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67节
事实也是如此。
在纽兰总统发起倡议后,布兰王国的首相,洛克共和国的总理与其他一些小国的领导人立即表示支持。狭夷皇国的首相先是表示反对,在发现苗头不对后才改口,表示愿意在国家利益得到充分保证的情况下参加和谈。接下来,迢曼帝国与忒尔共和国先后表示愿意派代表参加和谈。
梁夏帝国也没耽搁,也已答应派代表参加谈判。
随后,同盟集团单方面做出决定,将谈判地点设在洛克共和国首都塞巴城,谈判时间暂定在四月下旬。
关键,其实是谈判内容。
虽然纽兰总统已经做出保证,不会让和谈针对梁夏帝国,最多让迢曼帝国割肉,补偿洛克共和国在大战期间遭受的损失,会在整个谈判期间给予梁夏帝国平等的地位,保护梁夏帝国的核心利益,但是梁夏帝国得保证,答应在同盟集团的基础上组建国际联盟,并且支持进行全球大裁军。
国际联盟?
那就是个笑话。
唐祖德说得很清楚,哪怕成立了国际联盟,梁夏帝国成为创始会员国,也不要指望依靠这个机构来捍卫帝国的核心利益。
至于裁军,只要能做到对等,什么都好说。
这也是帝国的基本原则:向纽兰联邦看齐,不管是签署和约,还是组建联盟与裁军,全都以纽兰联邦为准。
按照纽兰总统,那个理想主义分子天真浪漫的想法,各国只需保持一支维持国内安定的军事力量,最多把边防算上,此外就是保留一支用来对付海盗等非法武装,只装备轻型舰艇的海军就行了。
用他的话来说,没有发动战争的军事力量,战争就不会爆发,和平就能够永驻。
这实在是太理想了,理想到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只是,肯定得裁军。
不是因为理想,而是向现实妥协。
战争都结束了,用不着保留那么多的军队,尽快让军人复员,才能够让遭受摧残的社会经济得到复苏。
要考虑的,其实是裁军规模。
这也是召开和会的主要目的。
为此,也就得在和会开始前,把裁军方案确定下来,至少得定下战略方针,为和谈提供指导。
问题就在这里!
明天,帝国的全权代表就要向和谈举办方呈交相关文件,帝国当局必须在今天,准确说是天亮前定策。
第48章 一锤定音
也就是一碗小米粥,唐祖德整整用了十五分钟,才慢条斯理的享用完。
拖这么久,也是为了让大家冷静下来。
会议从清晨到现在,海军与陆军,以及分成两个派系的大臣吵翻了天,就差用拳头与牙齿了。
争的不是裁军规模,是时限,限制军备的期限。
用唐祖德的话来说,用不着帝国出声,只是同盟集团的列强,就不会答应由纽兰总统提出的裁军方案。
没有兵力,如何捍卫刚刚到手的战争红利?
不要忘了,列强的敌人不仅仅是其他列强,还有各殖民地的反叛力量,乃至国内遭到剥削的阶层。哪怕列强之间的矛盾不存在了,也得维持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护遍布全球的核心利益。
话说回来,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凭啥叫列强?
数百年来,不管是老牌帝国,还是新兴的工业强国,就没有一个列强是由理想主义者的嘴巴吹出来的!
纽兰联邦也不例外。
如此一来,限制军备的时限,成为了关键话题。
对此,陆军坚持以十年为期,而海军认为应该延长到二十年。
十年与二十年,不同的绝不止是一段时间,更加不是条文里面的数字,而是帝国的总体战略!
要是十年,就得以陆军为重,实行北上与西进战略;确保在下一场大战中,能以闪电般的速度横扫整个巨大陆;赶在其他列强完成战争动员前,击败巨大陆上的对手,将战线推进到西大陆与玄大陆。等到地面战场的局势得到巩固之后,再把重点转到海洋上,与列强争夺海洋的控制权。
毫无疑问,该战略的核心是陆权。
二十年的方案恰好相反。
以二十年为期,就有足够的时间重建海军,也就能采用南下梵炎洋与东据东望洋的总体战略;确保在大战爆发之后能够控制周边地区,保住主要的资源产地,并且围绕帝国本土建立起防御屏障。在巩固了基本盘之后,再以海权为基础,稳打稳扎的向外推进,逐一击败遇到的对手。
这套战略的核心是海权。
理性的讲,后者肯定更稳妥。
陆军那套战略,其实是孤注一掷,把赌注全都押在了战争初期的闪击战上。
虽然在介绍的时候,陆军总司令明确提到,利用新技术,陆军有望在下一场战争中创造奇迹,但是马钟毅元帅明显忘了一个问题,在几年之前,陆军同样认为能够在几个月内击败骆沙帝国。
哪怕到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陆军都还在强调能在几个月内击败骆沙帝国。
在纽兰总统发起倡议后,布兰王国的首相,洛克共和国的总理与其他一些小国的领导人立即表示支持。狭夷皇国的首相先是表示反对,在发现苗头不对后才改口,表示愿意在国家利益得到充分保证的情况下参加和谈。接下来,迢曼帝国与忒尔共和国先后表示愿意派代表参加和谈。
梁夏帝国也没耽搁,也已答应派代表参加谈判。
随后,同盟集团单方面做出决定,将谈判地点设在洛克共和国首都塞巴城,谈判时间暂定在四月下旬。
关键,其实是谈判内容。
虽然纽兰总统已经做出保证,不会让和谈针对梁夏帝国,最多让迢曼帝国割肉,补偿洛克共和国在大战期间遭受的损失,会在整个谈判期间给予梁夏帝国平等的地位,保护梁夏帝国的核心利益,但是梁夏帝国得保证,答应在同盟集团的基础上组建国际联盟,并且支持进行全球大裁军。
国际联盟?
