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154节


别看贾开宗仅仅是一句话,却一下子打中了这群人的内心了。朱由检自南渡之后,在官员安排上,完全没有按照常规程序走,想用谁就用谁。

侯方域最郁闷的就是这个,他以前自认为不必钱谦益这种老家伙们差,后来连陈子龙,方以智这样的,都得到了朱由检的重用。

侯方域心里一百个不服啊!他甚至怀疑朱由检是不是有龙阳之好?如果真是那样,他侯方域不介意立刻进皇宫去宽衣解带的。

人在失意的时候,唯一期望的,就是一场所谓的公平。侯方域更是如此,一个骄傲的人,心里呐喊着要公平。

“这完全是有奸佞之臣,在祸乱朝纲!”

在座的几位,还没有敢明着说朱由检的国器已经失去了,这个时候,最大的胆子也不过是说有奸臣误国。

“可不是吗?完全不按照祖宗制度行事,这肯定是有奸臣误导皇上。我看,这奸臣就是马士英之流。”

酒桌上,当场就有人开始胡乱扣帽子了。帽子首先不会扣在史可法这样有大背景的人身上,只能把苗头对准了马士英。

“朝宗兄,你现在明白了?我们要为自己争取一下啊,再这样下去,你我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啊。”

多么光面堂皇的大道理,动不动就以家国天下为说辞,实际的意思不过是说:再不折腾,我们就当不了官了。

“嘭!”侯方域酒醒了一半,一拳砸在桌子上,恶狠狠的说:“我们要联络更多的士子,大家一起请命。务必要让皇上清楚奸佞,换大明一个公平。”

“对!不能恣意妄为,我们要科举,我们要恢复祖制。”

剩余的几个人,也都显得群情激奋,一个个的慷慨激昂。李香君躲在屏风后面,早就被这群年轻人鼓动的心潮澎湃。年轻的心,是最容易被热血的事情激发的。

可怜的朱由检,他自认为已经很照顾东林以及江南的士子们了,可惜,人心是永远也满足不了的。

欲壑难平啊!

“朝宗兄,我看光我们士子闹还不行,还得需要外援。”贾开宗的狐狸心思越来越暴露了。

“你别提钱谦益他们了,我看是指望不上。”侯方域现在提到钱谦益就来气,虽然对方足够当自己的长辈了。

“不,我说的不是他们。我说的是武昌左大帅。朝宗你想想,马士英当初是依靠什么上的位?不就是江北那几个粗鄙的武夫嘛!如果咱们能请动左大帅,这件事岂能不成?”

所有人都知道,侯方域的老爹是左良玉的提携人,候家对左良玉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左良玉手上号称有三十万大军,就连整个江北加起来,也不一定能抗衡左良玉。

“是不是动静太大了点?”侯方域有点犹豫,这等于是在兵谏。这种事,做成了,就是权臣;失败了,就是谋反。

“好我的朝宗兄,国器在我不在他啊。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贾开宗现在的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了,这件事的关键就看侯方域的胆量了,如果这个时候侯方域退缩了,那自己的下场可能不妙。

“干了。”索性侯方域也是一个有心思的,官二代的胆量,也不是一般的大。

“我立即动身去武昌,诸位就留在南京,联络其他人。咱们要干就干一票大的!”

第一百一十八章:亲疏远近一念间

整个正月五天假,朱由检除了初一朝议完,陪了一下太子和陈圆圆,其他时间全都在将军山,和方以智,宋应星商讨事情。

技术进步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穿越者像《临高启明》那样,是带着技术员,图纸以及材料进场。

只负责建设,那当然会很快,否则,任何一门技术的发展,都会是一场艰难的旅程。

在大明的时代,方以智掌控下的理工学院,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做出了唯一的一个科技成果,那就是:水泥!而且还是土法水泥。

这是大明现有的技术手段中,最容易突破的一个材料。因为,大明是瓷器大国,对烧窑有充分的了解。

景德镇的窑工,加上朱由检给的配方,土水泥很快就生产出来。而且,大明也不缺烧石灰的技术。

别小看了这一点点技术的进步,它让理工学院的很多项目的基建速度提高了几倍。

建炼铁厂的一个大台面,原本是需要两百个人半个月的活,用上水泥之后,只需要一百个工匠,七天完成。

“淮南的煤,挖出来了没?”

朱由检很着急,时间不等人了。南京周边都是不缺铁矿,可唯一缺的是优质的煤。炼铁用的是焦炭,但是高品质的煤对炼铁的影响却是很大的。

“煤是挖出来了,可是运不过来。路太远了!”宋应星主要负责大项目的跟进,朱由检指出的几处大矿,倒是很容易找。可惜,煤和铁相距的距离让人可惜。

“等不了了,铁矿还是先集中到六合开挖吧。炼铁只能用最好的木炭了。”

朱由检记得在资料上看过,南美洲也缺煤,巴西一直是用木炭炼铁的。焦炭的好处就是良好的骨架支撑,如果用硬质木炭,可能也能凑合。

大明最好的铁料不是产自北方,而是两广。其中的原因就是北方炼铁用的是煤,煤没有焦化,含硫量高。而两广用的是木炭,出精铁的品质要好的多。

“可是,木炭的用量太大了,也难以购买。”按照朱由检对精铁的需要量,用木炭恐怕是一个海量数字。

“把对面那座山给我砍光了。”朱由检是真急了,别看已经整合了江北的三个军阀,可是军队装备已经严重老化。

马上就要打打仗了,整个南京兵部的库房里,找出来的全都是锈迹斑斑的装备,甚至连永乐年的武器都有。

与其修理这些破烂,还不如直接回炉造新的。

就在朱由检焦头烂额的时候,王承恩悄悄的来到门外,朝屋里望了一眼,见朱由检正在忙,他也没有打扰,安静的退了一旁。

朱由检余光里已经看到了王承恩,知道有要事。
首节 上一节 154/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