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第一军师

三国第一军师 第378节

当然了,多少还是会有点损失的,毕竟丘力居以掠夺为主,很多乡镇和百姓都会遭殃。

“最主要的是。”陈子明接口道:“曹操不许丘力居如此行事。”

“我等粮草枯竭,兵力调动不易,此乃天赐良机,曹操绝不会放过如此机会,当令丘力居攻泾阳,牵制我等兵马,如此一来,无论曹操是否实攻泾阳,皆对其有利。”

“再则,丘力居若能攻下泾阳,则凉州之地,皆在其攻打范围,若能攻占凉州一部,则其缺粮之危当自解,且有曹操为其抵挡我等兵马,可让其安然占据凉州等地。”

若是泾阳丢失,那么曹操和丘力居绝对是瓜分汉中和凉州,曹操虽然厉害,但不可能一口吃下汉中和凉州,定然让丘力居有机可乘,而且泾阳拿下,丘力居肯定不敢留守如此要地,丢给曹操是最好的选择,只要曹操守住泾阳,那么丘力居在凉州便可高枕无忧。

“如此说来,丘力居大军定会攻打泾阳,曹操亦会出兵泾阳。”刘备说道:“泾阳守将麹义颇有能力,但其兵微将寡,怎是曹操与丘力居之敌,当援之。”

说到这里,刘备眼光瞟向众人,不过当刘备的目光瞟到贾诩时,只见贾诩皱眉思索,刘备心中一动,而后开口道:“文和,苦思何为?”

“陛下。”听了刘备的询问,贾诩微微弯腰行礼,自从贾诩进入大厅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畅所欲言,而是默默的坐在一旁倾听。

不过众人都了解贾诩,如果没有必要,贾诩一般不会太过表现自己,就像一个隐形人一样,不过在场的没有一个敢小逊贾诩的,贾诩每每算计,必定直指要害。

“臣所思则,孙权也。”贾诩的话出,让大厅所有人都一愣,很快众人都反应过来,一个个都皱眉思索,而后脸色不太好看起来。

“文和以为,孙权会出兵攻我?”刘备也不是白痴,贾诩这么一说,立刻反应过来,孙权的实力虽然远比不上刘备,但也不可小逊,特别是这个关键时刻,若是孙权也出兵,那么刘备就危险了。

“陛下,江东虽与我等有盟约,但其亦与曹操有盟,若曹操相邀,其亦可能出兵。”贾诩没有把话说死,但众人都明白,孙权出兵的可能性太大了。

这个年代,盟约算个屁,只要能打倒敌人,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出来,孙权一直在刘备和曹操之间夹缝存生,如今有机会打击对他威胁最大的刘备,怎么可能放过。

“孙权兵马皆在南方,如今正攻伐九十三缅、日南等地,如今留守长江沿岸不过十来万兵马,若其调兵攻我等,则会让其后方空缺。。。。。。”审配微微摇头,以为孙权就算来攻,也不会掉太多兵马,很可能做做样子给曹操看。

“不然。”贾诩坚定的说道:“我大汉粮草短缺,又有鲜卑与曹操来攻,此乃天赐良机,孙权此人绝非无能之辈,怎会放过如此机会,定会暂缓南面攻势,回击我等。”

“若孙权调集大军,与曹操合攻徐州,我等粮草不足,很难调集大军增援徐州,又有丘力居攻泾阳,牵制北方兵马,如此一来,徐州危也。”

“不错。”陈子明脸色不好的开口说道:“孙权此人野心勃勃,绝非甘心当一个边陲之王,有此良机,定会染指中原。”

作为东吴的开创者,怎么可能没有野心,在原来的历史上,东吴可是非常活跃的,和曹操、刘备都干过不少架,一有机会,便会派兵出战。

如今这样的机会,他又怎么可能放过,而且只要他拿下徐州,那么他就有能力和曹操、刘备叫板,入主中原也不仅仅是梦。

“孙权会出兵,那么益州刘璋?”陈宫突然想到什么,急忙开口。

“这。。。。。。”

