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1460节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帝国海军的小型舰队航母主要用于登陆作战,到后期更是直接编入登陆舰队。
从这个角度看,“增强型航母”更像是新时代的小型舰队航母。
当然,得益于技术进步,特别是舰载机大型化,“增强型航母”没办法小型化。
只是,相对于增强作战能力,更加得控制建造成本。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太昂贵,不如建造作战能力更加完善的大型航母。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在设计阶段提出的唯一要求。
在“替代型航母”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军舰的设计标准提高生存能力,并且把建造成本控制在“替代型航母”的150以内。至于具体的性能指标,比如载机数量与持续作战能力可以略微降低。毕竟“增强型航母”也主要在后方活动,能够方便的获得补给,不存在得独当一面的需求。
按最初的设计方案,“增强型航母”也就是通过牺牲载弹量、载油量,并且缩减机库面积来增强生存能力。简单说,也就是利用节约下来的吨位来增强舰体结构强度,避免采用稀缺的高强度合金钢。
关键,其实就是建造军舰必须用到的高强度合金钢。
别说是在梁夏帝国,放眼全世界,军用标准的高强度合金钢都是战略物资。不止是建造战舰需要,其他武器装备也需要,比如陆军的主战坦克。即便是作战飞机,部分零件也是由高强度合金钢制造,比如起落架。
在进入战争状态后,包括高强度合金钢在内的战略物资,全都纳入了分配体系。
显然,不是说想要多少就能得到多少。
只是,用普通钢材替代,必然会导致结构重量增加,从而对性能产生影响。
按照最初版本,“增强型航母”的载机数量减少到了36架,也就是4个半中队,载油量与载弹量都减少了四分之一,续航力降低到5000海里,持续作战能力仅5天,还无法为舰载机提供全面维护。
当然,这也跟其他性能指标提升有关。
比如为了让航速达到30节,而且在动力系统超负荷运行时达到32节,必须采用功率更大的燃气轮机,导致耗油率提高,还占用了更多的内部空间,也就只能缩小弹药库与燃料库等舱室的尺寸。
可惜的是,该方案依然没能获得批准。
不是因为性能太差,而是没有配套的产能,即能够建造中型航母的造船厂都没有控制的船台可用。
关键还有,帝国海军对“增强型航母”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
以当时的情况,帝国海军在东望洋方向上,至少需要用2年时间进行部署调整,然后才有望发起战略进攻。前期的进攻行动,以攻打岛屿为主,投入的作战力量不会太多,现有的特混舰队已经足够。再说了,纽兰海军已经被击溃,短期内难以构成威胁,舰队决战的可能性并不大。
此外,帝国海军在近期的主要战场其实是在梵炎洋。
简单的说,也就是支持南方次大陆那边的作战行动,包括封锁梵罗国,阻止纽兰共和国为其提供军事援助。
因为帝国海军在梵炎洋上有很多军事基地,比如在梵炎洋中心位置的迪戈基地,所以对帝国海军来说,面向梵炎洋作战,对舰队的要求反到不太大,主要依靠岸基航空兵,以及掩护运输船队的护航舰队。
从这个角度看,帝国海军最紧缺的其实是用于护航作战的“替代型航母”。
正是如此,在“替代型航母”大批量建造之时,“增强型航母”迟迟没有上马。
不过,这并非坏事。
等到帝国海军需要“增强型航母”的时候,高强度合金钢的产能提升了十几倍,不再需要为建造材料犯愁。
关键还有,建造成本因此大幅度降低。
当然,帝国海军也对“增强型航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往简单说,也就是以中型航母的吨位,获得相当于超级航母60的战斗力,填补大型航母不足产生的空缺。
显然,帝国海军把“增强型航母”当成了大型航母的替代品。
其实,这也是必然结果。
道理也很简单:超级航母太昂贵,不但没法大批量建造,巨额的维持费用也让帝国海军难堪重负。
哪怕是在战争时期,帝国海军也不可能无限制扩充舰队规模。
再说,并非任何战斗都需要出动超级航母。
至于大型航母,效费比显然不够理想。
比如,“陈炳勋”级的建造成本大约是“薛远征”级的80,而在高强度战斗当中的作战效率仅相当于“薛远征”级的65。关键是,在低强度战斗中,“陈炳勋”级的效费比不比“薛远征”级高多少。
换句话说,大型航母有点高不成、低不就。
此外,在“陈炳勋”级之后,帝国海军没再建造过大型航母。
显然,只是重新设计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此大型航母并不是理想选择,完全没有效费比可言。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调整了“增强型航母”的性能指标,要求用6万吨的舰体,获得相当于超级航母60的战斗力。
显然,这个要求一点都不低。
简单的说,也就是保持“陈炳勋”级90的战斗力,排水量降低24000吨。
即便采用最先进的造舰技术,也有很大的难度。
不说别的,要想让战斗力达到超级航母的60,至少需要配备3部弹射器,也就对动力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便采用最新型号的燃气轮机、回热蒸汽发射器与弹射器,所能减少的吨位都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