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1287节


在金振邦写下担保书后,白华伟押下了驻军司令部的指控书。

虽然此事得到圆满解决,哪怕只是暂时的,但是反映出来的问题,让白华伟不得不感到担忧。

所幸的是,海军司令部没有把事做绝,或者说及时做了调整。

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原本是“刘长勋”号、“周宽德”号与“陈炳勋”号,并且由状态最好的“刘长勋”号任旗舰。在波沙湾战争爆发后不久,帝国海军用“贺永兴”号替换状态不太好的“陈炳勋”号。虽然“贺永兴”号的状态也不大好,需要进行安排在中期大修前的首次入坞维修,但是跟“陈炳勋”号相比,肯定好得多,而且就算没入坞维修,也有较为完备的作战能力。

“贺永兴”号的动力系统能达到最高设计输出功率,在测试当中,还跑出了355节的最高航速。4部蒸汽弹射器的使用次数全都低于维修周期的30,4根阻拦索是新换的,不存在安全隐患。

关键,“贺永兴”号是“陈炳勋”级最后一艘。

虽然在整体上,跟同批次的2艘没多大的区别,但是“贺永兴”号在建造期间,“薛远征”号就已经开工,而“贺永兴”号也由此成为了“薛远征”级的试金石,采用了大量原本为“薛远征”级开发的武器设备。

主要就是自卫武器。

除了采用绰号“烈焰风暴”的1130a十一管速射炮之外,还采用了dk16“海毒蛇”中短程防空导弹。

dk16“海毒蛇”其实就是dk6“海蛇”的改进型,或者说换代产品。

因为dk6装备了帝国海军几乎所有大中型战舰,还出口给几乎所有盟友,在数十个国家的海军服役,保有量非常巨大,总共有大约1000套发射系统,所以在研制dk16时,帝国海军就明确要求,必须得兼容dk6的发射系统,在不做太大变动的情况下,把持续作战能力提高3倍。如果能保留dk6的火控系统,或者只是做简单改进就能兼容,那就再好不过了。

此外,导弹性能也必须有所提高。

比如射程从dk6的24千米提高到40千米,最好能达到50千米;能够攻击掠海飞行的目标,射高不低于12000米,最好能有20000米;可用机动过载不得低于45g,末端为主动制导,最好能采用多模式导引头;导弹的发射质量不超过dk6,并争取减重20;弹体长度不超过dk6,且必须采用折叠弹翼。

虽然帝国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并不低,但是得益于技术进步,特别是比冲更大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以及电子设备小型化,只要不是太在乎成本,研制出满足海军要求的导弹并不是问题。

其实,在研制后期,帝国海军已经基本放弃了dk6的发射系统。

道理也很简单,随着“青州”级大量服役,“卢城”级驱逐舰开始接受现代化改进,垂直发射系统成为了主流,传统的斜臂发射架与箱式发射系统肯定会被淘汰,兼容dk6发射系统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当然,“陈炳勋”级航母采用的依然是dk6的发射系统。

其实,连“薛远征”级都一样。

不止因为便宜,还跟航母的布局有关。在寸土寸金的飞行甲板上,没地方安装垂直发射系统,用来自卫的中短程防空导弹都安装在外飘甲板上,也就没法采用需要占用内部空间的垂直发射系统。

当然,从实际使用的角度看,也没有必要。

航母需要的是自卫火力,区域与远程防空由巡洋舰承担,因此航母的防空系统以点防御为主。

简单的说,凭借1130a与dk16,“贺永兴”级拥有6艘“陈炳勋”级中,最为强悍的自卫火力。

因为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不再受火控通道限制,还能够拦截帖海飞行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所以只是dk16系统,就把航母的防空反导能力提高了数十倍,让航母首次拥有了可靠的自卫火力。

如果“贺永兴”号早几个月过来,肯定会取代“刘长勋”号,成为特混舰队的旗舰。

关键就是,第二批次的3艘“陈炳勋”级都按照旗舰的标准建造,都配备了完善的舰队指挥系统。

原因就是,在建造第二批“陈炳勋”级的时候,帝国海军放弃了专职旗舰。

虽然把2艘在大战后建造的专职旗舰,即“天岭”号与“安岭”号保存了下来,分别担任东望洋舰队与南方舰队的旗舰,但是在帝国海军的造舰规划中,早就确定不再建造形同鸡肋的专职旗舰。

其实,专职旗舰本身就是特殊时代的产物。

随着电子设备做得越来越小,性能却越来越好,根本就不再需要用一艘几万吨的战舰来搭载通信设备。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海军要求所有航母都得具备充当旗舰的能力。

正是如此,“贺永兴”号成为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副旗舰”,而且单独编为1支航母战斗群。

这么安排,跟“贺永兴”号来自南方舰队有关。

除了航母,编在同一支航母战斗群里的2艘防空巡洋舰,3艘通用驱逐舰与3艘反潜护卫舰全都来自南方舰队。

要说的话,就只有在海面下活动的大型攻击潜艇属于东望洋舰队。

这一套南方舰队的体系,在东望洋这边总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其实,这也算是帝国海军的“光荣”传统。

发展至今,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依然是水火不容。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哪一天,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的官兵不再争斗,那才真的要感到担忧。

时至今日,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的关系,更像在相互竞争。

显然,在和平时期,这种来自内部的竞争是推动海军发展的主要力量。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舰队对抗演习。

大战结束之后,舰队对抗演习改为在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之间举行,交替在双方主场进行,而且轮流扮演假想敌。

今年的舰队对抗演习在南方舰队的主场梵炎洋进行,东望洋舰队派“周宽德”号航母战斗群参演,并且充当假想敌,偷袭处于非战备状态下的南方舰队,以检验南方舰队的防御体系与战术思想。

其实,这也是“贺永兴”号战斗群的价值所在。

按照白华伟的安排,在出海之后,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将举行内部对抗演习,而且由“贺永兴”号战斗群扮演假想敌,也就是纽兰海军的东望洋舰队,对扮演第四舰队的2支战斗群发起攻击。
首节 上一节 1287/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