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神射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249节

那名山贼既然已经选择了交代,那么肯定不可能再有所窝藏,只听他说道,他也不知道那名军官叫什么名字,但是他的姓氏似乎是张。

车武有些迷糊,他还想要再继续询问,然而曹性却是摆了摆手说道:“不用再问了,这是我没猜错,应该是上棠的太守张扬吧!”

当曹性将这个名字说出之时,可以看见整个营帐中的人皆是吃惊不小,张扬是何许人物,可以说在并州刺史丁原入京之后就将并州的一切事物都交给了这个张扬打理,所以说张扬的身份能算得上是一个代理的刺史。

第二百四十五章 学堂

曹性带人回到了边云县之中,只是刚曹性刚刚回到边云县没多久,奉云就急急忙忙的将一封书信,送到了曹性的手上,如今曹性已经是九原郡守,所以奉云没有再担任县令,把县令的位置交给了别人之后,又重新回到了曹性身边做事,毕竟曹性现在也的确缺些人手。

“大哥,有些人不怎么安分啊……”

曹性看了奉云一眼没有说话,将信封拆开迅速的阅览了一遍,随后大笑了一声,直接将这封信扔到了地上,管都不管。

看到曹性如此举动,奉云都有些心虚的问道:“大哥,如今丁原已死,那个张扬也可以说是我们并州的刺史,如今他写了这封信,我们势必要想一个办法应对啊!”

正所谓树大招风,曹性的边云县以及将九原郡,治理得如此好,曹性治下人口已经有二十余万,是并州八郡中发展得最好的一个郡。

也正所谓人红是非多,这不,麻烦终于找上门来了,张扬要求曹性去上棠走一趟,至于说什么事,信中并没有说明,不过是个人都可以猜出来,绝非什么好事。

按照常理来说,这个张扬是一个代理刺史,也算得上是曹性的上司,他的命令曹性不能不听,但此刻曹性只能呵呵一笑,张扬或许早就想动他了,早在他回来的路上,便已经安排人来刺杀他,结果没有成功,若是曹性在信了他的鬼话,那才真的是邪门了。

“不必理会他,过好我们的日子即可。”对于这封信,曹性最后的态度也就是这样。

差不多过了一周的时间,这一日,曹性在奉云等人的陪伴下,走入一个偌大的四合院之中,还未完全走进,便听见里面传来了一片书声,朗朗之声,先是一个动听的女声,在那里起头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紧接着又传来了无数莘莘学子,朗朗的跟读之声。

奉云等人想要走入,然而却是被曹性一把手拦住了,曹性背负双手,站在外面静静的听着这些莘莘学子的读书之声,差不多过了半个时辰,这些声音才完全结束。

无数少年郎,背着自己的布置的书包,兴高采烈的离开了此处。

看着这一个个学子欢天喜地的样子,曹性不禁想起了前世的自己,那时候尚且年幼,虽说生活清贫,但是曹性觉得那未尝不是一种快乐,未尝不是一种享受啊。

想到这里曹性不禁莞尔,不过也就在这时,旁边的奉云推了推曹性,曹性也终于回过神来。定神一看,在他的前方已经站着一个窈窕的女子。

这名女子也不是别人,正是曹性从洛阳接过来的蔡琰,蔡琰看着曹性对曹性盈盈一礼。而曹性则是摆了摆手,示意蔡琰不必多礼。

“在这里住的可还习惯!”

蔡琰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多谢曹公子的多番照顾,我在这里一切都住的习惯,还有每日能教导这些生生学子,我也感受到了一种快乐,一种幸福!”

曹性之前就在洛阳,把蔡邕所长的万卷经书全部翻了过来,这万卷经书里面什么都有,有儒家的,有道家的,有法家的,有兵家的。

再加上曹性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很快,书本得到了普及,于是乎曹性就开设了一个学堂,而目前的这个就是曹性所开放的第一个正式学堂。

在这个教育并不普及的时代,能得到书读是一件幸事,曹性也教导手下的百姓,让他们将自己家中的少年全部送往学堂,让他们得到最基本的教育,至少懂得读书写字,毕竟有学识的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于社会,都是一件好事。

