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神射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383节

曹性亲自提着枪,号令士兵冲锋,就算拼死也要给郭嘉一枪,结果打到后面曹性才发现,郭嘉这个家伙也躲得极其好,反正他曹性不可能远距离将其击杀,最终曹性也只能放在目标,恰逢被打败的张辽高顺,此刻正被关在后面,所以曹性带着的人,冲进战俘营中乱杀一通,最终把高顺给抢了出来。

曹性就只是问了高顺一句话,是否愿意归祥秦国,高顺只是迟疑了片刻,便向曹性功了拱手:“主公在上,我高顺愿意归降!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听到这句话,曹性笑容,历史上的高顺在被曹操活捉之后,他倒是没有投降,而是选择了死亡。

曹性在前世,也是好好的分析了一下高顺这个人物,吕布手下的两大将领张辽高顺,张辽最终是投靠了曹操,而高顺并没有,想要高顺投降,或许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想办法连着吕布一块招降了。

反正历史上的曹操,听了刘备的话,把吕布杀了,高顺也就自然而然的没有归想。

不过如今吕布已经走了,高顺没有地方可去,但是曹性和高顺都是一样的,出生于并州,再加上曹性和吕布是多年的好友,两人在战略上也是盟友关系,因此高顺归降曹性,那应该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曹性心情大好,不过接下来他就向高顺问道:“我要你重组你的陷阵营,你需要多少兵马!”

高顺没有犹豫,直接回答道:“八百勇士足矣!”

“不!”曹性目光灼灼的看着高顺:“我知道你乃忠义之士,我希望你所训练的陷阵营,能够在后世流芳百世,这一次我给你三千人马,我要看见的是一只全新的陷阵营!”

在三国的历史上,若论特殊的部队,向鞠义的先登营,是一只部队,但是在别人高顺的手中也有一只特殊的部队,那就叫做陷阵营,说实话,到现在曹性都没有见过陷阵营的真正威力,既然如今高顺来了,曹性定会让这支部队闻名于天下。

高顺投靠了秦国,但是没有被曹性抢救出来的张辽,也就投靠了魏国,这或许是历史上的轨迹吧,据说当曹操去接见战俘之时,看见张辽也是心中欢喜,张辽愿意归想,曹操更是巴不得,也给了张辽许多好处,反正张辽在魏国也是站稳了脚跟,就这样,张辽高顺二人彻底的分道扬镳。

天下间又灭了一个诸侯,吕布的消失似乎对于很多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影响,反正天下是沉寂了,那么一会儿。

就是这一小会儿的时间,却给了曹性一个安心舒适的生活,在这段时间中,曹性回到他的首都洛阳,安安心心的组织朝堂政务,日子倒也过得还舒心。

也就在这段时间里,曹性也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小曼已经有了身孕,当从张机那里确认了这个消息之后,曹性的心中那是大喜过望,一把就抱住了旁边的小曼,而小曼也是脸颊羞红,旁边的蔡琰同样是在一边高兴。

趁着喜上眉梢的这股劲,曹性加班加点,终于三个月之后,蔡琰那里竟然也传来了喜讯,这可谓是双喜临门,曹性都有些不可思议,没想到这么快自己就要做父亲了。这种心情又激动又紧张啊。

到了公元196年年初之际,一个婴儿咕咕坠地,那正是小曼为曹性所诞下的第一个孩子,是一个男婴,这也就代表秦国终于有了接班人,上至君王,下至黎明百姓,都非常高兴。

曹性抱着怀中的婴儿,看着他那肉嘟嘟的小脸,粉红的小手,心中也是开心的不得了,旁边的小曼看着曹性也是笑着说,道请曹性为他的孩子取一个名字。

不过这一说,曹性倒是有一些苦恼了,取名字,这还真的是一个技术活啊。

甚至曹性把什么奉云贾逵贾诩法正等人全部拉来了,让他们帮自己的儿子想一个名字。

奉云他们也全部都是年轻人,虽然在积极的想着名字,但是说出来的名字,曹性都有一些嗅之以鼻,最终还是贾诩笑呵呵的说了一句比较粗俗的话。

“老子打天下,儿子坐天下,王子诞生的那一刻,在他的身上也被赋予了某种使命,将来做秦国的天下,将会由他来守护,我看不如这样,既然要守护一个国家,那么就必须要有很高的素养,很渊博的知识,不如就叫曹蠡吧!”

