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147节


“饶命啊!都是那帮子读书人撺掇的...”大悲和尚知道自己被戳穿的下场,此刻已经惊若寒蝉,厚厚的袍子下面一股热乎乎的尿骚味传出。

“恶心。王承恩,这家伙直接让礼部出面吧。”

大明的宗人府归礼部管辖,大悲和尚牵扯到皇室,自然有礼部出面审判。钱谦益终于接到上任以来的第一个大案了。

话说刘良佐虽然把大悲和尚推给了南京,但是这件事本身他却没有错。毕竟战乱时候,某个自称王爷的人出现在地方,地方官也只能好吃好喝招待。

鉴别皇室真假的事情,还轮不到一个地方官来干。同样,朝廷重要的将领跟一位亲王结交,也是大忌讳。

刘良佐错就错在他过分自信了,自以为朱由检拿他没办法,想凑到跟前瞧瞧热闹。

凤阳军的驻地在寿州,也就是后来的淮南寿县,离滁州很近,到浦口也就三百里路。

外号花马刘的刘良佐,早就在定远靠近滁州一带安排了一万大军接应。万一南京方面情况不对,刘良佐的计划就是立刻跑路。

刘泽清的下场,他可是明明白白放到心里了。

浦口一家很不起眼的客栈,刘良佐随行正下榻这里。

“父帅,这都到江边了,咱们不去南京逛一逛?”

作为刘良佐最大的儿子,刘泽涵这是第一次跟父亲出远门。小伙子早就听说秦淮河的繁华,眼看就到跟前了,心急难耐。

“先收起你的花花肠子,咱们现在老老实实在这看热闹。咱们先看看那个皇帝是好是坏再说。”

刘良佐瞪了儿子一眼,心里不屑:这小子小小年纪,就惦记烟花柳巷的,天天喜欢跟一帮臭酸儒泡在一起,没一点血性。

“好坏不是早就知道嘛!要真是好皇帝,怎么能丢了京城?我们同窗都在议论,说如今的皇上,天天躲着不露面,一门心思的折腾一点奇淫巧技,又重用阉党,跟他哥差不多。”

刘泽涵把玩着手里一块软玉,喃喃自语:“二叔前几天不是来信说,大金的皇帝虽然年幼,可是一派明主之像......”

“混账,这种事能在这说?”刘良佐一巴掌抽在儿子的头上。

自己的弟弟刘良臣,早在大凌河之战时就已经叛明降金了,今日更是书信连连,不断的劝自己率军叛明。

可是,自从那个不露面的皇帝整垮刘泽清之后,他隐隐觉得皇帝不像是以前的那个皇帝了。

作为大明的高级将领,在军中待了几十年的老滑头,他既不是刘泽清这种奸贼;也不是黄得功这种愚忠;更不是高杰这样半路招安的将领。

相反,刘良佐更接近武昌左良玉这样军中名宿。多年混迹大明军中的经验告诉他,朱由检现在正在努力的收拢兵权。

那个所谓的齐王,他如何不知是假?而且,刘良佐还非常清楚这是读书人在给朱由检使绊子,他刘良佐就是想借此机会看看朱由检和江南的文官怎么斗。

要想让自己下决心投靠哪一方,还需要认真观察一下朱由检在南京的做法才成。

“干嘛打我,我说错了吗?皇上连一个假亲王都认不出,昏聩至极。”

刘泽涵不服,感觉父亲也是老糊涂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花马刘

“你懂什么。如果真糊涂了,为何单单要封齐王,而把那个姓童的妇人丢给德昌王?还一连几道圣旨要我入京?用你的猪脑子想一下,这是给你我父子挖的坑。

人家根本就没有上东林人的当,而是专注于对付我来的。”

刘良佐说到这里,整个身子都停顿了,只有眼珠子在乱转。

自己的话提醒了自己,既然朱由检根本就没把东林扰乱他视线的闹剧当回事,而且还反过来给自己挖一个坑。

那么,自己怎么会屁颠颠的跑到浦口来了?难道朱由检会真的以为他心甘情愿去赴南京那道鸿门宴吗?

“不对!”刘良佐转了一下身,用手虚摆了一下。

“父帅,什么不对?”刘泽涵不懂父亲在说什么。

“最近高杰有什么动静没有?”刘良佐问身边的亲随。

“禀大帅,几日前,总兵李本深部在怀远一带剿匪,据说是徐州的土匪程继孔潜逃到怀远了。”

“有没有探到出动了多少人?”刘良佐心里有些不安定,自己的驻地寿州里怀远才一百多里路,任何风吹草动都让人心惊。

“探马说大约有一万人,加上原本的驻军,有三万人。”

“坏了!”刘良佐大吃一惊,立刻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

当初划分地盘的时候,朝廷就有意在重要地点让江北四镇互相牵制。寿州虽然是凤阳军的驻地,可是离寿州很近的定远却在高杰的手中。

加上凤阳本就是大明老朱家的祖宅,马士英又是凤阳总督,凤阳一地的守军名义上受刘良佐节制,实际上是马士英手上的底牌。

不管是从怀远,还是从凤阳,到寿州的距离都差不多。而自己从浦口回寿州,足足是他们的三倍远。

“赶紧收拾一下,马上回寿州。”刘良佐大约知道大事不妙了,哪里还敢在浦口停留。

“报大帅,浦口通往滁州的关隘已经关闭,守卫增加一倍,正在大肆盘查过往行人。”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刘良佐的话音刚落,一个侍卫就急急忙忙的跑进来报告。

“快撤!”刘良佐一个箭步就冲出来客栈,吵着外面就吹了一声口哨,客栈马厩里,他那一匹肥壮的花马立刻挣脱缰绳。
首节 上一节 147/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