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977节

就像哈里里强调的那样,这是唯一能够逼迫梁夏帝国妥协的办法,而且时间窗口也就只有几十个小时。

等梁夏空军的增援部队赶到,那就什么都晚了!

何况,梁夏海军同样在调兵遣将,3支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那可不是吹出来的。

开战之后的第一战至关重要,根本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也不能抱任何的幻想。

用军事顾问的话说,这关系到100多万伊拉克将士的斗志与士气,就算没多大把握,也不能退缩。

联合部队划出的禁飞区,有一半在伊拉克本土上空。

那是伊拉克的领空!

连本国领空都做不了主,跟战败有何区别?

当然,顾问团也给出了另外一个建议。

如果担心战败,那么当前的合理选择,是马上从科威特撤军,承认科威特为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家。

只要愿意放弃已经到手的科威特,迢曼当局就可以出面进行斡旋。

显然,那些顾问是专门这么说的,或者说是在玩激将法。

放弃已经占领的科威特?

侯赛因要在这个时候撂挑子,哪怕梁夏军队没有把他赶出总统府,他手下的那些将军会亲自动手。

关键还有,在持续的宣传下,伊拉克军民全都认为,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个省!

不要忘了,十多年之前,侯赛因就是靠军事政变上台的。

做为一个始终保持强硬形象的军事独裁者,侯赛因最忌惮的,就是让手下将领认为自己软弱。

只有一个选择!

随后,侯赛因回到大会议室,下达了作战命令。

不过,他依然有一个非常严重的担忧。

哈里里提出的作战方案,竟然与顾问团的建议如出一辙。

这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呢!?

第19章 龙的天空

两个中队16架战斗机,分成了四个编队,每个编队里各有两个双机编队。

在传统的空战战术当中,双机编队是标准阵容。

只是,在波伊战争期间,帝国空军发现双机编队存在很多的缺陷,率先对空战战术进行调整。

当时出现的几种编队方式中,最有名的是三机编队,一架长机带两架僚机。

按照帝国空军做的统计,在波伊战争中取得的战果,有六成属于三机编队,而传统的双击编队仅占了不到两成。

关键还有,三机编队在空战中的损失率不到双机编队的一半。

三机编队在波伊战争中大行其道,跟主要使用机关炮的传统空战模式不无关系,本身没什么特别之处。

要说的话,在上次大战期间,三机编队战术就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这从一个方面说明,空战战术由技术决定!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在波伊战争期间很不成熟的中程空空导弹,已经具备了足够好的性能与可靠性,对空战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帝国空军也根据这个变化,再次调整了空战战术。

双机编队仍然是空战的基础单位,不过在此之上增加了编队协作。

通常情况,由两个双机编队组成一个战术单位。

如果战场局势较为复杂,比如对手拥有足够先进的技术装备,还需要两个战术单位协同作战。

这也是空军把中队规模设定为8架的主要原因。

只是现在,对手算不上强大。

另外一个“战11b”战术单位在东边巡逻,靠近波沙湾,负责盯住部署在巴士拉那边的敌机。

这么安排,其实是在照顾李天凌。

不要忘了,李天凌之前架机返回哈立德国王军事城,耽搁了不少时间,因此由他指挥的战术单位留在西边。

“战10b”中队也分成2个战术战术单位,不过都在中低空飞行,而且位置要稍微靠前一点。

这么部署,跟“战10b”的性能,或者说缺陷有关。

做为制空为主的中型战斗机,“战10”在设计阶段,严格采用当时才提出来的能量机动理论。在依靠高性能发动机获得足够高的推重比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提高敏捷性,即增强水平机动性能。

至于其他性能,空军没有提出过分的要求。
首节 上一节 977/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