所有人都一脸严肃,如果是孙权出兵,那是孙权野心勃勃,想在中原地区插手,而刘璋,算是真正的土皇帝,又会如何选择。

陈子明想到这里,看了眼贾诩,无奈的微微摇头,陈子明知道,刘璋会不会出兵这点,贾诩肯定早就想到了,但是他只提孙权,不提刘璋,很明显这是让别人表现一下,分担点功劳,明哲保身。

“刘璋亦会出兵,汉中乃益州门户,怎可让他人占据。”郭嘉细声说道:“且刘璋与曹操有盟,若曹操以汉中之地相邀,其定会兵攻汉中。”

“若是如此。。。。。。。。”

所有人都想到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的大汉,危险了。

曹操组建的联盟终于露出锋利的牙齿,开始撕咬拥有庞大身躯的刘备。

第四百一十二章 日南灭

“周泰、丁奉二位将军快马来报,二人摔大军攻九十三缅,已将残敌围困于三江城中,正欲寻机歼灭顽敌,占据九十三缅之地。”

交州,建宁,孙权正召集众人议事,商议南方战事。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主公,周泰将军派人送来捷报,同时请求主公派兵增援,欲一战而定九十三缅。”张劭出列将周泰的求援告诉孙权。

“主公,除了兵马外,周泰将军还请求主公调遣大量粮草,以安当地。”顾雍急忙将周泰的求援告诉孙权。

孙权一脸严肃,但面部露出的兴奋根本掩饰不住,听了顾雍的话后,微微沉吟,然后看下鲁肃询问道:“粮草之事,由子敬代劳,莫要迟缓。”

粮食对孙权来说不算什么,养活那些土著,运点粗粮就够了,江东适合种植稻米,特别是交州等地,一年两熟那是小意思,更南边一点的土地,一年三熟都不是事。

所以别看江东常年征战南边,粮食储备上完全没任何压力,反而是人口,因为人口太少,完全牵制了江东的发展,使得江东对南方的征伐步伐非常缓慢,很多地方占领了,没有人口迁移过去,很多土地没人口去种植,而且那些土著也不好管理,大大牵制了孙权的精力。

“至于援兵。。。。”孙权沉闷了会儿道:“令周、丁二位将军征聘土著青壮为战,可放缓进攻。”

“诺!”

这里的人都知道孙权为何下这样的命令,粮食江东有的是,但没有人口啊,如今大汉人口被四大诸侯瓜分干净,刘备最多,近三千万人口,占地面积最大,潜力也最大。曹操也拥有一千多万人口,实力雄厚,甚至一直蜗居益州的刘璋也拥有近千万的人口。

作为大汉第三大诸侯的孙权,虽然占据江东鱼米之乡,适合农作物生产,但因为常年征战,近年来人口不增反减,而且有不少跑到刘备和曹操地盘上去,让孙权为之奈何。

孙权按照陈子明安定外夷之地的办法,迁移本土百姓,再将那些夷族迁移到别处,本来是很好的策略,事实证明,这个办法可行,使用这个办法,使得江东这些年占据的南方各地很少有反叛,越来越安定。

但是如今,江东已经没有多少人口可以迁移了,江东很多土地已经荒废,再迁移,本土就废了,占据再多的土地又有何用。

就因为如此,江东已经从开疆扩土的激情中脱离出来,对南面的开拓不再那么热情,更多的声音要求孙权停止南征,稳固发展,因为江东已经征无可征了,也就是说,已经没有兵源了。

不过这也难不倒江东这些才智过人之人,不知谁提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征用土著青壮为兵,让那些土著去打土著,一来减缓江东兵力消耗,二来可以消除一些隐患,那些土著青壮死光了,也就没有任何能力反抗江东的统治。

这个办法让孙权对南边的开拓顺利进行下去,而且对南面的统治越来越稳固,也让江东众人看到了希望,不过随着时间的延长,人口缺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孙权下令放缓进攻,将目光看下北边,那里才是大汉人口集中之地。
首节 上一节 378/6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大汉重生

下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推荐阅读