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14节


此事的直接后果就是陈圆圆在刘宗敏面前一通哭诉,让刘宗敏好不心疼。最终,按照陈圆圆的要求,朱由检得到自行招募十个侍卫的权利。当然,招募的人员必须交由刘宗敏亲自考核,他才放的下心。

一日之后,当八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乞丐和两个四十多岁的双胞胎妇人站在刘宗敏面前的时候,刘宗敏彻底放心了。原本刘宗敏以为朱由检会找一些不知底细的青壮,或者降兵降卒之类的人进来。

“这些老弱妇孺,如何能保护陈姑娘的安全?”刘宗敏假装发怒。

“将军,吴府的外面有您守护呢,陈姑娘安全的很。只是这内宅,还是要找心向姑娘的人才行。这些少年都是流落街头的乞丐,小人把他们招来,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正好让他们替陈姑娘卖命。至于这两个妇人,则是陈姑娘的江南故旧,只是因为牵扯到前朝,所以才落难。”

实际上,这些都是王承恩安排过来的人。八个少年是东厂培训的少年好手,缉拿,刑侦样样都在行。两个双胞胎妇人更是名列东厂杀手榜的高手。这些人不光保护朱由检的安全,还负责强化朱由检的武技训练。朱由检实在看不起自己这份身子骨的弱鸡样,自己在后世好歹当过兵的,如果强化一下,不至于每次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丢人现眼。

“嗯,我很满意,这个事情就这么决定了。另外,闯王明日要替崇祯皇帝设灵祭拜,陈姑娘将会随我同去,你们也准备一下,明日随我进宫。”

刘宗敏的话让朱由检感到意外,李自成找到了徐应元这个替身之后,居然会安排灵堂发丧,不知道李自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当晚,朱由检见到王承恩专门提起这件事:“你觉得李自成为何要这么做?”

“左不过就是为了笼络人心而已。你看闯军进城几日来,京城秩序井然,闯军对城中的百姓又秋毫无犯,看来李自成是想彻底图谋我大明江山。”

朱由检感到很奇怪,后世的史书上不是写闯军进了京城之后,追赃助剿,搜刮了几千万两银子吗?为什么自己穿越这些天来,闯军在京城却秋毫无犯,现在又祭奠起崇祯来了。难道历史改变了?

“传我口谕,明日任何人不得擅动。不要中了李自成的诡计。朕还没死,不用拜祭。”

“其他人都还好说,但是驸马都尉巩永固一家从昨天就失去了联络,不知去向。”

“赶紧派人去找,一定要阻止他们做傻事。”朱由检非常害怕有人因为这件事送命,虽然祭拜的不是真正的皇帝,但是也保不准有人为了面子去冒险。

翌日,京城西北风呼啸,黄沙漫天。浓重的尘埃遮蔽着太阳,让行人睁不开双目。

东华门外,一口上好的棺椁就停放在在广场的中央。

大顺朝永昌皇帝李自成,远远地站在高处的台阶上,表情肃然,不知在想什么。刘宗敏和一干闯军的头领们则身处李自成之后,嘻嘻哈哈的议论不停。朱由检则继续绑着一脑袋的纱布,像个人偶一般矗立在左侧,陈圆圆带着幕离,站在朱由检的身前。远处,来围观的百姓一个都没有,只有空旷的广场静悄悄的。

闯军自然是不会为崇祯戴孝的。整个现场,招魂幡倒是插了不少,白色的旗帜被风刮的哗啦啦响,可是一个戴孝的孝子都没有。只有那个棺椁孤零零的停在哪,显得极为孤寂。

葬礼已经开始,一位身穿儒衫,身形消瘦的男子大步上前,表情严肃,又及其庄重的宣读了一篇祭文。朱由检凭着原宿主的古文知识,大意知道了这个人念的祭文是带有褒奖崇祯的意思。

“这是谁?”朱由检很好奇,闯军里怎么会有一位褒奖崇祯的人。

“李岩。”陈圆圆小声说道:“他在闯军刚进城的时候,来过吴府,劝说吴襄降顺。还专门见了我,希望我给吴三桂写劝降信。”

