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1412节
显然,空军指挥官把“战-9b”当成了“战-11b”。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登陆舰队就在那里,肯定跑不了!
再说,在收到白华伟下达的命令之后,第六十一特混舰队也立即做出调整,除了增派战斗机之外,还出动了几架“攻-5”去搜寻纽兰舰队。最迟在23点半左右,这些攻击机就能追上登陆舰队。
也就是说,哪怕前出的战斗机没发现登陆舰队,也只需要让轰炸机群等待半个小时。
这未必是坏事。
如果其他侦察机发现了纽兰舰队,就能够及时做出调整,让甲编队的轰炸机首先对特混舰队发起突击。
只要能够干掉特混舰队,消灭登陆舰队更加是易如反掌。
要说的话,在做安排的时候,空军指挥官肯定在打这个主意,才让乙编队的20架轰炸机留下来。
真要是发现了纽兰舰队,那么乙编队才是突击主力!13
第189章 一鼓作气
虽然通信受到限制,但是接受信息不存在什么问题,只是速度慢了点,没办法做到实时掌握交战情况。
在13日凌晨2点左右,也就是当地时间12日夜间23点半之后,收到了管岛转发的第一份交战报告。
战斗就此打响。
首先与敌人交战的并不是轰炸机,而是由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出动的护航战斗机。
在中转岛东北大约500千米之外,也就是之前巡逻机发现纽兰登陆舰队的海域,快速突击的4架“战9b”遭到纽兰战斗机拦截,并与之交战。因为空军的大型预警机在后方支持,所以4架“战9b”不但轻而易举的避开了纽兰战斗机的锋芒,还通过反击逼退了纽兰战斗机。
随后,2架“战9b”发现了几十艘正向东航行的舰船,确认是登陆舰队。
最主要的证据就是,这些舰船的航行速度不是很快,20节左右,远远低于特混舰队的战斗航速。
因为更多的纽兰战斗机正在赶来,而且登陆舰队里面有几艘防空战舰,所以护航战斗机没有继续逼近。再说了,之前靠超音速飞行抢占有利的位置,这几架“战9b”的燃油消耗量已经超过了一半。如果不让加油机前出,就得把战斗机撤回来,不然就无法返回加油机待命的空域。
要说的话,这也是第三代战斗机最严重的问题。
哪怕是重型战斗机,因为超音速飞行得启动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油耗将急剧攀升,所以进行超音速飞行,以及格斗空战的时间受到严格限制。就拿“战9b”来说,如果是在极限作战半径上执行任务,空战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至于执行超音速截击任务,更像拿来吹嘘的噱头。
“战9”服役了十几年,就没有执行过几次超音速截击任务。
多数时候,都是通过巧妙的战术部署加以应付。
当然,在更多时候,其实是依靠加油机来延伸战斗机的作战半径,让战斗机能够以超音速状态飞更久。
4架“战9b”折返的时候,空军的指挥官发出了攻击命令。
随后,在收到了由预警机转发的目标数据之后,已经在攻击区域徘徊了半个小时的20架“轰9d”依次将挂载的dk30b发射了出去。所谓的“目标数据”,也就只是敌舰所在的大致方位。
要说的话,这也是dk30b的一个性能特点。
攻击之前,dk30b并不需要完整的目标数据,甚至不需要为其设定攻击目标,准确说是具体的目标。在到达由载机设定的攻击海域之后,也就是进入自导阶段,dk30b将自动搜寻在附近活动的敌舰,并且对敌舰性质加以区分,而且会优先攻击航母与防空巡洋舰等高价值战舰。
末段攻击都是自主进行,并不需要载机进行干预与引导。
关键就是,dk30b能识别敌舰。
能做到这一点,依靠的就是性能先进的弹载计算机。
简单的说,在使用之前,地勤人员就会为其输入当今各种战舰的数据情报,特别是信号特征,才能够在发起攻击的时候对获取的敌舰信号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敌舰的型号,判断其价值。
此外,dk30b还具有弹间通信能力。
这个性能,其实是从对手那里学来的。
西陆集团在提出了“饱和攻击”之后,率先着手研究反舰导弹的协同作战能力,并且发展出了一整套的技术与战术体系。其中最为关键的,也就是能够让数十枚、甚至是数百枚反舰导弹同时发起攻击的弹间通信技术。严格说,在弹间通信技术诞生之后,饱和攻击战术才有了可操作性。
发展至今,西陆集团重型反舰导弹都具备弹间通信能力。
与西陆集团的反舰导弹不同的是,dk30b的弹间通信,重点是甄别能力,也就是避免重复的攻击同一艘战舰。
其实,这是用多枚导弹攻击一支舰队,所面对的最为麻烦的问题。
要搞不好的话,所有导弹将攻击一艘战舰。
要说的话,没有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
道理也很简单,反舰导弹是通过雷达、红外成像仪等探测设备来寻找目标,并且判断目标的性质。
通常,越是庞大的战舰,信号特征也就越明显。
那么,反舰导弹往往会攻击信号特征最明显的战舰。
可问题是,遭到了攻击,而且已经受创的战舰,信号特征也非常突出,特别是反射的电磁波,比正常状态时高出几个数量级。
也就是说,反舰导弹有可能把受创的战舰当成主力战舰!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登陆舰队就在那里,肯定跑不了!
