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771节

新式发动机的研制进度跟不上战机的设计进度,最终拖累了整个项目,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因为配套发动机跟不上,所以很多作战飞机在服役之初,只能使用性能差一些的老式发动机。

当然,梁夏帝国也一样。

对xb29来说,发动机反到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可以暂时搁置。

即便使用功率稍低的发动机,xb29也能够飞上天,无非就是载弹量少点,以及航程短一点罢了。

在设计阶段遇到的头号难题,其实是机身部分。

xb29是纽兰联邦设计的第一种采用了增压驾驶舱,实用升限超过了10000米,用铝合金制造承力框架的全金属结构重型轰炸机。

这里面涉及的问题,远远超过了立项时的估计。

当然,由此带来的问题还有很多。

说得直接一点,也就是生产成本。

虽然纽兰联邦的发电量,以及电解铝产量都仅次于梁夏帝国,而且差距并不大,但是电解铝的价格始终都居高不下,生产加工的难度也非常大,间接导致用铝合金制造的作战飞机变得越来越贵。

因为实在是太过昂贵,所以布兰王国开始用木材制造作战飞机。

这些问题,都导致xb29的研制进度远远滞后于计划。

以阿诺德所说,xb29的量产时间原本是安排在新历104年,哪怕是快马加鞭,最快也只能提前到新历103年。

显然,太晚了!

就算降低技术指标,量产时间也无法提前多少。

所幸的是,阿诺德还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

改造一批b17轰炸机,包括换上大功率的新式发动机,增加内部油箱的容积,把炸弹舱的长度缩短一些以装载更多的燃油,甚至取消自卫的机枪,尽可能扩大作战半径,好用来执行布雷任务。

按阿诺德所说,只挂在2枚1000磅空投水雷,b17的作战半径能达到2500千米。

显然,关键是2500千米的作战半径。

虽然1吨的载弹量,严重降低了b17执行布雷任务的效率,但是总比没有强,而且一次布设2枚水雷已经不错了。

更加重要的是,b17数量多,产量也非常巨大,可以随便用。

迄今为止,b17的生产数量已经超过5000架,而且在产能扩大之后,月产量已经突破了200架。如果没发生意外,到明年年初,随着新的生产线投产,还将提高100,每月交付数量有望超过400架。

当然,b17的生产成本也足够低。

总而言之,派1000架,甚至2000架b17去奥洲执行布雷任务,对陆航来说根本就不是事!

阿诺德还提到,人员方面的问题也更容易解决。

为了打击迢曼帝国,在正式参战之前,纽兰联邦就以志愿的方式,派遣飞行员加入布兰皇家空军。等到参战后,纽兰陆航派远征部队参与了针对迢曼帝国的轰炸行动,而且主力就是b17。

因为规模庞大,所以b17机组的培训难度相对低一些。

按阿诺德所说,陆航现在有大约6000个机组,而可用的b17才5000架。

显然,就是用数量弥补性能上的不足。

当然,还需要考虑后勤保障。

不过,这跟陆军航空兵无关,由海军自行解决,也就尽快开辟从奥洲东南到西北的海运航线。

至于空投水雷,同样由海军负责。

相对于轰炸机,水雷并不是问题。

不要忘了,在上次大战期间,为了封锁守望者海峡,同盟集团生产了数十万枚水雷,结果有80都没用掉。

现在,这些在仓库里储存20多年的水雷总算有了用武之地。

最后还落实了轰炸战术。

阿诺德提出了一个建议,布雷行动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并提前派遣侦察机确定大致的布雷海域。

关键就是,在拆掉自卫武器之后,b17很容易被战斗机击落。

白天飞往狮泉海峡执行布雷任务,恐怕是有去无回。

此外,阿诺德答应派遣有经验的指挥官去奥洲,帮助海军策划与指挥布雷行动。

虽然知道阿诺德这么做,是不希望海军在西南东望洋那边的行动,对最受陆航重视的战略轰炸机的研制与生产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在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尼兹没有跟阿诺德玩手段。

他要的不是轰炸机,而是用水雷封锁狮泉海峡。

当然,执行布雷任务的轰炸机得部署在奥洲西北地区的机场,并成为梁夏海军的眼中钉与肉中刺。

在拿到了这个结果之后,尼兹并没有立即离开。
首节 上一节 771/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