“哦,原来是他。”朱由检猛然想起李岩这个名字来。

“你知道他?”陈圆圆很诧异,皇上怎么会知道李岩的。

“听说过,以前的奏报中有提及此人。”朱由检搪塞了过去。

关于李岩的大明,明粉里没有不知道的,李自成军中的人才,李岩算是最具有战略眼光的一位。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因魏忠贤案被削职为民。李岩打小聪明,早早中举,在闯军里可以算得上是位高级知识分子。

李自成之所以成势,就是听从了李岩的建议,收拾民心,建立根据地,组建政权,一路打进京城。

现在看来,祭奠崇祯这件事,多半也是李岩的主意。朱由检想到这,对李岩有了些许好感,虽然他是敌对阵营的关键人物,可是就冲他刚刚的一片祭文,足够让朱由检心生感激。

葬礼快要进入尾声了,闯军不可能真的为崇祯的葬礼纠缠太久,走走过场也就行了。李自成身后的大顺君臣,已经颇显不耐烦的表情了。左右维持秩序的闯军,也都哈欠连天,谁也不愿意在这下黄沙的日子里在屋外受罪。

李自成郑重的拿起三支香,点燃之后,带头走到灵前,拱了拱手,算是对死者的尊重。

“等会我们都要给你上香啊,愿你在西天安好!”陈圆圆打趣了一下朱由检。

“我又没死,好好活着呢。”

“可是那牌位上写着你的名字呢。”

“同名同姓的人多了。”

“无耻狡辩。”

就在李自成刚刚上完香的时候,乾清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远远看去,从黄沙雾霾中走出一队全身白衣,披麻戴孝的人群。维护治安的闯军,立刻就端着长枪包围了上去。一时间,喧哗不断,所有人全都伸长了脖子去看,也不知道是什么人这么大胆子,居然敢公然前来祭拜前明的皇上。

第十章:京城众生相

来的一群人约莫二十多个,迎着闯军的枪阵,踏着齐整的步伐,一副视死如归样子,步步逼近灵台前。

李自成一脸的黑线,极不情愿地朝闯军挥挥手说:“让他们过来。”

队伍领头的是两个十几岁的少年,最前面的少年约莫十五六岁,右手还拉着一位十来岁的小少年。这些人朱由检全都认识,打头的就是太子朱慈烺,太子拉着的是皇三子朱慈炯。再后面就是驸马都尉巩永固,乐安公主及全家,全都算是皇室宗亲。

十六岁的太子神色坚毅,明显有了能承担责任的感觉,连看都不看身边的如林枪头,只管带着人,缓缓走到灵柩前,对着灵牌扑通就是一跪。太子身后的众人随之就是放声大哭,甚至其中有人哭的几近昏厥。

整个广场上的所有人都看着太子,只见太子一个低头,双手向前趴,重重的磕在地上,额头血流如注;接着抬头,又是一个重重的磕头,鲜血已经挂满了他稍显稚嫩的脸庞;太子依然不管不顾的又重重的磕了下去,这一下,额头上已经明显皮开肉绽,太子的脸上已经满是血污了。

“父皇,孩儿来看您了!”太子的声音很大,大到完全压制住了现场的其他声音,几乎让每一个到场的人都能听到。实际上,广场上也没有太多杂音,出了李自成背后几名闯军的高层有些窃窃私语之外,此刻,别的人也都是紧紧闭嘴。

朱由检躲在陈圆圆的身后,心口一阵悸动,心慌的很。太子和这肉身,倒是父子血脉,太子的动情,直接让朱由检感到心疼难受。这或许就是心理感应,当至亲的人动了真情的时候,另一方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所有的人都知道来的就是大明的太子了,意外,但是又合情合理。所有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李自成。而李自成却脸色刷白,很明显,这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在李自成看来,自己演一出仁义大戏就可以了,想必也不会有人真的来祭拜崇祯的。就比如现场里右边的那些京城里前朝的大臣们,也都是李自成派人押着才来到现场的。

“来人大胆,见到我大顺的永昌皇帝为何不跪?”作为闯军的高级军师,宋献策拿捏的很准,表现的也真是时候。

“尔本是我大明的一个驿站小吏,为何不从良为善,却要聚众造反,还逼死了我的父皇,你的君父。如此不忠不义之举,安敢燥舌。尔何德何能让我下跪?”太子正义凛然,梗着脖子指着李自成骂道。
首节 上一节 14/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