当假许说出这个名字之时,曹性的第一个想法是想到了,以前似乎有一位名士,叫做范蠡,一想到这里,曹性在看了看贾诩那似笑非笑的神色,曹性瞬间明了,贾诩是什么意思?他看着他那稚嫩的儿子,此刻还在那里安然熟睡。

最终曹性是笑着点了点头就叫曹蠡,将来他要守护秦国的天下,这是一份重任,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将来他或许会遇到比曹性更多的困难,曹性希望他能够驾驭住这一切,控制好所有的人心鬼蜮,让秦国流芳百世。在他的身上,或许背负着更多的使命吧。

就这样,曹性的第一个儿子,曹蠡就此出生,虽说曹性的心情不错,不过曹性也没有忘记,现在自己是秦国的国君,更应该注重天下大事,毕竟这天下还没有完全统一。

因为吕布的消失,使得各大诸侯都沉浸了一阵子,但是这公元196年刚刚开年,又开始了烽火连天的争斗,至于说率先发起争斗的,是在江东那一片地方。江东那一片地方主要就是孙坚建立起来的吴国,孙坚虽然是一个英雄,但是时运不济,最终死在了楚国一个小兵的乱箭之下,这的确让人有一些扼腕叹息。

不过没过多久,他的接班人就站出来了,正是他的儿子孙策。

孙策是含泪从黄祖那里,接过了他父亲的尸体,并且黄祖还在那里大大咧咧的,让孙策承诺一系列事情,孙策没有吱声,全部都是默默的忍受。

本来众人都以为孙策不过一个十多岁二十岁出头的少年,回来之后应该是会因为父亲的死而悲痛不已,然而却未曾料到,孙策回来之后,先是安抚好了母亲和各大兄弟,随后举行了父亲的葬礼,不过葬礼却是比较简陋,按照孙策的话来说,一切从简。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孙策虽然没有发动战争,也没有发起报复。

但是他在江东一地却是安抚民心,浇灭不服的势力。

在这期间,孙策的主要功绩就是,使江东各地逐渐的安抚下来,民生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的恢复。江东经过短短的发展,都快变成以前的富庶之乡了,若问江东发展的为何如此之快,那只因为有长江天堑,这道天然屏障守候,无论是经济还是民生,都可以得到迅速的发展,这是客观原因。

不过若是没有人才的话,即便你有上好的资源,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所以孙策在位时期。大势任用贤能,在文臣方面,有几个人比较突出。

就比如说是一个叫做周瑜的青年,据说和孙策那是拜把子的兄弟,他来之后开始大力整顿军事,江东的水军迅速的组建了起来。

还有两兄弟出自同一个地方叫做张昭和张玄,他们二人也是投入了孙策的麾下,虽说他们两人的年纪偏大,但都是当地有名的名士,江东之所以发展的这么快,他们二人功不可没。甚至在江东富甲一方的大户儒家,都争相来投。

在武将这一方面双侧,降服了太史慈。又收服了凌操等人。这使得江东的势力,开始迅速的壮大。

虽说孙策所做的这一切功绩都非常耀眼,不过很多人对于孙策的这些做法,却是褒贬不一。

因为江东能够发展的这么快,是因为孙策用了雷霆手段。一切都是快而有力的发展,在此期间,固然有不少世家投靠孙策,为江东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有一些不服的世家,他们似乎有些不想买孙策的账,甚至还阻碍江东的发展。

以孙策的那个暴脾气,哪里忍得了啊,所以他也不顾手下那些文臣的反对,既然这些世家不想听他孙策的,那么就全部抓起来杀了。

因此在江东也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惨剧,那些平时看起来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世家之人,如今一个个都是凄厉的惨叫着,最终变成了孙策的刀下亡魂。并且在这些世家大族中,还有不少是有名的世家,但是这一切对于孙策来说并不重要,反正这些人不服杀就是了。

江东稳而向上的发展,经过了一年多的励精图治,孙策进行了一次阅兵,发现自己士兵的士气充足,粮食足够,于是乎他直接面向西面对楚国那边,喊出了他心底最深处的怒吼。

“还我父命!”

孙策亲自带着人马以大将周瑜程普等人为先锋,直接带着兵马再度进攻江夏,据说当楚国听到这个消息之时,先是有一些震惊,随后又变得不以为意起来。

楚王刘表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对江夏太守黄祖说了一句话,这是他黄祖和孙策自己的恩怨,让黄祖务必想办法自己解决。

其实在楚国也算是世家林立的地方,当年废史立牧,刘表单骑进入荆州,但是他却迅速的将荆州平定了下来,坐稳了州牧的位置在,这其中有不少都是世家的功劳,其中黄祖的家族也是重要的成员之一,正是因为黄祖的家族为刘表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他黄祖才坐稳了这个江夏太守的位置。

第三百七十四章 水战激烈
首节 上一节 383/4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国航空

下一篇:最强大昏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