再说,在收到白华伟下达的命令之后,第六十一特混舰队也立即做出调整,除了增派战斗机之外,还出动了几架“攻-5”去搜寻纽兰舰队。最迟在23点半左右,这些攻击机就能追上登陆舰队。
也就是说,哪怕前出的战斗机没发现登陆舰队,也只需要让轰炸机群等待半个小时。
这未必是坏事。
如果其他侦察机发现了纽兰舰队,就能够及时做出调整,让甲编队的轰炸机首先对特混舰队发起突击。
只要能够干掉特混舰队,消灭登陆舰队更加是易如反掌。
要说的话,在做安排的时候,空军指挥官肯定在打这个主意,才让乙编队的20架轰炸机留下来。
真要是发现了纽兰舰队,那么乙编队才是突击主力!13
第189章 一鼓作气
虽然通信受到限制,但是接受信息不存在什么问题,只是速度慢了点,没办法做到实时掌握交战情况。
在13日凌晨2点左右,也就是当地时间12日夜间23点半之后,收到了管岛转发的第一份交战报告。
战斗就此打响。
首先与敌人交战的并不是轰炸机,而是由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出动的护航战斗机。
在中转岛东北大约500千米之外,也就是之前巡逻机发现纽兰登陆舰队的海域,快速突击的4架“战9b”遭到纽兰战斗机拦截,并与之交战。因为空军的大型预警机在后方支持,所以4架“战9b”不但轻而易举的避开了纽兰战斗机的锋芒,还通过反击逼退了纽兰战斗机。
随后,2架“战9b”发现了几十艘正向东航行的舰船,确认是登陆舰队。
最主要的证据就是,这些舰船的航行速度不是很快,20节左右,远远低于特混舰队的战斗航速。
因为更多的纽兰战斗机正在赶来,而且登陆舰队里面有几艘防空战舰,所以护航战斗机没有继续逼近。再说了,之前靠超音速飞行抢占有利的位置,这几架“战9b”的燃油消耗量已经超过了一半。如果不让加油机前出,就得把战斗机撤回来,不然就无法返回加油机待命的空域。
要说的话,这也是第三代战斗机最严重的问题。
哪怕是重型战斗机,因为超音速飞行得启动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油耗将急剧攀升,所以进行超音速飞行,以及格斗空战的时间受到严格限制。就拿“战9b”来说,如果是在极限作战半径上执行任务,空战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至于执行超音速截击任务,更像拿来吹嘘的噱头。
“战9”服役了十几年,就没有执行过几次超音速截击任务。
多数时候,都是通过巧妙的战术部署加以应付。
当然,在更多时候,其实是依靠加油机来延伸战斗机的作战半径,让战斗机能够以超音速状态飞更久。
4架“战9b”折返的时候,空军的指挥官发出了攻击命令。
随后,在收到了由预警机转发的目标数据之后,已经在攻击区域徘徊了半个小时的20架“轰9d”依次将挂载的dk30b发射了出去。所谓的“目标数据”,也就只是敌舰所在的大致方位。
要说的话,这也是dk30b的一个性能特点。
攻击之前,dk30b并不需要完整的目标数据,甚至不需要为其设定攻击目标,准确说是具体的目标。在到达由载机设定的攻击海域之后,也就是进入自导阶段,dk30b将自动搜寻在附近活动的敌舰,并且对敌舰性质加以区分,而且会优先攻击航母与防空巡洋舰等高价值战舰。
末段攻击都是自主进行,并不需要载机进行干预与引导。
关键就是,dk30b能识别敌舰。
能做到这一点,依靠的就是性能先进的弹载计算机。
简单的说,在使用之前,地勤人员就会为其输入当今各种战舰的数据情报,特别是信号特征,才能够在发起攻击的时候对获取的敌舰信号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敌舰的型号,判断其价值。
此外,dk30b还具有弹间通信能力。
这个性能,其实是从对手那里学来的。
西陆集团在提出了“饱和攻击”之后,率先着手研究反舰导弹的协同作战能力,并且发展出了一整套的技术与战术体系。其中最为关键的,也就是能够让数十枚、甚至是数百枚反舰导弹同时发起攻击的弹间通信技术。严格说,在弹间通信技术诞生之后,饱和攻击战术才有了可操作性。
发展至今,西陆集团重型反舰导弹都具备弹间通信能力。
与西陆集团的反舰导弹不同的是,dk30b的弹间通信,重点是甄别能力,也就是避免重复的攻击同一艘战舰。
其实,这是用多枚导弹攻击一支舰队,所面对的最为麻烦的问题。
要搞不好的话,所有导弹将攻击一艘战舰。
要说的话,没有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
道理也很简单,反舰导弹是通过雷达、红外成像仪等探测设备来寻找目标,并且判断目标的性质。
通常,越是庞大的战舰,信号特征也就越明显。
那么,反舰导弹往往会攻击信号特征最明显的战舰。
可问题是,遭到了攻击,而且已经受创的战舰,信号特征也非常突出,特别是反射的电磁波,比正常状态时高出几个数量级。
也就是说,反舰导弹有可能把受创的战舰当成主力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