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713节

理由也很简单前往中转岛,从流黄岛与北流黄岛出发,航程差不多。

相反,如果去威岛,就差了几百千米。

这样一来,应该部署在北流黄岛锚泊地的第二十二特混舰队首先出发。

至于去中转岛,为什么要让第二十一特混舰队首先出发,不是仍然让第二十二特混舰队首先出发,斯普是在赌运气。

简单的说,他觉得白止战在第二十一特混舰队。

没有什么理由,斯普的直觉而已。

当然,可以看成是一种习惯。

用田实的话说,梁夏海军在舰队的番号上,更加遵守常用的规矩,不像纽兰海军这么的随心所欲。

正是如此,两支特混舰队是不是一起出发,成了判断梁夏海军将去攻打哪座岛屿的关键依据。

只是,要想获得准确的情报,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斯普这些纽兰海军的高级将领来说,现在能做的,也就是耐心等待。

其实,情报的问题一直存在,而且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一样。

用斯普的话说,在很多时候,他们的头号敌人不是梁夏海军,而是错乱的,往往不能及时送达的情报。

如果有及时可靠的情报,那么打胜仗就不再是难事。

可惜的是,没人敢保证能及时可靠的情报。

要说的话,也就是因为无法保证能获得及时可靠的情报,才能显现出斯普、白止战等指挥官的才华与能力。

第494章 等待消息

要说的话,纽兰海军的情报问题更加严重。

原因也很简单,纽兰联邦一直没有能够在梁夏帝国建立完善、有效与深入的谍报网。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人种的差别太过巨大。

当然,纽兰情报机构一直在努力。

在大战爆发前,纽兰情报机构招募了一大批东方移民的后裔,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南珠国的侨民。

在耗费巨大的资源,把这些人员培养好了之后,再想方设法将其送往梁夏帝国。

只是,在大战爆发之后不久,由这些谍报人员组成的情报网络就被梁夏帝国的情报安全机构一举铲除,超过九成的谍报人员失踪,纽兰情报机构花几十年建立起来的情报网络就此灰飞烟灭。

直到正式参战,也就是狭夷皇国战败之后,纽兰情报机构才搞清楚了问题所在。

一名合格的谍报人员不但要有类似的相貌,还要精通潜伏国的文化与习俗,才能够装扮成当地人。

在这方面,狭夷情报机构做得更到位。

其实,就是在狭夷皇国战败之后,大批情报人员流落到纽兰联邦,纽兰情报机构才获得了较为可靠的情报线索。

只是,远远谈不上高效。

不管狭夷情报人员怎么吹嘘,至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为纽兰联邦多少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高价值情报。

相反,经费却花了不少。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也在努力完善自己的情报体系,或者说努力谋求与打造获取情报的手段。

在海军中,执行战略侦查任务的主力就是潜艇。

相对而言,斯普更加愿意相信海军的潜艇。

虽然在北夕落洋上,纽兰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反潜与护航,但是在东望洋上,纽兰海军扮演的另外一个角色。

要说破交作战,纽兰海军跟迢曼海军非常相似。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纽兰海军就认识到了潜艇在东望洋战场上的巨大价值,也非常重视远洋潜艇。

关键还有,纽兰联邦是上次大战的战胜国。

在发展潜艇的时候,除了必须准守“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之外,不会像迢曼帝国那样受到严格限制。

在地理位置上,因为东望洋的西部是岛屿密布,有几十条主要的航线,而在东部则几乎没有岛屿,就只有几条航线,所以对地处东望洋东岸的纽兰海军来说,更适合派遣远洋潜艇去东望洋西部执行破交任务。

正是如此,在大战爆发之前,纽兰海军拥有东望洋最庞大的潜艇舰队,而且把几乎全部远洋潜艇都部署在西东望洋。

按纽兰海军的战略设想,这些潜艇就是第一道防线。

大战爆发之后,纽兰海军立即加大潜艇的建造规模,而且打破和平时期的规定,让众多小型造船厂在不用支付专利费用的情况下,拿大型造船厂的设计图纸,直接为海军建造远洋潜艇。

现在,纽兰海军的远洋潜艇已经超过了100艘。

一直把潜艇当成主力的迢曼海军,远洋潜艇都还不到100艘!
首节 上一节 713/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