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1409节

结果就是,空射反舰型反到首先研制出来,也就是通过了测试验收。

要说的话,关键就是反舰型确实不需要太远的射程。

虽然研制射程为1000千米,甚至是1500千米的反舰导弹,并没有什么难度,不存在技术障碍,但是在实战使用当中,并不是说射程越远就越好,到底多远为最佳,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说得简单一点,其实就是反舰导弹从发射到击中目标所需的时间。

拿kd30b来说,配备的主动雷达与红外成像双模式导引头,即便是在理想情况下,对大型战舰的探测距离就只有40千米。因为不可能出现理想状况,所以在实战当中,反舰导弹的主动搜寻范围肯定更小。这就意味着,如果敌舰在反舰导弹射到之前,航行距离超过了40千米,那么kd30b就很有可能会脱靶。通常情况下,战舰在战斗状态下的航速在30节左右,就算按照30节计算,航行40千米也就需要大约45分钟,而这个时间决定了反舰导弹的射程。

对亚音速反舰导弹来说,45分钟也就能飞行大约600千米。

正是如此,kd30b的最大射程只有650千米。

显然,这个射程不算远,不过足够了。

要说的话,帝国海军一直都不是很重视超音速反舰导弹,主要就是超音速反舰导弹实在太笨重了。

如果其他性能指标相同,只是把速度提高到3马赫,质量要增加2倍以上!

显然,重达3吨的反舰导弹,不但无法由战术飞机挂载,即便是部署在战舰上,也要占用很大的空间。

关键还有,超音速反舰导弹再好,作战效能也无法达到亚音速反舰导弹的3倍。

哪怕超音速反舰导弹的价格没有达到亚音速反舰导弹的3倍,效费比未必很差,但是在需要使用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大规模战争中,特别是全球大战,最不需要考虑的,其实就是效费比。

导弹再贵,也比敌人的战舰便宜。

在需要考虑效费比的小规模战争当中,亚音速反舰导弹同样能够胜任,而且作战效率不会比超音速反舰导弹低多少。

至于理论上能够获得更远的射程,也只是在理论上。

简单的说,3倍音速的反舰导弹,理论上拥有3倍于高亚音速的最大射程,也就是能达到1800千米。问题是,要获得这个射程,质量将接近10吨,即便采用最新的技术,比如更轻的复合材料,也无法降到8吨以内。如此的笨重,不但无法由战术平台搭载,也肯定会非常的昂贵。

其实,帝国海军早就做过这方面的论证与研究。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飞航式超音速反舰导弹并不是最佳选择。哪怕能够解决制导方面的问题,让命中率达到海军提出的指标,也有更理想,或者说更划算的选择。

比如,用弹道导弹充当载具,直接把具备反舰能力的弹头投送到几千千米之外。

可惜的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海军的研究到此为止。

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在进行相关论证的时候,海军没有可用的弹道导弹,也没有研制弹道导弹的优先权。如果提出可以用弹道导弹执行反舰任务,空军与陆军肯定会扑是来,抢走属于海军的项目。

不过,这里面同样有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正是如此,在西陆集团尽全力发展超音速反舰导弹,连纽兰共和国都有所作为,帝国海军仍然坚持使用亚音速反舰导弹。

不过,kd30b可不是普通的反舰导弹。

这是一种隐身反舰导弹!

之前已经提到,帝国海军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并非如何干掉敌人的战舰,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战舰。

换句话说,也就是拦截反舰导弹。

在研究如何拦截反舰导弹的时候,帝国海军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对而言,及时发现反舰导弹的难度,远远超过拦截反舰导弹的难度。或者说,只要能够及时发现射来的反舰导弹,依靠现有的防空系统,一般都能够成功拦截,而适当改进防空系统,还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拦截概率。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投入巨资,研制了用在“青州”级上的相控阵雷达。

只是,这个发现也让帝国海军认识到。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未必得依靠速度,降低反舰导弹的信号特征,也就是降低被发现的概率,同样能提高突防效率,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准。

这就是发展隐身反舰导弹的理论基础。

其实,这个道理并不难明白。只可惜,并非都觉得有此必要。

道理也很简单,与战舰,哪怕是与战斗机相比,反舰导弹的目标特征都很微弱,本身就拥有很强的隐蔽性。比如说,ag84“鱼叉”这个级别的反舰导弹,rcs值一般都不会超过01平方米,而a7轻型攻击机的rcs值超过20平方米,f14b重型战斗机的rcs值更是在50平方米左右。

只是,在越来越先进的防空系统面前,反舰导弹的信号特征已经足够明显。

那么,在理论上把rcs值降低几个数量级,必然能够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效率。

至于这个理论是否正确,很快就会有结论。

第188章 空军出手

分成2支机群的40架“轰-9d”,全都在下午起飞。在跟同样由空军安排的大型预警机与电子侦察机汇合之后,以经济巡航速度向东飞行4个小时,在当地时间夜间10点左右到达中转岛西北。

在此之前,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已经机动到该方向上。

入夜之后不久,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派出了2架“指-6c”与8架“战-9b”,分成两个编队前往预定的待命空域,为空军的轰炸机提供掩护。只是按计划,要在接到命令之后才发起攻击。

为此,空军还专门安排了一个大队的8架“油-20d”为作战行动提供支持。

要说的话,大型加油机的价值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油-20”总共才128架,而“油-29a”超过了600架,但是论价值,“油-20”远在“油-29a”之上。
首节 上一节 1409/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