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神射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24节

在古代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曹性都是推出了许多新颖的东西,才引得了人们巨大的关注,所以才可以从中获取巨额的利润。

重农抑商的这个观点,首先是从商鞅那里开始的,商鞅之所以提出重农抑商,不是因为商鞅没有远见,而是在古代,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巨大经济支柱,若是没有了粮食,就没有了吃的,手中的就算是金子,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所以根据时代来说,商鞅当初定出的这条国策是对的。

因此曹性必须备足充足的粮草养活自己和手下的人,才能迎接接下来的乱世。

“虎子,你明天到官府那里买十头耕牛,记住多带一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耕牛这个东西在古代也是异常的珍贵,因为牛可以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方便,可以耕种农活,因此在古代亦常受到重视,耕牛全部都是由官府在管理,所以曹性要想获得更牛,还必须要向官府申请,只是曹性一次性要的太多,他生怕官府不给,所以说让陈虎带足银子,大不了到时候贿赂官府一点,但无论如何都要将石皮耕牛全部拿到。

曹性给陈虎讲清楚了这一切,陈虎也点了点头表示,就算他明天去跟官府买耕牛,官府不愿意卖,他也绝对不会勃然大怒,一定会克制自己。

曹性点了点头,不过就在陈虎要走的时候,曹性却又突然叫住了他。

“虎子,你是铁匠出身,不知道可认识一些木匠!”

陈虎思虑了片刻,随后点了点头,曹性让他明天再带几个木匠回来。

陈虎平时打打杀杀,曹性之所以这次让他一个人去做这些事情,也是有意想要培养一下他的能力,然而让曹性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中午,陈虎还真正的给他牵来了十匹耕牛,并且带了三个木匠。

“大哥,我去官府购买耕牛,本来那个官差听见我要买十头耕牛,还有些不愿意,但是当那名县丞来了之后,我向他说明原因,他直接让我登记在册,随后就把十匹耕牛留给了我,并没有向我索要钱财!”

看着这十匹耕牛,他们的年龄大多数都是有一个三四年,算是年轻力壮的耕牛了,曹性也觉得很惊奇,陈虎出去办事居然如此的顺利,换句话来说,那个县丞是不是也忒大方了一点?

不过曹性也没想那么多,将这件事记住了,认为以后有机会或许要去当面感谢一下这位县丞。

既然耕牛有了,曹性吩咐陈虎将他们牵到外面的牛棚去,暂时养起来,随后又接见了三个木匠。

这三个木匠分别是一个老人和两个年轻人,其中还有一个的年纪约莫十四五岁的样子,另外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岁左右。

简短的寒暄之后,曹性知道,这名老者姓马,大家都叫他马伯,曹性也没有矫情,直接就叫这位老人马伯。

马伯告诉曹性,其实他们祖上并非并州人,而是雍州人,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来到了并州,不过自从黄巾起义之后,并州变得萧条无比,也鲜有人在打造农具,或者是修建木屋,活计不好干,最近他都准备带着他的两个侄儿返回雍州了。

曹性点了点头,没有马上下言论,而是将一张图递给了马伯,马伯和他的两个侄儿,看着这上面的话,一开始有些新奇,但是在曹性慢慢讲解之后,马伯的眼睛逐渐有了一丝光彩。

“曹小友,你这个东西我倒是能看的出来,又是一种用来耕地与翻土的农具,但是与我们平常所打造的耦犁有所不同啊,你能否详尽的讲解一下,这个东西的结构,我等也好制造!”

