由并不多,历史上的左良玉,本身就是以“清君侧”的理由发难的。

好在找理由就是找借口,不需要是不是真实的,只要有一个人观点认为正确,那就是理由。

黄澍在南京官当得好好的,突然跑了,喊着朝廷有奸佞,这就是理由。

借口有了,局势也分析了,柳敬亭想:左良玉八成已经拿主意了吧。

“再等等看吧!我决定先练兵,生病几个月了,还不知道这帮兔崽子们能不能战。我已经下令,明日举行阅兵,我要检阅部队。”
首节 上一节 208/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