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1403节

没花多少功夫,江文龙就把收到的数据全都标注在了海图上。

情况一目了然,根本就不用做太多的介绍。

在中转岛东北,有一片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千米的椭圆形海域为暗区,没有一架侦察机进入这片海域。

关键,这片海域呈现东西狭长的走向。

也就是说,纽兰舰队已经在向东航行!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已经有巡逻机到达中转岛西北,而且完成了搜寻任务,并没有找到纽兰舰队。

照此推断,纽兰舰队最迟在12日下午就已经转为向东航行,而且航速一点都不慢。

溜了?

想到这里,白华伟翻出一份在下午收到的电文,还仔细看了一遍。

确实没有记错,登陆中转岛的纽兰陆战队已经停止进攻,只不过没有撤退,准确说是退到了滩头阵地附近。

纽兰军队已经转攻为守,并且着手加强了登陆场的防御力度。

按照投入的力度看,今后几天都不会发动进攻。

显然,登陆部队调整作战部署肯定跟舰队有关。

如果舰队没有撤走,登陆的纽兰陆战队会放弃进攻?

打到现在,守卫中转岛的帝国军队已经退到了机场的西南角,仅仅控制了塔台附近的一小片地区。也就是依托塔台,以及附近的机库等牢固建筑物,守军才能够顶住纽兰陆战队的进攻。问题是,在物资即将耗光的情况下,就算守军官兵个个都悍不畏死,也不等于不会被敌人消灭。

即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守军最多能坚持到15日。

原因也很简单,上一次物资补给是在9日夜间。此后就因为丢掉了制空权,而且海岸线全被纽兰军队控制,没办法用运输机与潜艇为守军物资。在9日夜间,送上岛的其实就只有500千克口粮。

这点物资,最多够3天。

哪怕节约使用,而且战斗减员还会降低消耗量,也就只能多坚持2到3天。

关键还有,中转岛上没有水源!

虽然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帝国海军在岛上挖了几口深井,此后还安装了一套非常先进的,靠太阳能驱动的海水淡化装置,淡水供应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但是这套装置在开战首日就被摧毁,守军此后依靠的,其实是储存在地下设施里面的淡水,以及收集雨水获得的少量淡水。

这些淡水,在明天就将全部耗光!

没有食物,饿着肚皮还能够坚持战斗几日。

如果没有水喝,即便是健康的成年人,也只能坚持2到3日。如果进行高强度战斗,最多就2天。

要命的是,中转岛在亚热带,秋季的日照极为充足,日间最高气温始终都在30摄氏度左右。

按守军的报告,现在最缺的就是淡水。

为了坚持更久,守军的指挥官已经下令集中管理饮用水,并优先保证战斗人员。为了让战斗人员保持状态,甚至有一部分重伤员拒绝接受治疗,要求军医把注射用的葡萄糖水当饮用水使用。

只是,最多就3天。

如果无法在15日之前解决淡水问题,守军官兵肯定没法见到16日的太阳。

可见,中转岛已经唾手可得。

那么,纽兰军队为什么还要转守为攻?

让老天爷解决负隅顽抗的守军官兵吗?

显然,老天爷很不靠谱。

只需要下一场小雨,守军官兵就能多坚持几日。

虽然昼间气温很高,而且经常是晴空万里,但是海洋气候本身就变幻不定,何况西东望洋那边的台风还没过去。没有敢保证,晴朗天气会一直维持下去,而不会在某个晚上下一场瓢泼大雨。

其实,在过去几天,就有几片积雨云层靠近中转岛,只是没有飘到中转岛上空。

显然,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之前在中转岛北面活动的纽兰舰队已经转移,至少对战术做了调整。

这意味着,纽兰舰队指挥官已经有所察觉,或者是料到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即将杀到。

只是,这片海域实在太大了。

东西长超过3000千米,南北宽也在1500千米以上。

如此大的范围,肯定没办法发起攻击。

不是害怕损失,而是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不管是舰载航空兵,还是空军出动轰炸机,都需要保证攻击的突然性,即以突袭为主要进攻手段。

如果失去了突然性,攻击行动肯定会遭受失败。

其实,突袭本身就是进攻的一大特点。
首节 上一节 1403/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