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1337节

在他看来,武库舰应该是以舰载航空兵为主的,现有突击力量的有效补充。

也就是说,武库舰的使命是用搭载的导弹执行首轮突击任务,提高突防率,并降低舰载航空兵的作战损失。

制海作战也是如此。

在发现敌舰队之后,由武库舰发射的反舰导弹进行首轮突击,消耗敌舰队的战斗力,特别是防空火力。如果能摧毁,哪怕是瘫痪敌舰队的主力战舰,那就更好了。接下来,才是舰载航空兵发起突击,用反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武器,摧毁与歼灭所有敌舰,取得舰队决战的胜利。

只是首轮突击就足够了。

在面对上百枚,甚至是数百枚重型反舰导弹的生死关头,任何一支舰队都无法派战斗机执行截击任务。

其实,只要能够打掉敌舰队里的主要防空战舰,就算是大功告成。

没有防空战舰掩护,而且难以派出防空战斗机,即便是梁夏舰队,也肯定顶不住接踵而至的空中打击。

换个角度,安排舰载航空兵执行首轮突击任务,那将是另外一个结果。

不要忘了,纽兰海军缺的不止是航母,还有性能先进的作战飞机,以及更加宝贵的高素质飞行员。

真要是硬碰硬,纽兰海军没什么胜算。

按照这个思路,斯塔克在几年之前就提出,没必要搞武库舰,“俄亥俄”级就能够执行反舰任务。

办法也很简单,就是为搭载的“三叉戟”c4换上反舰弹头,再像其他战舰那样编入航母战斗群。

指挥上的问题?

让“俄亥俄”级与航母搭档,就跟在航母后面,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浮上海面,以便跟其他战舰进行通信联络。

再是紧张,也不差这几分钟!

一次把168枚“三叉戟”c4发射出去,哪怕对手是拥有3艘超级航母的特混舰队,那也是绰绰有余!

可惜的是,在几年之前,斯塔克人微言轻,没有人把他的建议当回事。

不过,几个月之前,斯塔克的这个建议终于获得了海军司令部的重视,而且立即进入到行动阶段。

此时此刻,隶属于夕落洋舰队的6艘“俄亥俄”级就在造船厂里大修,其中主要项目就是为搭载的“三叉戟”c4导弹换上反舰弹头。在完成之后,这6艘潜艇将通过望夕运河开赴东望洋。

这么安排,只是因为生产反舰弹头的工厂,也就是雷声公司的兵工厂在东海岸地区。

当然,还跟东望洋舰队的“俄亥俄”级潜艇得执行作战任务有关。

按照斯塔克的部署,10艘“俄亥俄”级分成2支分队,其中第1分队在后方,执行的战略威慑任务,在必要的时候对梁夏帝国本土,或者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前沿军事基地发起打击。另外一个分队编在第51特混舰队里面,准确说是在舰队后面,并直接听从斯塔克的指挥。

这5艘“俄亥俄”级都搭载了具有反舰能力的“三叉戟”c4。

问题就在这里!

早在几天之前,第1分队的5艘“俄亥俄”级就按计划向西航行,前往可以攻击梁夏本土的北东望洋西部海域,而且这5艘潜艇处于最高战备状态,只听从最高统帅,也就是总统或者代替总统行使军事指挥权的参联会主席下达的命令。别说斯塔克,就算是东望洋舰队司令官,也无权调整作战部署。

斯塔克能够指挥的,也就只有第2分队的5艘潜艇。

这已经很有面子了!

如此一来,要是斯塔克打算替空军擦屁股,也就是在5日白天让巡航导弹潜艇参战,动用“三叉戟”c4打击阿留群岛与霍瓦依群岛上的军事目标,不但会暴露作战意图,还可能暴露行踪。

即便一切顺利,也有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比如,在得知纽兰海军的“俄亥俄”级在北东望洋上发射了巡航导弹之后,白华伟很有可能放弃前往约顿岛附近海域的念头,率领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撤回去,在威岛或者北马群岛附近海域待命。

这么安排,其实是为了保护本土,阻止纽兰海军的巡航导弹潜艇继续向西航行。

仅仅如此,那还没什么。

要命的是,如果由此猜到纽兰海军的真实意图,梁夏海军肯定会做出调整,拼了老命都会守住中转岛。

这样一来,突袭就会演变成鏖战。

如果没能在几天之内占领中转岛,并演变成持久战,哪怕到最后拿下了中转岛,也不可能夺回霍瓦依群岛。

说得直接一点,第2分队的5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潜艇是斯塔克手里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筹码,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使用。

现在是万不得已吗?

这才开战的第二天!

正是想到这个问题,斯塔克一整夜都没有睡觉。

激战正酣,就算没受到困扰,斯塔克也不会离开航母的司令舰桥。

即便在天亮后,斯塔克都没做出决定,其实什么都没做。

斯塔克为自己留了一手,空军同样有备用计划。

无法依靠前线基地,也能利用本土腹地的机场,大不了多安排一些加油机,多进行一次空中加油。

其实,斯塔克有种预感,准确说是根据交战情况做出的判断。
首节 上一节 1337/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