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神射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142节

“来者何人,找我何事啊!”

“呵呵,曹将军在下李儒,李文优,乃是陇西太守董卓帐下的一员文吏,今日特来拜会!”

当听见这个人自报家门之时,曹性都是忍不住站了起来。

三国时期群星璀璨,无数英雄竞登台,若论谁的智力最高,有人说诸葛亮有人说郭嘉,这个东西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曹性却知道一点,眼前之人的智力,或许不输于以上的两位,他是一个在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谋士。

……

当李儒彻底的走出曹性的军帐之时可以看见,李儒那是目无表情,脸上的神色无喜无悲,送走了李儒之后,曹性感觉异常疲惫,他有些颓废的坐在了位置上。

小曼见状连忙上去帮曹性揉了揉肩膀:“公子,我去打把水,给你提提神吧!”

“不用了!”曹性却是缓缓的站起身来,将眼神望向了外面:“我想出去走一走!”

“不可啊,主公,如今这两拨人才刚刚来,明显对你不怀好意,你现在出去恐遭不测啊,若是一定要出去,我马上带领一队兵马跟随于你!”车武说道。

然而曹性却是摆手笑了笑:“如今圣旨还在我手上,他们能把我怎么样?再说我出去也没别的事,就是想走一走而已!”

曹性脱了铠甲,孤身一人走出了军营,走在茫茫人海的大街上,此刻曹性感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精神上的不堪。

历史上的张让应该是被袁绍等人杀了,袁绍得到了圣旨之后肯定是不会交出来的,然而曹性重活一世,改变了这段历史,现在无权无势的曹性,似乎已经变成了众矢之的,两边人,一边有地位,一边有兵权,无论是哪一边,曹性似乎都不能得罪啊。

别看精日曹性和袁隗等人吼得这么凶,那全部是因为曹性对于袁绍和丁宫的态度实在是忍受不了,所以才彻底发火,但是事后回想了一下,这群人如此咄咄相逼,曹性想不交出圣旨可能吗?

曹性正在无比苦恼间,突然有一人叫做了曹性的名字。

曹性忍不住循声望去,竟然是曹操,更让曹性感觉到惊奇的是,此刻曹操的后面竟然是蔡府。府门修得高大气派,牌匾上面的字更是龙飞凤舞,一看就是书法大家之作,若问整个洛阳,姓蔡得有不少,但是能住上这样高门大户的,或许就只有蔡邑一人了。

“呵呵,孟德兄不知你怎会在此!”

“哈哈,曹性,我也没想到你会在此处,今日正好闲来无事,所以特来听蔡大家讲学,不妨我们一起进去!”

反正曹性现在也没有什么事做,于是乎点了点头,和曹操一起走入了蔡府之中,此刻在蔡府里面已经可谓是人山人海,院子中已经摆满了桌子。前方的位置都已经被坐的满满,但唯有后方有几个空位,曹操看到这里就不爽了,坐到后面能听见什么啊?于是乎凭借他官二代的身份,霸气的让前面的两人挪开了位置,而他和曹性坐在了最前方的位置。

过一会儿蔡邑就来了,仍是那副仙风道骨的样子,看着底下的莘莘学子,摸着花白的胡须笑了笑,随后开始了他的讲经授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蔡邑虽然是大儒,但是他讲学知识完全不像其他大儒讲课那般如此枯燥,曹性听着都想睡觉,蔡邑每说出一个他的观点,都会引经据典,用历史名人来呼应,正是如此,所以蔡邑的一番言论才显得更加有说服力,曹性听着听着,都有些入迷的感觉,两个时辰的时间一晃而过,蔡邑终于结束了他的讲学。

所有人都是站起来先是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有人豁然开朗,有人还是懵懵懂懂,但不管怎么说,所有人都很佩服大儒蔡邑,恭恭敬敬的对蔡邑抱了一拳,当做告辞。

曹性和曹操也站了起来,准备拱手告别,然而就在曹性准备走的时候,蔡邑却突然将眼神瞄向了他和曹性:“呵呵,两位曹贤侄请留步!”

曹操和曹性皆是将眼神看向了蔡邑,其中曹性的眼神中还有几分不解。

只见蔡邑走上来,呵呵的看着他们二人说道:“我记得上一次我与你们两位见过面,并且你们两人的回答,让我这个老朽耳目一新,不过今日我看你们两人的样子,全部都是愁云密布的,不知你们二位最近,到底是遇到了何种事情啊!”