在中国古代,人们为了使得耕地变得方便,所以一早就有农具的产生了,到了三国时代,大家大多数用的都是耦犁这种东西。

不过曹性也亲自到了田间地头看过这种东西,想要用这种耦犁来干活,需要三头牛两个人来控制,无论是花费的人力物力都有些大了,所以曹性想起了历史上有一种东西叫曲辕犁。

曲辕犁这种东西出现于唐代末期,只用一人一牛便可以轻松的操作,并且曹性记得在历史书上也曾提及过,曲辕犁这种东西,可以轻松的变换方向,使得耕种农活更加方便,如此一来大大的节省了人力与物力。

曹性照着记忆中的样子,把曲辕犁画了出来,但是被马伯这么一问曹性就有些犯难了,曹性最后只能讪讪的笑了笑,像马伯说道。

“这个东西也是我的一个设想,我的一个猜想,到底实不实用要试过才知道,不如这样不知马伯愿不愿意和我一起下地,一边研究一边制造,看到底能不能把这个东西创造出来!”

曹性本来以为马伯听到这个事情之后,应该会向他提出一些要求,比如说价格上涨等等,但是未曾料到马伯只是犹豫了片刻,便马上点了点头。

曲辕犁这个东西,说到底也是由木质结构所形成的,曹性记得它的大体结构,再加上所描述出来的那些功效,曹性和马伯在田间地头思考了三天的时间,最终将这个东西制造了出来。

曹性让车武直接牵出一批牛,让他来试一试,果然耕种田地非常方便。

“马伯,有了这个曲辕犁,相信农业也会发生巨大的改造,你可是为这个时代的人们,创造出了一项巨大的贡献啊!”

第二十三章 肥料(修)

马伯能够在曹性的指导下做出曲辕犁这种东西,说明马伯的技术算是高超无比,毕竟屈原离这种东西是后世的东西,不是每个工匠稍微提点一下,就能够制造出来的。

再加上马伯为人也是挺正直的,不贪财,所以曹性毫不犹豫的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马伯一开始的确有些犹豫,他告诉曹性,他离开他雍州的家已有许久,现在想要回去看一看。

对于这件事曹性也有些难办,毕竟腿长在人家身上,他不可能强制他人留在这里吧,但是陈虎却告诉曹性,因为他祖上是打铁为生,所以和马伯这种木匠算是熟人。

陈虎在小的时候便因为他父亲的关系,那时候就已经认识了马伯,他的父亲还告诉他,马伯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陈虎的父亲只是单一的铁匠,但是若是让马伯来冶铁,他的冶铁技术不会比他的父亲差,所以马伯既可以担任木匠,又可以担任铁匠。

闻听此言曹性是彻底的心动了,像马伯这种人,完全就属于能工巧匠的那一种,乱世将临,曹性最为需要的也就是这种人才。

他相信只要马伯肯留在这里,他会给马伯足够的空间发挥,正所谓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只要给予足够的资源,曹性相信马伯还能发挥出更多超时代的东西,这不仅是在为曹性牟利,也是在为天下谋利。

所以说曹性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马伯留在自己这里,当然仅仅靠曹性的一番言辞,是无法打动马伯的,马伯似乎对于回去他雍州的家,已经下定了决心。

不过最终还是让曹性寻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马伯的那个大侄子。

马伯的那个小侄子,如今才不过10岁的样子,对于外界的事物懵懵懂懂。不过每日跟着他叔叔学习之时,却表现得异常认真,但是马伯的那个大侄子就有些不一样了。

曹性可以从他眼中看起来,这个大侄子他对目前的生活有一些反感,终日与木屑为伍,似乎不是他的追求。

于是乎曹性就有意无意的开始接近马伯的这个大侄子,得知他的名字叫做马富,他对马伯手中的技术的确不怎么感兴趣,他甚至直言不讳说,他那个弟弟再创造木工这一方面,都已经快要超越他了。

由于他很小之时他父亲便去世,他是被马伯一个人拉扯长大的,深知生活之艰辛,所以他不想再干木工这种活计,因为实在是没有多少钱赚,更不要说生逢乱世,他想要经商。

到这里曹性就已经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既然他不能说服马伯,那么就让这位大侄子去说服吧。

并且在说服的过程中,曹性还在不断的为这位马富打气,马富终于鼓动勇气,开始不断的劝说马伯,马伯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到了后来拗不过他这个大侄子,也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向曹性表示愿意留在此处。
首节 上一节 24/4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国航空

下一篇:最强大昏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