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1226节


要说的话,这是动了统治阶层的根基,别人不拼命才是怪事!

只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事后调查,刺客能靠近尼鲁,不是运气好,而是当时负责总理安全的卫队长故意把刺客放了进来。

此后,包括卫队长在内,有上百名卫队官兵受牵连。

相关调查工作没有推进下去,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不是没有线索,而是没办法调查下去,因为再追查的话,恐怕就要发生军事政变了。

说句不太客气的话,卫队长、受到牵连的卫队官兵、乃至行凶的刺客,其实都是真凶手里的工具。

显然,想要除掉尼鲁的不止是大地主,或者说刺杀尼鲁只是维持权贵阶层统治地位的最简单办法。

其实,也是代价最小的办法。

关键就是,所有的将领,所有的高级军官,以及大部分基层军官来自权贵阶层。

尼鲁要通过改革收回被权贵阶层控制数千年的土地,他们会答应?

从时候的角度来看,如果刺客失手了,那么几个月之后,必然会爆发军事政变,到时候倒霉的就不止是尼鲁了。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尼鲁一意孤行的推动土地改革,那么整个甘巴拉家族都可能被连根拔起。

也就是这一点,让迪迦拉消沉了几年,甚至一度打算离开梵罗国。

让他回心转意的不是使命感,而是家族的生死存亡。

在他消沉的两年里,甘巴拉家族不但在政界受排挤,其核心利益也受到了威胁,还就是土地!

短短两年时间,甘巴拉家族掌握的土地缩小了三分之一。

按照这个趋势,要不了十年,甘巴拉家族就会烟消云散。

此外,在这两年里,迪迦拉的亲妹妹,还有几个堂亲要么是死于飞来横祸,要么是突然失踪。

这几个亲人都是迪迦拉之后,撑起家族的人选,都有不小的政治野心。

要是没有人站出来,缔造了梵罗国的甘巴拉家族将彻底完蛋!

能站出来,统领整个家族的,也就只有迪迦拉。

在消沉了两年之后,迪迦拉复出,并且在家族,以及几个关系友好的大家族的支持之下当选总理。

此后几年,迪迦拉把重点放在军队上。

准确的说,应该是清洗军队。

当初,所有跟尼鲁遇刺有关的将领都被迪迦拉一个一个的铲除掉,而其背后的家族也遭到了打击。

迪迦拉所做的这些,不止是在为父亲复仇,更是在为推行土地改革做准备。

只是,时机还没有成熟。

其实,这也是迪迦拉主张尽快参战的关键所在。

只有参战,才能让迪迦拉亲手提拔的那些年轻官兵得到重用,取代来自权贵阶层高级将领与军官。

也只有在掌握了军事大权后,才能够强行推行土地改革。

当然,在战争期间推行改革,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只有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各个土邦的权贵阶层才会为了生存做出让步,也才有可能放弃既得利益。

要说的话,政府官员几乎都站在迪迦拉这一边。

道理也很简单,大部分官员都是迪迦拉选拔的,而且全都来自开明的家族,其中不少已经完成了转型,由大地主转变为大资本家。在这些官员所代表的家族,控制了梵罗国几乎半数的工业。

显然,他们也希望推进土地改革,加快工业化进程。

至于高级将领,代表的依然是传统的权贵阶层,在地方称王称霸的大地主。

主要就是,迪迦拉提拔的年轻军官都太嫩,还没爬上来,因此在军队内部,依然是守旧的高级将领在掌权。

他们反对积极参战,其实是不想推行土地改革。

从另外一个层面看,这些传统权贵阶层也是工业化的“受害者”,或着说还没尝到工业化的甜头。

要说的话,这些将领甚至不愿意跟纽兰共和国走得太近,因为纽兰共和国一直在帮助梵罗国发展工业。

说得更加直接一点,他们更加愿意躲在纽兰共和国的身后发大财。

这样,既能保住原来的既得利益,也就是土地,又能发战争横财,同时提高本家族在军队中的影响力。

不说别的,只是在战争期间出口粮食,这些大地主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为此,就更加要等到纽兰共和国参战之后,才能向梁夏帝国宣战。
首节 上一节 1226/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