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993节
可惜的是,伊拉克坦克的反应速度太慢了。
或许是伊拉克坦克重新发动,才让刘尊山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即大部分伊拉克坦克是在向南行进,而不是向后倒车。
首轮交战,就有近30台坦克战车被摧毁。
这个打击力度,明显太过猛烈了。
也就过了不到10秒钟,第二轮打击接踵而至。
要说的话,这是陆战队型“zt99a”的一大优势。
选择52倍径125毫米滑膛炮的同时,陆战队的“zt99a”采用了b型才有的尾舱式自动装填机,以便使用长度更大的整装炮弹,战斗射速也要比“zt99a”的半自动装填机与出口型的“zt99ag”上的转盘式装填机高一些,在理论上能达到6秒一发,实际战斗射速在每10秒一发左右。
正是如此,陆战队的“zt99a”在外观上更接近“zt99b”,之前也经常被外界误认为是陆军的主战坦克。
其实,尾舱式自动装填机算得上“zt99”系列的一大创新。
这项发明还获得了帝国的科技创新奖。
除了在安全性等方面的提升之外,尾舱式装填机最大的价值,是解决了大尺寸,特别是长度较大的炮弹无法使用转盘式自动装填机的问题,为采用威力更大的穿甲弹,也为今后使用口径更大的坦克炮铺平了道路。
125毫米整装穿甲弹的质量接近30千克,已经超过人类体力能够承受的极限。
设计中的下一代坦克炮,不管是由梁夏帝国研制的145毫米,还是纽兰共和国正全力打造的140毫米,乃至西陆集团的152毫米,全都采用了整装炮弹,炮弹的质量均在50千克以上。
这意味着,必须使用自动装填机。
其实,也就是有了尾舱式自动装填机,梁夏帝国才在扩大坦克炮口径的问题上,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计划中的“zt99c”就将采用145毫米坦克炮。
当然,要想把145毫米坦克炮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需要下一代坦克,也就是还在研制中的ztx。
在实战中,自动装填机最主要的价值,就是保证了战斗射速。
不管是在快速行进当中,还是在崎岖的地面上,除非装填机出了故障,不然战斗射速都能够得到保证。
显然,换成装填手,根本办不到。
就算体格强壮的装填手,当坦克在野外快速推进的时候,也很难保证达到停止状态下的装填效率。
在野战状态下,“zt99a”的战斗射速不到1分钟四发,而其设计射速为7秒一发。
差距就出在装填手身上,而“zt99a”采用的还是半自动装填机,只需要装填手把发射药包推进炮膛。
这次,又有10多辆坦克与战车被摧毁。
不是命中率大幅度降低,而是没有更多值得用穿甲弹对付的目标,有好几辆伊拉克坦克被多枚穿甲弹击中。
根据战后统计,在这场战斗当中,有一辆t72先后挨了4枚穿甲弹!
直到这个时候,最后几辆幸存的伊拉克坦克才开火还击。
可惜的是,基本上是在浪费炮弹。
不但没有准头可言,而且打出的是破甲弹或者榴弹。
显然,这几辆伊拉克坦克之前准备朝骑兵战车开火,选择的破甲弹与榴弹,而且没来得及换上对付坦克才用的穿甲弹。
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任何一辆坦克都不会有太多穿甲弹。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只有遇到敌人的坦克,才能使用穿甲弹,对付其他目标都使用破甲弹或者多用途榴弹。
原因也很简单,穿甲弹的用途很单一,而且非常的昂贵。
陆战队那些“zt99a”,一个基数42枚炮弹,通常只有8枚穿甲弹,其他都是多用途榴弹。
此外,部分坦克会带上几枚照明弹之类的特种炮弹。
只有在任务明确的时候,才会提高穿甲弹携带数量。
比如这次,每辆坦克把穿甲弹增加了一倍。
其实,这完全能够理解。
在战场上,跟敌人坦克遭遇其实是小概率事件,在绝大部分时候,坦克面对的其实是非装甲目标。
面对碉堡、街垒这类目标时,价格昂贵的穿甲弹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在开火还击的同时,残余的伊拉克坦克与战车开始撤退。
陆战队的坦克集群没有停下,仍然在向北推进,并继续向溃退的敌人开火。
战斗已经打响,谁顾得上边境线?
