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神射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329节

袁绍可谓是亏大了,不过也就在这时,沮授田丰再度向袁绍谏言,这场战争不能打下去了。

袁绍问他们二人有何办法可以迅速的击溃曹性,他也不想再和曹性纠缠下去了,曹性的这种无赖打法,让他颇为头疼。

只是沮授和阗丰的建议,却让袁绍有一些不爽。沮授和阗丰对袁绍说到,如今像幽州,青州,两个州郡才刚刚拿下,里面的情况还颇为不稳定,袁绍此刻不应该将重心放在军事上,而应该放在安抚百姓,恢复生产之上。

此刻与曹性开战,那只能算是劳民伤财,对于袁绍的势力只会造成一种无形的打击,当然,对于曹性来说打击是有的,但是不大,因为曹性的并州很稳定。

所以说来说去袁绍也算是听明白了,他手下这两个谋士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像曹性谈和。

一听到这个建议,袁绍的脸色就很不好看,恰逢又有一些谋士站出来说道,和他曹性谈什么和,他曹性不过一匹夫之辈,哪里会有这种资格?

虽说袁绍心中很赞同这种说法,但无奈事实就摆在他的眼前,既然不谈,何那么就继续打吧,接连几仗打下来,皆是大败而归。所以到最后袁绍即便心中有天大的火气,在面对这种局势,他最终的选择可能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与曹性谈判。

袁绍最终是派了田丰去找曹性,而曹性最后的态度也是点了点头。

因为曹性知道,这一场战争算是他曹性的战争,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袁绍实力强大,曹性根本无法将其攻克,若是一直下去,那只是无休止的持续战。对双方都不会有好处。

第三百二十六章 条件

田丰代表袁绍,主动找曹性谈判,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对于这件事情,曹性还真不能单独决断,他将这个事情告诉了正在上棠的所有人,无论大小官员,让他们把他们的意见都写上来。同时曹性还把法正贾诩等人全部招了过来。

曹性这可谓是集思广益,最终在众人的无数意见中,曹性拍板做下了决定,把他的条件提给了田丰,看见曹性的条件之时,田丰也是大吃一惊。

现在袁绍是想主动停战,毕竟他后方还没有稳定下来,所以说袁绍有求于曹性,曹性这边佔据优势,按照道理来说,曹性无论是什么条件,只要不太过分,田酆都是没办法的,只能答应下来。

但是面对这种条件,田丰还是忍不住向曹性问道:“并州牧,你可知你在做什么!”

“哦,田丰先生难道对我所提出条件有什么异义?既然如此的话,我也可以换一个,让他袁本初拿黄金万两来,我就停战!”

看到此种情况,田丰知道再劝下去也没有什么结果,于是乎不再多言,带着曹性所提的条件,迅速的回到了邺城的那边,当袁绍听到曹性的要求之时,整个人也是气得暴跳如雷。

曹性既不要钱也不要粮,因为无论是钱财还是粮食,他曹性的地头都已足够多。

曹性只是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严惩这次刻意发动战争的那些世家。

追根溯源,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打起来的,也很简单,曹性佔领了整个并州之后,颁布的一系列法令,迫使很多世家全部搬了出去,那些世家自然是心中不服。到了冀州之后立马投靠了袁绍,袁绍对于世家的力量也非常的喜爱,所以自然是全盘接受。

不过既然那些世家已投靠于你,愿意对你效忠,那你这个作为主公的,是不是也应该向别人回报一点什么东西?

而这些世家提出的要求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严惩曹性,天天在袁绍面前说曹性的坏话,久而久之袁绍也觉得,是该动一动曹性这个家伙了,于是乎联合曹操,一起对并州发动了进攻。所以才有朝歌之战的形成。

如今朝歌之战已经打完,曹操没有时间来找曹性的麻烦,那么曹性回头就来找袁绍的晦气。曹性要求袁绍把这些带头对他表示不满的世家,全部拖出来杀了。

对于曹性的这个建议,袁绍表现的非常犹豫,他本来就是靠世家的支撑才起来的,要他无缘无故的把这些世家之人全部杀了,今后谁还敢投靠于他。所以袁绍的第一个想法,那自然是否定的。

然而就是基于他这种态度,曹性也没有跟他客气,直接带着兵马再度进攻,敌退我进敌进我退,反正就是不断的骚扰袁绍。不断的杀伤袁绍的有生力量,让袁绍不得安宁,甚至还派出锦衣卫,去什么幽州青州不断的进行骚扰。