古代就有孔子收教徒弟,每人交十块腊肉便可入学,而曹性这里收费更加便宜,每人只需交两块腊肉的钱,便可到学堂内,学习一年的时间,至于说剩下的,则全部都官府补助。

当然,或许也有一些普通百姓认识死理,觉得拿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实在是太过于浪费,毕竟读书这个东西还要花钱,还不如就留在家中老老实实的种地,为家中减轻一些负担,然而曹性却是明确的告诉他们。

若是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能够步入仕途,那么读书就是最基本的一项内容,曹性向所有人保证,日后在他的治下选举官员,不是在像大汉王朝那样以孝廉的方式。

虽说举孝廉来推举官员的方式看似不错,毕竟他的出发点还是挺好的,但是推举了这么多官员出来,也没见什么优秀的人才,所以曹性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能者上,不能者下,至于说贤能不贤能,可以作为第二考核。反正曹性目前所要的,就是能治国佣兵的有用之才。

蔡琰就作为这座学堂的第一任校长,他的任务倒是挺重的,不仅要交自己的学生读书认字,更重要的是,他还要帮助曹性培养出第一批老师,所以说蔡琰身上的担子也很沉重。

曹性走过去告诉蔡琰,若是坚持不住的话,说一声便可,曹性会想办法让奉云来协助蔡琰的,然而蔡琰却是坚定的摇了摇头,自从他父亲死了之后,他好像成熟了许多,也彻底的坚强了起来。

蔡琰告诉曹性,教导天下学子,他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他已经逐步的将这种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一种责任,所以无论如何,她都不会觉得苦不会觉得累。

听到蔡琰的这一番话,曹性也是笑了,这就是所谓的师德吗?在蔡琰的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曹性询问了一些关于学堂的问题,但在此之后曹性似乎与蔡琰开始变得越来越没话说,这就是所谓的没话题吗?曹性尴尬的笑了笑,想要说些什么,但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说的,特别是一想到蔡琰的父亲才刚刚去世,有些事情还是以后再说吧。

所以说曹性在叮嘱蔡琰,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之后,便带着人离开了。

回到自己的府中之后,曹性继续处理他的政事,九原郡已经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在新政的全面改造下,最大的成效就是,每家每户都丰衣足食,街上不再有乞丐,只要你勤快,只要你愿意,总不会被饿死的。

如今九原郡的粮食,已经足够九原郡所有的百姓,更为重要的是,曹性去了一趟长安,将郿塞那里的粮食全部运了过来,这更是大大增加了边云县粮食的储量。

所以说,五年之内,曹性完全可以不用再担心粮食的问题。不过即便如此,曹性也依然没有放弃对粮食的大量产量,毕竟多一点粮食总是好事。

其次曹性开始大量的募集工人,曹性的心中有一个想法,要将他的治下,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所以最为基本的工人,自然是不可以少的。

甚至曹性直接组建了一个部门叫做工程部,工程部的领导者自然就是曹性手下的能工巧匠马伯了。

首先曹性做的事就是,让马伯帮他广招工业性的人才,招的人手要以年轻人为主,这些年轻人,至少要会木工或者是打铁两个技能,必须掌握一个。

其次工业部也管修建的事情,如今曹性正在修的东西大概有三个,一个是甬道,现在曹性需要的是将整个九原郡的道路,全部连通,每一个县城到每一个县城,起码最多只需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便可到达,如此一来,才能大大的提高运输的效率。

还有一个事情就是,想办法与秦朝所修的万里长城连接起来,以此来抵御,鲜卑人的入侵。

虽说听起来这两个工程量有些浩大,但是曹性现在至下有的是人口,手中也有的是钱财,这些工人虽说每日的工作非常艰辛,但曹性也绝对不会亏待他们。毕竟历史上面那些王朝是如何灭亡的,曹性现在还能够回想起来,就比如说秦朝和隋朝两个王朝,本来都比较好,结果因为干某些事操之过急,导致民不聊生,所以最终导致了灭亡。

所以说,曹性在联想和军饷这方面,绝对不会有任何少发,最后那就是军工这一块了,曹性让马伯大量的打造弩机,在打造的同时,还要想办法改造,现在他手下每一个军士的手上,必须配备弩机这种东西。
首节 上一节 249/4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国航空

下一篇:最强大昏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