敌人就在那里,只要还具有威胁,就得继续打下去,直到把敌人全部消灭,或者是不再具有威胁。
不过,也就十来分钟的事情。
或许是伊拉克坦克重新发动,才让刘尊山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即大部分伊拉克坦克是在向南行进,而不是向后倒车。
首轮交战,就有近30台坦克战车被摧毁。
这个打击力度,明显太过猛烈了。
也就过了不到10秒钟,第二轮打击接踵而至。
要说的话,这是陆战队型“zt99a”的一大优势。
选择52倍径125毫米滑膛炮的同时,陆战队的“zt99a”采用了b型才有的尾舱式自动装填机,以便使用长度更大的整装炮弹,战斗射速也要比“zt99a”的半自动装填机与出口型的“zt99ag”上的转盘式装填机高一些,在理论上能达到6秒一发,实际战斗射速在每10秒一发左右。
正是如此,陆战队的“zt99a”在外观上更接近“zt99b”,之前也经常被外界误认为是陆军的主战坦克。
其实,尾舱式自动装填机算得上“zt99”系列的一大创新。
这项发明还获得了帝国的科技创新奖。
除了在安全性等方面的提升之外,尾舱式装填机最大的价值,是解决了大尺寸,特别是长度较大的炮弹无法使用转盘式自动装填机的问题,为采用威力更大的穿甲弹,也为今后使用口径更大的坦克炮铺平了道路。
125毫米整装穿甲弹的质量接近30千克,已经超过人类体力能够承受的极限。
设计中的下一代坦克炮,不管是由梁夏帝国研制的145毫米,还是纽兰共和国正全力打造的140毫米,乃至西陆集团的152毫米,全都采用了整装炮弹,炮弹的质量均在50千克以上。
这意味着,必须使用自动装填机。
其实,也就是有了尾舱式自动装填机,梁夏帝国才在扩大坦克炮口径的问题上,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计划中的“zt99c”就将采用145毫米坦克炮。
当然,要想把145毫米坦克炮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需要下一代坦克,也就是还在研制中的ztx。
在实战中,自动装填机最主要的价值,就是保证了战斗射速。
不管是在快速行进当中,还是在崎岖的地面上,除非装填机出了故障,不然战斗射速都能够得到保证。
显然,换成装填手,根本办不到。
就算体格强壮的装填手,当坦克在野外快速推进的时候,也很难保证达到停止状态下的装填效率。
在野战状态下,“zt99a”的战斗射速不到1分钟四发,而其设计射速为7秒一发。
差距就出在装填手身上,而“zt99a”采用的还是半自动装填机,只需要装填手把发射药包推进炮膛。
这次,又有10多辆坦克与战车被摧毁。
不是命中率大幅度降低,而是没有更多值得用穿甲弹对付的目标,有好几辆伊拉克坦克被多枚穿甲弹击中。
根据战后统计,在这场战斗当中,有一辆t72先后挨了4枚穿甲弹!
直到这个时候,最后几辆幸存的伊拉克坦克才开火还击。
可惜的是,基本上是在浪费炮弹。
不但没有准头可言,而且打出的是破甲弹或者榴弹。
显然,这几辆伊拉克坦克之前准备朝骑兵战车开火,选择的破甲弹与榴弹,而且没来得及换上对付坦克才用的穿甲弹。
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任何一辆坦克都不会有太多穿甲弹。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只有遇到敌人的坦克,才能使用穿甲弹,对付其他目标都使用破甲弹或者多用途榴弹。
原因也很简单,穿甲弹的用途很单一,而且非常的昂贵。
陆战队那些“zt99a”,一个基数42枚炮弹,通常只有8枚穿甲弹,其他都是多用途榴弹。
此外,部分坦克会带上几枚照明弹之类的特种炮弹。
只有在任务明确的时候,才会提高穿甲弹携带数量。
比如这次,每辆坦克把穿甲弹增加了一倍。
其实,这完全能够理解。
在战场上,跟敌人坦克遭遇其实是小概率事件,在绝大部分时候,坦克面对的其实是非装甲目标。
面对碉堡、街垒这类目标时,价格昂贵的穿甲弹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在开火还击的同时,残余的伊拉克坦克与战车开始撤退。
陆战队的坦克集群没有停下,仍然在向北推进,并继续向溃退的敌人开火。
战斗已经打响,谁顾得上边境线?
敌人就在那里,只要还具有威胁,就得继续打下去,直到把敌人全部消灭,或者是不再具有威胁。
不过,也就十来分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