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神射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349节

当然,在此期间不是没有人没有怀疑过曹性,毕竟曹性也参与了那次营救汉献帝的活动中。

但是面对这些流言蜚语,面对这些质问曹性根本不予理会,他已将他的全部精力与心思投入到了洛阳的重建当中,至于说这些人说什么,曹性根本懒得理会。

就这样,曹性在洛阳中和马均一起学习,一起探讨,历时整整两月有余,曹性终于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答案,甚至他在这段时间中,不断的向别人马均学习请教,现在的曹性感觉自己,在工匠这一门都算是入行了。

不过两个月之后,所发生的一件大事,还是使得曹性不得不停下手中的事情去应付,因为这件事可以说是轰动天下。

其实这件事追根问底,还是要追溯到汉献帝之死的问题上面。

对于汉献帝的死亡曹性呵呵一笑,他本来就不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人,对于所望的大汉王朝,更加谈不上有多么的忠诚。

再加上汉献帝那个人小鬼大的人物,居然一心想要夺取他的并州,于情于理曹性都不会再对汉室忠心。所以说汉献帝死不死,跟别人曹性的关系的确没有多大,再加上其中的确隐含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曹性不想提及。所以说曹性一回来就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仿佛汉献帝的死与不死,和他曹性没有太大的关系,如今汉献帝死了,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并非他曹性,所以说曹性表现出这副态度也无可厚非,那些人骂着骂着见曹性没有任何反应,心中也觉得或许真不是曹性所为,曹性才懒得理他们,因此也放弃了对曹性的追查。

不过汉献帝一死,有些人就开始坐不住了。

首先就是袁绍这个家伙,大家扯皮扯了两个多月,嘴巴都扯麻了,现在扯下去也没什么意义,所以说众人也准备偃旗息鼓,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袁术却在某一次祭天仪式中,穿着蟒袍拿着玉玺,一步一步走上了高台,并且大声的对他底下的臣子说了一句话。

天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日我袁绍以四世三公的名望,顺应天意,理应继承此位。我手中的传国玉玺,便是皇权的最高象征,从今开始我便是天下的皇帝。

当这个消息传出来之时,可谓是天下震惊。汉献帝的确死了,并且在这两个多月的时时间中,众人虽在那里吵得火热,但吵来吵去,终究还是没有人站出来推举一个新的皇帝。

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在封建社会竟然没有一位皇帝的出现,这看是有一些不得了,但实则天下并没有发生多大的骚乱,是因为如今的天下已在各个诸侯的掌控之中。

只要各大诸侯做好自己的事情,管好自下的臣民,那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没想到到这个时候,袁术竟然跑出来说自己才是天子,至于说根据,那就是袁绍手中的那块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当初曹性从洛阳带出来的曹性,把这块传国玉玺给了袁术,当然是以高价卖出去的,约束就一直将其当做宝贝,甚至在此之前经常拿着这块玉玺在他的手下面前晃荡,说什么玉玺在手天下我有的话。

但是不管怎么说,袁绍今天终究是走出了这一步,并且改建国号为成,当袁术称帝的这个消息传遍天下之时,天下皆是一片动荡,首先是冀州的名士,陈琳还有崔琰兄弟,直接发表文章大骂。袁术黄口小儿,岂可言帝乎?

意思说他袁绍有什么资格当皇帝,难道就凭一块小小的玉玺,那岂不是说只要一个普通人拿到玉玺,那就可以直接登机称帝了不是,所以袁术这就是胡闹。

有了这些人的带头,天下有识之士纷纷对袁术发起了攻击,声讨袁术,这种行为实在是太卑劣。

然而袁绍对于这些人的言语不仅没有感到丝毫害怕,反而心中还有些生气,在他看来,他袁家的声望本就已经够高了,再加上传国玉玺,难道他袁术还不够资格当皇帝?袁术看来分明就是这些人眼红他而已,所以他不仅不改,依然我行我素,让天下所有人都尊称他为陛下。

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

“主公,袁术称帝,天下共伐,而我们也应该趁此时机出兵汝南,攻击袁术!”

