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875节

所幸的是,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要在今后更换主炮。

此外,为大型巡洋舰订购的主炮炮塔,其实就是重巡洋舰的炮塔,也就能够直接用到重巡洋舰上。

至于舰体结构,当时还没进行到炮塔这个部分,不存在大幅度调整的问题。

正是如此,这种被命名为“淮河”级的大型巡洋舰,其实是一种较为单纯的,主要司职防空的大型战舰。

在作战能力上,“淮河”级强调的就是防空。

当然,从命名来看,也足以表明,帝国海军仍然把大型巡洋舰当成主力舰看待,赋予其战列巡洋舰的名称。

因为大幅度的降低了其他方面的要求,包括用280毫米主炮,把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降低到了15万马力,大幅度简化装甲防护,所以“淮河”级的造价仅相当于“南珠海”级的6成。

第二批次的造价还不到“南珠海”级第一批次的五成。

按照造船厂的报告,如果再建造一批,哪怕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小范围改进,都能够把造价再降低2成。

显然,这个价格有足够巨大的吸引力。

单纯以防空战斗力来说,“淮河”级并不比“南珠海”级差,甚至要更强一些。

当然,大型巡洋舰的价值还不仅于此。

第608章 标新立异

用大型巡洋舰替代快速战列舰为航母防空掩护,最大的好处,其实是在不增加开支的情况下,能够增加一艘主力防空舰。

实战早就证明,只用1艘快速战列舰,无法为航母全防卫的防空掩护。

关键就是,在高强度的海空大战当中,没人能够准确预测敌机的到来方向,也就无法保证防空战舰始终呆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纽兰联邦参战后进行的几场海战,几乎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敌机来袭的时候,防空战舰没有处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因此没办法为航母最全面掩护。在某些时候,甚至无法为航母掩护。

为此,帝国海军才在航母战斗群里面编入加强了防空火力的重巡洋舰,还专门建造了以防空为主的远洋巡洋舰。

在实战中,依然以快速战列舰为支柱,重巡洋舰与远洋巡洋舰只负责补缺,承当次要方向的防空任务。

至于效果,也就是聊胜于无。

实战早已证明,在舰队防空作战当中,像重巡洋舰与远洋巡洋舰,更加适合在外围执行防空警戒任务。

因为确实没法准确判断出敌机的来袭方向,所以在绝大部分时候,做为防空支柱的快速战列舰都无法获得表现机会。

当然,这也跟越来越完善的攻击战术有关。

拿帝国海军舰载航空兵来说,发起攻击的时候,肯定会安排几架舰载机到编队前方执行搜寻任务,等到发起攻击的时候,这些舰载机负责战术指挥,其主要任务就是寻找敌舰队的防空漏洞。

在获得有效指挥的情况之下,攻击机群能够从敌舰队防空网最薄弱的方向发起攻击。

因为战舰的航速无论如何都无法超过飞机,所以进行防空作战的时候,很难跟上敌机的节奏。

显然,有2艘主力防空舰就不一样了。

帝国海军早做过类似的测试,也就是用2艘快速战列舰掩护1艘航母。

演习证明,在2艘防空战舰的掩护下,航母的生存率能够提高一个数量级,在协同作战的时候也更加方便。

可惜的是,这样的“豪华套餐”,帝国海军根本就享用不起。

快速战列舰的造价本身就超过了舰队航母,还用2艘快速战列舰掩护1艘航母,不是在开玩笑吗?

显然,大型巡洋舰恰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为大型巡洋舰的数量还不够多,所以在新的编制体系里面,依然要由快速战列舰充当防空支柱,大型巡洋舰取代的重巡洋舰或者远洋巡洋舰,为航母掩护的依然是3艘防空战舰。

当然,这么安排也是为了便于临时抽调快速战列舰组成突击编队。

等大型巡洋舰的数量足够多,就可以由大型巡洋舰担任防空支柱,从而把快速战列舰从护航任务当中解脱出来。

只是,这依然无法解决另外一个问题。

航母特混舰队的编制越来越臃肿,护航战舰的数量持续增长,反到是航母本身的战斗力没有显著提升。

换个角度来看,这其实是帝国海军坚持建造大型航母的关键所在。

在一支航母战斗群里面,通常有3艘防空战舰,4艘通用战舰与 4艘反潜战舰,此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编入舰队油船或者快速战斗支援舰,各类战斗舰船超过10艘,有的时候甚至达到15艘。

这么多的战舰,也就只是为1艘航母,准确说是为1支舰载航空兵联队里面的几十架舰载机服务。

显然,太过奢侈了!

如果舰载机不够多,或者说战斗力不够强,让这么多的战舰在跟着航母打酱油,那就太不划算了。

正是如此,只要有机会,舰队指挥官就会把护航战舰派去执行其他的任务。

当然,这也意味着,航母是越大越好,因为只有航母足够大,搭载的舰载机足够多,才能够体现出护航的价值。

不管怎样,掩护一艘大型航母与掩护一艘小型航母,在战术上并无多大的区别。
首节 上一节 875/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