那就是个笑话。
唐祖德说得很清楚,哪怕成立了国际联盟,梁夏帝国成为创始会员国,也不要指望依靠这个机构来捍卫帝国的核心利益。
至于裁军,只要能做到对等,什么都好说。
这也是帝国的基本原则:向纽兰联邦看齐,不管是签署和约,还是组建联盟与裁军,全都以纽兰联邦为准。
按照纽兰总统,那个理想主义分子天真浪漫的想法,各国只需保持一支维持国内安定的军事力量,最多把边防算上,此外就是保留一支用来对付海盗等非法武装,只装备轻型舰艇的海军就行了。
用他的话来说,没有发动战争的军事力量,战争就不会爆发,和平就能够永驻。
这实在是太理想了,理想到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只是,肯定得裁军。
不是因为理想,而是向现实妥协。
战争都结束了,用不着保留那么多的军队,尽快让军人复员,才能够让遭受摧残的社会经济得到复苏。
要考虑的,其实是裁军规模。
这也是召开和会的主要目的。
为此,也就得在和会开始前,把裁军方案确定下来,至少得定下战略方针,为和谈提供指导。
问题就在这里!
明天,帝国的全权代表就要向和谈举办方呈交相关文件,帝国当局必须在今天,准确说是天亮前定策。
第48章 一锤定音
也就是一碗小米粥,唐祖德整整用了十五分钟,才慢条斯理的享用完。
拖这么久,也是为了让大家冷静下来。
会议从清晨到现在,海军与陆军,以及分成两个派系的大臣吵翻了天,就差用拳头与牙齿了。
争的不是裁军规模,是时限,限制军备的期限。
用唐祖德的话来说,用不着帝国出声,只是同盟集团的列强,就不会答应由纽兰总统提出的裁军方案。
没有兵力,如何捍卫刚刚到手的战争红利?
不要忘了,列强的敌人不仅仅是其他列强,还有各殖民地的反叛力量,乃至国内遭到剥削的阶层。哪怕列强之间的矛盾不存在了,也得维持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护遍布全球的核心利益。
话说回来,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凭啥叫列强?
数百年来,不管是老牌帝国,还是新兴的工业强国,就没有一个列强是由理想主义者的嘴巴吹出来的!
纽兰联邦也不例外。
如此一来,限制军备的时限,成为了关键话题。
对此,陆军坚持以十年为期,而海军认为应该延长到二十年。
十年与二十年,不同的绝不止是一段时间,更加不是条文里面的数字,而是帝国的总体战略!
要是十年,就得以陆军为重,实行北上与西进战略;确保在下一场大战中,能以闪电般的速度横扫整个巨大陆;赶在其他列强完成战争动员前,击败巨大陆上的对手,将战线推进到西大陆与玄大陆。等到地面战场的局势得到巩固之后,再把重点转到海洋上,与列强争夺海洋的控制权。
毫无疑问,该战略的核心是陆权。
二十年的方案恰好相反。
以二十年为期,就有足够的时间重建海军,也就能采用南下梵炎洋与东据东望洋的总体战略;确保在大战爆发之后能够控制周边地区,保住主要的资源产地,并且围绕帝国本土建立起防御屏障。在巩固了基本盘之后,再以海权为基础,稳打稳扎的向外推进,逐一击败遇到的对手。
这套战略的核心是海权。
理性的讲,后者肯定更稳妥。
陆军那套战略,其实是孤注一掷,把赌注全都押在了战争初期的闪击战上。
虽然在介绍的时候,陆军总司令明确提到,利用新技术,陆军有望在下一场战争中创造奇迹,但是马钟毅元帅明显忘了一个问题,在几年之前,陆军同样认为能够在几个月内击败骆沙帝国。
哪怕到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陆军都还在强调能在几个月内击败骆沙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