曹性看着这一封又一封的书信,他都是无奈的将这些全部扔在了一旁,这里面有法正写的尤奉云写的,但是大家无一例外的都表明了一个意思,那就是袁术这家伙竟然敢称帝,那么我们就去攻打他吧。

这是一个很注重名望的年代,袁术无才无德,竟然敢贸然称帝,似乎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爽,所以说像法正这种好战分子,第一个站出来请求曹性发兵汝南攻打袁术。

若只是法正这一个好战分子在那里说这些也就算了,但关键是他还把奉云陈虎等人全部拉上了,大家都表明了一个意思。

因为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曹性也是召集群臣,询问大家的意见,曹性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他所在的并州并不和袁术的汝南接壤,若是要前往古来,搞不好要从曹操的地盘借过。

或许因为这件事闹得天下沸沸扬扬,曹操迫于压力也会给曹进行一个方便,但关键的问题就是,曹性若是出兵去攻打汝南,即便把袁术灭了,但是到头来什么好都讨不到,毕竟并州和汝南不接壤,曹性不可能在那里安排自己的地盘。

曹性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曹性绝对不会去做,这本来就是一个乱世,是一个大争之世,曹性若不为自己谋利,像什么曹操袁绍等人,也会为自己谋利,若是等他们强大起来,而曹性却没有一点作为,那么倒霉的人终究会是曹性,这种赔本的买卖,曹性可不想去做。

面对曹性的这个问题,众人都有些沉默,最终一致认为,若是将汝南那块地方打下来之后,或许最大的一个契机就是将锦衣卫安插进去,想要攻城略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本来曹性以为既然大家都拿不出一个办法,那么此事就应该作罢,然而让他未曾料到的是一直沉默不开口的贾诩,竟然在最后关口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只告诉了曹性他心中所想的结果,那就是这次一定要出兵。

至于说为何,贾诩也给出了一个理由,就当是展现一次武力威慑吧。虽说这个理由听起来有那么一些牵强,但是贾诩也再度补充到,这件事可是天下共同响应的,曹性不应该做那个不合群的人,对此曹性苦思冥想了半晌的时间,最终还是对他点了点头。

也正如法正所预料的那样,曹性派遣奉云前往兖州,就相当于这次的外交官,就只有一个目的,要求曹操给曹性放行,曹性也要带兵前往汝南,曹操闻言一口答应了下来,并且也没有提任何要求,就这样,仅仅半月的时间,曹性便带着大军从上棠出发。

虽说是大军,但是若是仔细数一下会发现,曹性其实这次也没有带多少人,从兵力加起来也就是一万有余,这一次属于远征,曹性不会拿出太多的家底。

曹性就这样带着一万余人,行驶了半个月的时间,穿越了兖州境地,终于抵达了如汝南。

不过看样子,汝南这里已经发生了激烈的交火,曹性他们算是晚来的了。

曹性先命令自己的士兵安营扎寨,刚到夜晚时分,曹性着急召集终将,而车武也是匆匆的从外面跑了回来,曹性点头示意,车武也是心领神会,立刻站了起来,将他这几日所收集到的情报,向大家叙说了出来。

在这个注重儒家立法的时代,称王称帝,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袁术这个家伙无德无能,竟然就敢贸然称帝。这已经犯了天下之忌讳,天下之人共同对袁术声讨不已。

就比如说益州的刘焉,荆州的刘表,还有江东的刘瑶,冀州的刘虞等人,纷纷对袁术的这种做法感觉到不齿,虽说这些人是汉室宗亲,但是有实力的人只是随便打两句口号,绝对不会轻易出兵,就好比荆州的刘表一般,那些想要一心复汉的人。手中又无兵无权,所以最后不能来此助阵。

结果到头来真正对袁术发动攻击的也就只有寥寥几人而已,除了曹性的军队外。还有曹操的军队,曹操毕竟占据兖州,离汝南是比较近的。所以他率先带着大军,对袁术开展了猛烈的进攻,袁术也是派着他的大将纪灵,带兵来迎战曹操,双方已经交战了好几日的时间,互有胜负,不过总的来说曹操这边还是占据很大的优势。

只因为汝南这块地方虽说兵精粮足,但是在袁术的治理下却是一天比一天糟糕,毕竟袁术虽然名声很大,但是治国才能远远不行,只知道不断的收刮民脂民膏供他享乐。

因此袁术的综合实力当然不强,节节败退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曹操之外,徐州的陶谦也已出兵。

听到这个消息之时,曹性的心中还有些诧异,历史上陶谦给曹性的印象,陶谦似乎并不是一个强硬的诸侯,也并不喜欢战乱,就在去年,曹操的父亲死在了陶谦的地盘之上,曹操为此大动干戈,直接带兵来犯。

虽说到最后曹操依旧没人打下徐州这块地盘,但是曹操一次性杀了徐州十几万的百姓。这一件事情还让陶谦胆战心惊,每日都在诚惶诚恐中度过,据说就是因为曹操的那事开始,陶谦落下了病根。

所以现在陶谦的身体应该是一日不如一日的那种,当时关键时期,他居然还有心情发兵打袁术,这似乎看起来有一些不同寻常,曹性再三询问之下,也终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据说陶谦本不想来掺合这件事情的。
首节 上一节 349/4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国航空

下一篇:最强大昏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