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126节


“来!喝口老鸭汤,压一压。”朱由检继续递过来一碗汤。

“呜~不不不。”方以智实在吃不下了,他块头小,也不是少年郎的年龄。

“走,带你转一转。”朱由检看他样子,也不勉强了,起身就要走。

“我也要去。”朱慈炯也要跟着,他实在是喜欢这里。

“早点回去,没听见号声吗?不守这里的规矩,就不能在这里呆。”

方以智侧耳一听,果然,整个校区都是嘹亮的号声,学员都在朝各处的房舍疾行。天色已黑,几座大的房间已经灯火通明。

“这是晚自习的号声。这里的学员,从早上卯时开始,一直要到晚上亥时,除了一个时辰的锻炼,其他时间在学习。中午也只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

朱由检对这里的作息有严格的规定,这里的作息完全按照衡水中学的高三班的作息来。

方以智惊呆了,虽然说也有读书人很刻苦的,可是也没有成批的人如此安排的。

“基础知识的灌输,就是需要流水化。只有通过这一关,才能进入到个性化阶段。”虽然朱由检很卖力的讲解,可是方以智依然不动他在讲什么。

“这一排,是基础识字班,他们学的是最基础的音阶,学完之后可以独立识字,不再需要老师另外教授。这个过程一般人需要半个月,小部分人只需要五天。”

朱由检指着最简陋的一排教室说:“我们把汉字的音阶简化成二十六个字母,和对应的组合编成,相比较以前,最常用的汉字需要三千五百个来讲,二十六个字母的学习时间大大缩短。

目前,最新的字典编撰工作正在进行,可是速度太慢了,人手实在不够。如果能完成字典编撰,以后的人可能只需要先学习基本音阶,就能自主学习全部汉字。”

明人如果想学一个字,是需要老师手把手教的,如果一个人住在十里外,忽然见到一个陌生字,他只能去十里外找个老师问。所以,知识的传承在这个时代,近乎于僵化的。

就比如某电影里,千里迢迢被老师念成千里昭昭,一个班甚至一个学校的学生都可能念成千里昭昭。

“其实,这部分教学不应该放到这里,应该在乡间的私塾里完成。但是,这是新学,我们没有足够的老师去普及。”

朱由检带着方以智离开了这一区域,来到了一片几排教舍的地方,这里的面积明显比刚才大,学员也多很多。

“这里是基础科目教学,目前老师不够,代课的都是之前学习好的学员。”

方以智探头一看,果然,给学员讲课的既然是一个个年轻人,穿着也和学员一样。甚至年龄居然比坐在下面的学员还小。

“你看一下他们的课本,有什么不一样的。”朱由检随手拿起一本读本,递给了方以智。

方以智接过一看,《算术基础》,《物理基础》,《化学基础》。虽然他不懂什么叫化学,但是还是很认真的翻看起来。

他发现这些书都很浅显,里面只是讲解了一些基本的案例,然后通过案例讲述发生的原理,并没有具体的解答。

不过,这已经很让人惊讶了,起码他手上拿着的《物理基础》和自己写的《物理小识》完全不一样。

方以智的《物理小识》是从事物的本身去解说问题的规律,而这本《物理基础》却是从问题的本身去解说事物的规律。

就凭这一点,就足够吸引方以智的注意了,他接受西洋学说,但是这个时候的西洋学说也没有系统化,作为中原文化接受外来文化的第一人,在没有系统指导的情况下,方以智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去尝试解说事物本源,这很难。

“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蠢蠕,类其性情,征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物理小识·自序》)

从这段序言可以看出来,方以智很孤独,他只能以劝解的方式来解说新的学问,发人深思。

“气凝为形,发为光声,犹有未凝形之空气与之摩荡嘘吸。故形之用,止于其分,而光声之用,常溢于其余:气无空隙,互相转应也。”(《物理小识》卷一)

而朱由检的课本更直接,直接到直接告诉你大气是什么,怎么产生;光是什么,光有什么用。

看着看着,方以智就慢慢捋顺了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

“走吧,咱们再去下一处。”朱由检见方以智已经在这看半天了,就想离开。

“等会,我把这本看完。”方以智完全当朱由检不存在了,也似乎忘了身份,再也不拘谨了。

朱由检一笑,拉着他的手说:“让你看这本课本,那才是浪费时间。有更好的给你看,你放心吧。”

“真的?”

“君无戏言!”

第九十九章:从这里到这里

最后一排房子很特别,每一栋都是独立的院落,相互之间相隔比较远。

这些院落建在山腰,而且护卫森严,周围布满了岗哨,进出都需要令牌,甚至搜身。

这里的建筑面积最大,但是里面的人数却最少。

“这一栋是物理系,旁边的是机械系,最远处那个是化学系,还有材料系,建筑工程系。另外还有两处军事系,不在这边。”

朱由检介绍到,这些都是最近一个月才从最初的三百名学员中择优分离出来的。

技术的进步,不是一个学科的任务,穿越也不是解决一杆燧发枪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事。

它需要各种学科的相互配合,才能形成突破,哪怕你知道一杆枪怎么做,但是没有对应的机械,材料,依然就只是一个设计图而已。

最后,朱由检带着方以智来到一处几乎坐落在山顶的大建筑。之所以没有完全建在山顶,纯粹是为了让远处看起来不那么显眼。

“这里是行政办公的地方,也是藏书楼。所有最重要的知识都集中在这里,最重要的计划也在这里。可以说,这里才是整个大明的机密。以后,你就在这办公。”
首节 上一节 126/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