曹操,以前本就是洛阳的官吏,蔡邑认得曹操并不为怪,而曹性却是单凭一句话让蔡邑纪住了,所以蔡邑今天看见他们两个人才要多问一句。

不过蔡邑这句话问的,曹性和曹操都有些尴尬,两人支支吾吾的在原地踌躇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说好。

而蔡邑却是笑呵呵的说道:“两位贤侄,老朽今日正好闲来无事,不如我们到屋中一叙!”

第一百四十六章 本心

蔡邑盛情相邀,曹性和曹操当然不好拒绝,两人只好一同走入了大厅,蔡邑的家中倒是没有外表那么富丽堂皇,到有一种附庸风雅的感觉,蔡邑直接在客厅摆好了三张桌子,大家分主次坐下。

仆人给曹性和曹操东安来了丰盛的晚宴,不过给蔡邑端上晚宴的人,却不是普通的仆人,而是蔡邑的女儿蔡琰,蔡琰如今的年纪不过十七岁左右。貌美肤白,亭亭玉立,长相不说倾国倾城,但也是超一流的水准。

蔡琰将菜端到蔡邑的桌子上之后,竟然就在蔡邑的旁边坐下了,没有下去的意思,曹性和曹操都有些惊疑,蔡琰竟然让他的女儿出来见人了,这倒是很惊奇啊。

如果有一个美人作陪似乎也是好的,就像现在的曹操,看着蔡琰眼睛都不准备眨一下了,曹性也承认蔡琰的确非常漂亮,若是在平时的话,他估计也就只比曹操好那么一点点,但如今曹性忧心忡忡,的确没有时间去看别人的姿色。

三人端起酒杯各自饮了一杯,随后蔡琰笑呵呵的看着曹操说道:“孟德,我和你认识比较早,有什么困难,大可向伯父说出来!”

曹操闻听此言,整个人的思绪顿时被拉了回来,他连忙摆手说没有没有,同时曹操似乎也看到了,蔡邑眼中那若有若无的厉色,这把曹操吓了一跳,自己这样直勾勾的盯着人家的女儿,做父亲的不高兴也实属正常吧,他赶紧收回了目光,不敢再乱来了。

而蔡邑也是呵呵的笑了笑,又将眼神看向了曹性,不过他没有问曹性最近是否遇到什么事了,反而是说道:“曹性,记得上一次你在我这里所讲的那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在我的印象中很深啊!”

“蔡大家过奖了,无稽之言而已,蔡大家不用放在心上!”

“呵呵,是吗,不过既然是你曹性说出来的话,那么就应该由你来解答,直到现在我都有一点不懂,你说在这天底下有这样的人吗,他们为何要这样做呢!”

蔡邑的这一句话倒是把曹性问的一愣一愣的,的确,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嚷,每个人都在为利益的那个方向做着不懈的奋斗,但是话又说回来,有一些人,他们却不是这样做的,就比如说南宋时期精忠报国的岳飞,还有恪守法度的包拯等等。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做到了曹性所说的那一点,所以他们才能成为那个时代的焦点,历史上的标杆。

“我相信这样的人物,历史上不是没有,就比如说汉文帝!”

在后世有人评价,汉文帝实在是太过于“小气”。若问为何,只因为汉文帝身为一代帝王,然而却是勤俭节约出了名的,上朝直接穿着草鞋,龙袍破了,直接让皇后补一补便可。

为了皇宫的美观,有大臣建议修一个露台,于是乎汉文帝招来工匠,问修一个露台大概需要多少银两,工匠回答大概一百金,汉文帝又问一百金,相当于多少百姓家中的钱财,工匠回答道大约十户。

闻听此言,汉文帝大吃一惊,当即决定不修露台,以减免百姓之苦。

虽说这种事情在不少百姓眼里看起来,或许他们也能够做到,但是汉文帝可是一代帝王,然而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的百姓,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勤俭节约,恪守本心,绝不浪费一点东西,所以汉文帝在位之时,为西汉节省下来了大量的财富,也正是有此积蓄,所以才能够让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听着曹性的这一番解释,蔡邑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很快他再度向曹性发问道:“英雄所见略同,老朽也认为汉文帝之功绩,或许不亚于汉武帝,正是因为有了他的积蓄,才有了大汉四百年的繁荣,但是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汉文帝明明身为一代帝王,可以过奢靡的生活,但是为何他不这样做呢!”
首节 上一节 142/4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国航空

下一篇:最强大昏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