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1130节

其实,真正的挑战是如何找到攻击的卫星。

帝国空军投资,在帝国本土建造了3部反卫星雷达,而且对所有大型预警指挥机的雷达做了改进,使其能够用来探测在低轨道运行的卫星,然后靠一套综合数据处理系统,获取卫星实时轨道图。

最为关键的是,这3部反卫星雷达都已经建成。

此外,有三分之一的“指8c”完成升级改造,也就是升级数据处理软件,增加对低轨道目标的计算能力。

可惜的是,xkt1还没完全定型。

其实,就在上半年,李天凌还参加了xkt1的飞行测试工作,挂着全尺寸样弹升空,通过实际的飞行,获得在挂载这种大型导弹之后,战斗机能达到的飞行包线,以便对飞控系统进行调整。

就李天凌所知,xkt1的测试样弹总共只有11发,之前已经用掉了6发。

显然,这个数量是远远不够。

就算在上个月,也就是局势恶化之前,提前进行了量产,现在装备的数量也肯定不会超过20枚。

别看xkt1只是机载反卫星导弹,却一点都不便宜。

那11发样弹,就烧掉了近3亿金元。

按空军草拟的采购计划,在完成研制之后,用120亿金元采购1500余枚,算上研制花掉的30多亿金元,kt1的军方采购单价接近1000万金元,为帝国空军迄今为止研制的最为昂贵的导弹。

只是,现在拥有的这点导弹,肯定是杯水车薪。

正是如此,在昨天的反卫星作战当中,帝国空军并没有使用这种导弹,而是用掉了不少的陆基反卫星导弹。

要说的话,这种编号“kt2a”的陆基反卫星导弹,其实是陆军投资研制,却没有采购与装备的“山火”中程弹道导弹。

准确说是采用了“山火”的弹体。

当时,陆军在放弃“山火”,取消所有中程弹道导弹项目后,空军找到研制“山火”导弹的“飞腾”公司,了一笔资金,让“飞腾”公司继续改进这种导弹,重点提高导弹的弹道性能。

在最初的时候,空军其实是想把“山火”发展成一种能够灵活部署的小型运载火箭。

简单的说,就是在战争期间用来进行补网发射。

因为主要用来发射小型卫星,所以并不需要多大的运载能力,近地轨道达到500千克就行了。

关键得有足够的战术灵活性,也就是能够随叫随到。

显然,那些动辄能把几吨货物送上轨道的大型液体燃料运载火箭,并不适合执行这种类型的发射任务。

至于“山火”,反到非常的合适。

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第三级,就能实现500千克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因为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所以日常维护保养也非常容易。如果在研制成功之后说服陆军采购,当中程弹道导弹使用,还能够发挥规模量产优势,从而大幅度降低价格,达到用得起,能够大量装备的程度。

要往根本上讲,依然是钱的问题,即单独发展小型运载火箭,费用肯定是难以承担。

只是,空军很快就发现,“山火”其实更加适合用来执行反卫星任务,而且在理论上能对付中高轨道卫星。

用动能战斗部,把载荷总质量控制在100千克以内,增加第三级火箭,“山火”的射高在理论上能达到5000千米。

这个高度,能够对付80的军用卫星!

此外,“山火”在设计的时候就是机动部署的弹道导弹,在改成反卫星导弹后,依然能够部署在发射车上。

正是如此,帝国空军在过去的几年里,采购装备了数百枚kt2。

至于这个编号,因为理想研制的时间要晚一些,是在空射型之后,所以获得的编号也排在空射型后面。

有趣的是,为了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这些导弹仍然采用的是“山火”的名称,而且编在陆军的装备采购目录里面,采购理由是拿来做测试,毕竟在每年的联合军事演习当中都要用掉很多靶弹。

不要忘了,西陆集团有大量中程弹道导弹,帝国军队也一直在研制反导弹技术。

就在昨天,这些部署在帝国本土的反卫星导弹,发挥了关键价值,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打下300多颗西陆集团的军用卫星。

根据内部消息,kt2的实战命中率其实只有60,没达到80的设计指标。

此外,反卫星作战持续几个小时,而西陆集团利用这点时间,让几颗侦查卫星及时完成变轨机动。

正是如此,空军才连夜派运输机,送来了10枚xkt1。

按照空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等这些卫星从波沙湾上方掠过,就用xkt1击落。

其实,这些卫星必然要从波沙湾上方掠过。

侦查卫星要对伏尔加河那边实现覆盖,必须经过波沙湾,没法绕过波沙湾。

当然,李天凌他们忙了一个晚上,其实就是在计算与确认卫星的轨道。

虽然空军派了几名技术军官,随运送导弹的运输机过来,还带上了军用计算机,但是李天凌没有闲着,毕竟他参加过xkt1早期测试工作,同样是科班出身,非常了解这种导弹的极限性能。

当然,也没有白忙。

结合反卫星雷达的数据,李天凌他们确定,在今天上午,也就是当地时间13日上午11点左右,能获得一次拦截机会,然后在4个小时之后,还会有一次机会,拦截2次的击毁概率不会低于80。

不过,关键是摧毁5颗高性能的光学侦查卫星。
首节 上一节 1130/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