本来局势还没稳定下来,曹性又来骚扰,所以使得袁绍这边的形势显得更加的不妙。袁绍心中气急,但对曹性也是无可奈何,最终也只能痛下决心。

不过让他亲手杀了那些世家,似乎是不大可能的,毕竟他可不想背上一个骂名,于是乎袁绍想了一个办法,将那些当初讨伐曹性的世家,全部集合在一个地方。

袁绍对这些世家说,如今冀州的土地已经太过于密集,没有闲付的土地给予这些世家,这些世家要想立足,不如迁往幽州,在那里人口还比较稀少,正适合发展,若是将幽州那片贫瘠的土地发展起来,那就是他袁绍这里的头号大功臣。

所以说就这样,这些世家在一小对兵马的护送下,不断的向东迁移,结果在半路上突然遇到了无数黑人的追杀。

这些世家之人平时养尊处优,哪里有什么战斗力,他们身边的兵马也不够,这群黑衣人确实训练有素,三下五除二的便将这一群人全部斩杀。

当这件事传开之时,可以说在冀州这一带,震动不小。那些被斩杀之人说白了,都是世家的主要人物,上上下下加起来大约有三千余人,这不是一个小数目,然而全部死于非命,凶手不用说大家都猜得出来,十有八九都是曹性派锦衣卫乾的。

毕竟谁都知道,曹性和世家的恩怨,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种事情曹性绝对干得出来。并且这些世家,也全部都是当初支援讨伐曹性的世家,所以说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

当即,天下震怒,有许多人都纷纷对曹性发出了讨伐之言,虽说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这些人依旧把曹性骂的狗血淋头,说曹性草菅人命,说曹性惨无人道,一时间舆论的声音纷纷指责曹性。

而此刻曹性坐在自己的房间中,静静的看着这些骂他的书信。

要是说曹性心中一点气都没有,那绝对是假的,这些儒生骂人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花招,反正是骂的天花乱坠,曹性在他们的嘴中,彷彿已经成为了一个十恶不赦,罄竹难书之人。

曹性也承认,那档子事情的确是他乾的,曹性在此之前也是徵集了大家的意见,这个将那些煽动这场战争之人,全部抓起来杀了的建议,其实是由法正这个家伙提出的。

法正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方案,其实也是基于了几点理由,首先就是法正知道,曹性现在手中既不缺钱也不缺粮,其次,这场谈何的主动权,虽说掌握在曹性的手中,但曹性也绝对不能玩的太过火,也就是不能提出一些超脱了袁绍能力範围的要求,若是真把袁绍惹毛了,这场战斗继续打下去,对于双方来说就是没有任何好处,毕竟曹性现在的势力,还是不如袁绍,到最后,被拖垮的人说不好还是曹性。

最后法正也更清楚一点,这次的谈判说白了也就是缓兵之计,大家各自撤军回去休息一会儿,等哪天时机成熟了,双方在兵戎相见。

所以法正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曹性提出的条件,必须是对袁绍不利的,要削弱袁绍的力量,所以法正最终就想出了,将那些煽动袁绍的世家,通通拉出来杀了。法正的这个建议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毕竟若是这样乾的话,就实在是太解气了,陈虎等人一致支援。

不过还有两个人持反对态度,首先就是远在上棠的奉云,他向曹性写了一封书信,陈明利弊,总的来说也就是世家的力量庞大,若是将天下的世家全部得罪死了,对曹性来说非常的不利呀。

听到这封书信上面的内容,陈虎第一个摆了摆手,很不在意的说道,奉云现在就是有些怕了,已经没有当初的热血了,杀了那些世家他们又能怎样?

另外一个反对曹性这么做的人,应该就是贾诩了,不过贾诩倒是没有像奉云那样大张旗鼓的,像曹性成名利弊,他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话,三思而后行。

不过曹性最终还是采纳了法正的建议,向袁绍提出了这个要求,最后来的结果也就是这样了。

曹性将法正招了过来,将这些书信递到了法正的手中,法正目光灼灼的盯着这些纸张,随后淡然的将其放下,此刻他看向曹性的眼中依旧是古井无波。

“还请主公不要动气,你真的认为那些骂你的儒生,他们是真的想骂你吗!”

一听这话曹性,不由的眯起了眼睛,他心中的确有火气,毕竟他曹性又不是曹操,喜欢被人骂。
首节 上一节 329/4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国航空

下一篇:最强大昏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